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广东省已经具备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基础,但市民化是个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重重障碍,为了有效化解,需要制度的创新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1.7%,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现实,日益成为提升哈尔滨新型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羁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度,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已经成为目前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道及成都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渠道等。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实证调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4个层面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0.451、0.322、0.364(P值均小于0.001)。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态度更多来源于工具层面的认知,主观规范中更注重参考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意见,知觉行为控制中个体素质和社会资本影响较大,但也应充分关注老人的照顾问题,过去的行为中是否有务工经验对个体影响较大。[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运行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及战略意义的全面阐述,认为应从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来合理有序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7.
农业转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是其利益相关者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直至平衡格局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协同理论的理念,提出要在政府主导下,动员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成本主体的合理分担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作为河南省重要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农民转型问题发展走在河南省各市县的前列,但与其他省市相比,发展进程稍显缓慢。本课题从市民化的实质入手,以城镇化角度,结合产业集聚的发展,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影响安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阻滞因素,二是推进安阳市民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做了一个综述,主要是围绕市民化成本包含哪些内容、成本测算方法与计算结果、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客观评价其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之处,指出未来研究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一个大战略,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大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难题,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就近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一种新的路径选择,对其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蚌埠市为例,通过对蚌埠市乡镇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以及问卷调查来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期望与意愿,并基于双拉力模型对影响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就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并寻求适当的政策措施以强化动力、规避阻力。[方法]首先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划分为"流入城市"、"迁入城市"、"融入城市"3个阶段,接着运用"推-拉"理论,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角度,对各个阶段面临的推力和拉力进行分析。[结果]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动力来自于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而阻力来自于城市的外推力和农村的回拉力,4种力量相互博弈在市民化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在"流入"阶段,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起主要的作用,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在"迁入"阶段,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城市的外推力作用明显;在"融入"阶段,城市外推力和农村回拉力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市民化进程。[结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流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迁入";培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意识,并提高城市的接纳度,实现"融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对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合理分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其市民化的效率。本文在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四类:农村走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就地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和被动城镇化的失地农业人口。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度及意愿都不同,应制定个性化的策略,有所侧重的对其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但并不能转变为城市市民。从家庭视角来看,农业人口市民化可以定义为农业家庭由部分转移到整体转移,最终实现家庭市民化的过程。分步转移对传统农村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能力与人力资本能力。家庭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分步转移决策模型,分别对核心农业家庭的部分劳动力转移、全部劳动力转移和家庭整体转移这三种情形进行成本收益估算,用边际方法分析不同情形下家庭净收益的变化,得出家庭市民化的本质是市民化能力不足。最后,以家庭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曹明霞 《山西农经》2022,(14):111-11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苏北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当前苏北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小城镇产业支撑力不足和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不顺等。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促进要素实现自由流动,确立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提倡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提高总体经济水平、挖掘发展潜力的关键之举。目前,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城市与乡镇农村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新型城市化的推进,对于农村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然而,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群体,进城农民由于受到传统的行为理念、生产生活习惯、政策的歧视,以及公共服务资源没能及时跟进,成为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外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就在于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两栖”化特征。如何化解和消除这类群体的“两栖”化特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文以安徽省淮北市作为样本,通过调研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家级特色小镇——肥西县三河镇的发展现状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探索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以期丰富城镇问题研究视域,为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做为切入点,来探讨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协调性指数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综合评价法。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2000~2011年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从2007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并在2011年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总体上看,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从2000年的极度失调衰退阶段上升到2011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