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协作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9年台湾与大陆几乎没有经贸关系,称为“中断时期”;1979—1987年为贸易主导阶段;1988—1991年为贸易主导向投资主导过渡的时期;1992年到现在为投资主导阶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变迁为标志,我们可以把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时间是1949年—1978年;第二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结构是反映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优势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全省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的角度,介绍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和高度化过程.(一)江苏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特点江苏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地反映出来:1.江苏工业化发展在解放后经历了四种次序演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正在加速进行.(见表1).(括号中年份是结构次序超越年份,产值按现价计算)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江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但工业的发展程序仍然很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省份.直到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工业的份额有了迅速的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才呈现出“一、二、三”的次序.从农业生产占主导到工业生产超前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呈现“二、一、三”的次序,大约花了15年时间.第三次产业产值份额首次超过第一次产业的产值份额.是在1992年,这期间共花了近20年的时间,直到这时,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才宣告结束.这些年来,第三次产业增长速度一直在加快.如1993年第三次产业的产值份额就超过第一次产业的6.4个百分点,结构变动呈加快转换之势,朝着工业化的第二阶段(第三次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阶段)发展.2.支柱产业的位次由农业型特征逐渐地转化为重化工业型特征.随着工业化第一阶段的完成.与人均收入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1984年以来,开发区成为我国优化城市要素组织的尺度工具。基于尺度重构理论,以江苏省开发区整合转型为研究对象,借助统计案例研究与访谈调研,通过“领域空间—权力层级—治理结构”三个基本维度,构建开发区尺度重构分析框架。研究指出:(1)开发区尺度重构以特定范围内资源要素组织的优化为主线,通过领域空间的构建形成加速要素活动的平台。根据规模工业化、新城化、产业转型等不同时期发展需求,经历了多区合一、区政合一、平台融合三个阶段。(2)开发区通过权力关系重构,在特定尺度形成对于领域与资源的调控能力,包括权力层级重构与治理结构重构两个方面,经历了托管型、合署型、平台型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研究也立足开发区尺度重构历程,探讨中国城市尺度动态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13,(9):8-10
2012年,全省以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爪‘‘全面推进”为主要抓手,全面实施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业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当前,我省工业强县(市、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省长期停留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以量取胜”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发展中重规模、轻效益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6.
<正>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重心 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经过丁几个不同时期,归纳起来有初步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等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可分为重工业化阶段(或称为重化学工业化阶段)、高度加工化阶段。在所谓后工业化社会中将是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条规律性的结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产业结构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也按一定顺序变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经济学看我国农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一直是一个“问题部门”,以此认识为基础,“唯工业化论”、“唯资本论”以及“唯计划论”和重内向发展轻对外开放的思想,共同构成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在结构主义思想这一思路上走得更远,从而带来令人忧虑的“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1.坚定不移、积极有序地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努力提高农民收入;3.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并发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熵权法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定量测度2005—2018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效率;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二者的时空格局及相对发展状态;通过构建Tobit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效率耦合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两个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2)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38~0.72之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经历了“拮抗—磨合—协调”三个阶段,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研究阶段前期,发展水平多为新型城镇化超前,后期发展比例趋向均衡。(3)从驱动因素来看,资源聚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创新环境、社会促进能力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工业化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则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地区间的驱动因素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武爱民 《经济纵横》1990,(12):28-31
<正> “八五”期间,如何理顺生产资料价格关系,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向何处演变?无论从改革还是发展的角度看,都是急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治理整顿中,经济环境的变化,又使生产资料双轨制呈现出一些新问题,从而,给其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迪。一、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从产生到现在,其发展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 “雏形阶段”(1980——1985年)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生产资料的计划价格多元化,突破了30年来单一的计划价格形态。 (1) 对电子及机械产品实行浮动价格。在1980年前后,首先对当时出现滞销的部分机电产品实行浮动价格,限制下浮的幅度为20—50%。  相似文献   

10.
公司内部治理有效性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评论》2007,143(1):152-158
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和经营者三个视角,对有关公司内部治理有效性的主要实证文献进行的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目前的研究文献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局部,轻整体;重形式,轻实质”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没有很好地解决,必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研究和实践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决定,中国走了一条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再重工业的工业发展道路,现在正进入一个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重新重工业化的契机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决定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应是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重工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发展重工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分别论述了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划分为两个时期,是由于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战略、理念、路径、成就都不同。前一时期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超前发展了重工业,在发展战略上偏向于内向型,在发展理念上倾向于粗放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前一时期同时也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人浮于事等弊端,特别是由于轻视了轻工业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和引进外资,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推动轻重工业平衡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从一个人均GDP排名十分靠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并且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还尝试着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经验,希望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核电: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下基荷低碳能源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低碳发展模式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寻求低碳能源对发展的支撑,当前在中国能够大规模建造的低碳能源,除了水电和部分新能源外,核电在低碳能源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分析中国经济重工化演进中电力消耗、电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电力生产碳排放的脱钩模型,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支撑中国经济重工化发展的高电力需求与大规模低碳电源要求的悖论,分析核电的碳排放以及核电作为主要大规模低碳基荷电源的原因,并基于结合外部成本比较核电与煤电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本文对 1 998— 2 0 0 2年中国经济运行所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新轨迹进行了考察 ,尝试归纳了这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库所增添的新内容 ,并通过国际比较 ,提出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能否走出一条在 8%— 1 0 %的区间平稳运行的新轨迹 ,以及相应地要牢记我国历史上多次经济过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综合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法律文件 ,分析了扩大开放的各个方面对工业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工业受到的综合性影响做出基本判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在过渡期间 ,市场开放的各种影响尚未完全形成 ,对整个工业的综合性影响还不大 ;而过渡期完成之后 ,全方位开放带来的各种影响将全面显现并相互作用 ,产生综合性、全局性和深层次的影响 ,从而对整个工业发展的冲击会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化和影响 ,这个较大的冲击将发生在 2 0 0 5— 2 0 1 0年期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行业异质性及收敛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
论乡村工业的未来与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蓝万炼 《经济地理》2001,21(6):684-689
应该正确认识农村小城镇在我国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并不能代替农村城市化。我国的农村小城镇在其发展历程中已走过了乡村集市贸易中心地阶段,乡村行政中心地阶段,现在正处于乡村工业中心地阶段,目前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只是我国农民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的选择。随着我国乡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并行的二元工业化模式向一元城市工业化模式的转变,农村小城镇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乡村社区服务中心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教兴国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通过计算各行业污染强度PL值,将中国27个制造行业按污染程度划分为轻、中、重度污染行业,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揭示制造业整体和3类制造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并探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制造行业绿色产品创新能力、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增幅差异较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轻度污染行业绿色产品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行业污染程度越高,其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受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