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新东 《浙江经济》2014,(20):15-15
信息经济是一种既区别于实物经济、又介于并连接实物经济和非实物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是通过信息化的注入、改造、提升后实现了物质能量更高效转换的一种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新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背离,本文试图从虚拟经济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货币、虚拟经济与卖体经济关系模型分析发现,股票资产收益率和实物资产收益率的差异是股实背离的主要原因,而收益率差异又根源于股市结构和实体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滞后。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宋德勇 《南方经济》2006,94(8):77-84
通过引入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易霞仔  王震 《特区经济》2012,(2):284-286
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关于碳税及碳关税定义、性质特征及作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回顾有关实物期权理论在税收筹划中的理论研究,对碳税及国际碳关税设计中蕴含的实物期权思想及其存在的条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描述了结构期权、程序期权的作用过程,构建了碳税及碳关税设计方案转换中存在的转换实物期权模型。最后,针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因素和自然环境,提出了碳税及碳关税设计筹划的合理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把实物期权模型引入到碳税及碳关税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西方货币理论的逻辑问题是把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划分为实物部分和货币部分,用分析实物部分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框架来分析货币部分,使总量理论退化为相对价格理论,引起存量和流量的逻辑难题。由于难于在传统一般均衡模型中处理货币关系,西方货币理论的必然归宿是实物均衡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把总量理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在货币理论模型逻辑一致的结合在一起,是从古典经济学以来尚未解决的难题。凯恩斯试图用有效需求的总量理论来揭示资本主义货币交换经济的不稳定性成因,并用劳动单位和货币作为加总的标准来解决总量与相对价格的逻辑一致问题。但因为未放弃边际分析方法,这使他的理论充满逻辑矛盾,并为新古典的总生产函数提供了理论线索。而以总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新古典综合的宏观经济模型为保持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必须假定是单一产品模型。它的作用限于分析实物交换经济而不是货币交换经济。由此在凯恩斯主义局长中引发一个重要的谜团:“为什么在其中货币角色是重要的理论会转变为在其中货币不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从字面上讲是对立于实物经济的,但人们对实物经济的理解是不同的,目前许多人把信息(网络)经济和经济中的货币化部分理解为虚拟经济,虽然这种理解可以突出虚拟经济的特征,但并不能把握虚拟经济的本质,问题就在于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实物经济”。在这一问题上,传统的经济学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误解,使人们误以为人们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物质生活,其中生产物质产品的“技术”是最重要的,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人们所追求的快乐并不只是来自于物质生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计划经济与实物经济向市场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转变,自然经济与粗放经济向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转变,构建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已不能仅仅依靠宏观实业预警,还必须进行宏观金融预警,甚至后者比前者愈显重要。这一点从近几年世纪性经济危机往往表现为金融危机而得到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0.
房屋拆迁的补偿定价在关系人之间存在争议,导致拆迁项目进度迟缓。因此,对北京市海淀区永安路东南角城中村环境整治项目中的拆迁实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构建了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二叉树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然后进行了拆迁补偿价格实证分析,并与政府实际货币补偿进行比较,验证了现行政府拆迁补偿价格的不合理性。最后,从求解结果、决策角度、方法设计和不确定性四个方面总结了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二叉树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