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兵 《农业经济》2015,(2):70-71
乡村旅游不仅仅具有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功能,更是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在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我国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之中,由于乡村旅游品牌缺失、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设滞后、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而导致的乡村旅游竞争力不强,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探索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是我国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成为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点分支,其与农村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而且保留了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然而乡村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散、小、弱等问题。本次研究中将着重对乡村旅游企业及旅游方式转型进行分析,探究了当前乡村旅游企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现代旅游方式转型路径,为现代乡村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岳霖 《山西农经》2023,(11):16-18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大物博且是农业大国之一,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层面都在城市旅游层面,对于乡村旅游的层面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和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则及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提出了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7点对策,即建立和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机制、坚持乡土特色、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重视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加强农村新污染面源的控制与治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乡村生态化转型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也必然面临着生态化转型。本文从新经济时代乡村休闲旅游的特点入手,分析生态化管理的必要性与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更规范化的要求。面对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索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辿是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的分析内容。海岛县既是我国县市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陆地地理系统中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经济结构单元。海岛县经济系统作为我国海洋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海岛县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产业的演迚升级与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保持着一定的相似性和觃律性。近年来国家提出的有兲海洋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都涉及海岛县,因此研究海岛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兲系的变化,思考海岛产业的伓化升级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化路径,有利于探寻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迚我国海洋经济整体提质增敁的有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艳 《山西农经》2023,(1):171-17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省发掘本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有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但是,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也存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乡村旅游资源同质化问题严重和政府监管薄弱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亟待改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大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内涵、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加强区域间联动和转变旅游资源营销思维等具体措施,探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促进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清新独特、客源充足和基础设施易于布置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运用景观生态学及旅游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规划、景观结构生态设计和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以及生态管理等生态化手段,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的生态化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相关规范标准、生态意识较低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升级,需系统梳理二者关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施的国家战略。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梳理乡村旅游的规划设想,从可持续性、市场化和本土化3方面,提出新时代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行全产业链模式,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而这也正是全产业链理论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耦合之处。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核心企业支撑、产业链短、区域合作缺乏等困境,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此,必须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培育乡村旅游核心主体;必须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改善,城镇居民具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经济能力进行休息、娱乐和旅游,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文章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种类型,阐述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规划性,致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自发性、无序性和盲目性;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对环境保护不到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素质不够,制约了乡村游的发展。文章最后对解决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供给侧改革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改革转型的一大要求和体现。而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旅游产品质量的层次差异性较大,再加上乡村的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乡村的旅游供给侧结构出现诸多问题,从而给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改善我国的乡村旅游供给侧问题,还要从乡村旅游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和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达到优化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供给效率的目的,真正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长远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重底线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来评价资本投入的综合效益,且这三个维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的关系。因此,不能仅仅从传统的经济系统角度来评判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还要权衡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只有实现三者的动态统一,才能改变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反生态"行为。由此,本文认为要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应在三个维度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