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2015年四川三市411户稻农调查数据,构建了三阶段DEA效率测算模型,对水稻生产效率进行了真实测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水稻生产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当前稻农仍有动机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来获取产量增加;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测算结果显示,水稻生产纯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规模效率,说明目前制约水稻生产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环境因素对稻农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水稻生产效率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生产行为的影响;水稻生产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调整效应显著为负,表明当前环境因素有利于水稻生产效率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2.
稻农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按水稻生产环节对16个省5228个农户采用机耕、机种、机收及全程机械化等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表明,农户人均收入、种稻规模、所在区域、劳动力文化水平、秧龄系数和工价等因素都影响稻农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全国7个水稻主产省份的水稻生产环节外包进程进行了测度,分析了稻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并在需求价格理论的—般框架下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价格、农户特征及区域环境对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农户外包行为遵循需求与价格关系的—般规律,随着技术密集程度的增强,价格却制逐渐减弱,说明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市场结构存在差异;家庭劳动力要素、村庄专业化服务社队、稻农生产性补贴政策和农技员的技术指导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技术经济》2021,(6):84-100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社会化服务现实情况的调查,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稻农生产技术效率,运用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越高,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影响有显著差异,相比未参与服务农户,市场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70,合作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98,产业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985,产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最显著;产业化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强化服务契约联结、服务利益联结、服务惠顾联结和服务组织联结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在发展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应重视服务交易中的契约安排、利益分配、惠顾手段和组织联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业生产面临"一低两普遍"硬约束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低进步贡献率的窘境。本文从外包生产环节视角出发,考察外包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务农人员的老龄化和兼业程度显著地影响了稻农的外包决策。外包决策是稻农基于自身优势而作出的,且外包提高了技术效率。对已采取外包的稻农而言,提高外包程度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效率水平改善。因此,依靠市场力量,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稻农外包服务的搜寻成本和外包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此外,还应考虑实施差异化、阶梯式补贴机制,促进稻农提高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外包程度,精准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尼日利亚中北部样本农户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论文运用随机效率分解的前沿分析方法,分别推导了高地和低地地区水稻生产的技术、经济和分配效率。分析表明:高地和低地水稻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83.1%和77.6%,因此,可以看出高地农户比低地农户的生产更有效率;高地和低地水稻生产的平均经济效率分别为51.9%和55.4%,这表明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高地和低地稻农都可以通过更好地使用可能的资源,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在尼日利亚,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大米的需求也呈现强劲的增长,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尼日利亚人来讲将日益重要。虽然,对于效率而言,社会经济因素在检验中都很显著,但并没有明确的策略可以促进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结果的可能的解释是:存在着一个发展的界限,低于该界限时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力之间没有一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尼日利亚的稻农仍然可以达到这一界限。因此,在进行额外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改善其他因素之外,有必要通过采用优良的水稻品种以及改善教育水平,从而超越这一界限。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黑龙江省稻米主产区五常、宁安、桦川、方正4个县市325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采纳稻米质量安全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采纳稻米质量安全技术的因素由主到次为:农户的年龄、采纳质量安全技术的预期收益、组织化程度、农户的家庭收入、稻农接受培训情况、稻农的文化水平、农户对生产质量安全稻米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东省34地区稻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户污染防控支付行为,运用Tobit模型建立了水稻种植户的防控支付行为分析模型,进而在排除0值抗议支付值以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稻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支付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最高支付金额为6.17元/(季·亩)。最后从水稻生产、稻农个人与家庭、稻农环境认知、稻农心理态度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提升稻农支付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同质DEA的稻虾共作土地经营模式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实践中稻田综合种养这一土地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水稻单作是否是成本有效的,以及哪些因素妨碍了这一土地经营模式效果的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利用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2018年稻虾共作这一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非同质决策单元的效率测算方法和效率损失模型,在计算农户亩均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分析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模式下农户的成本效率.研究结果:(1)稻虾共作户的成本效率(0.376)略高于水稻单作户(0.336),但二者都处于较低水平;(2)农户成本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呈"倒U型"关系,土地细碎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合作社流于形式是引起农户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稻虾共作的土地经营模式能够保证水稻产量,但增效作用有限.通过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来消除效率损失,可大幅(60%以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助力农户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水稻生产方式对甲烷、氧化亚氮等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促进稻农参与水稻低碳生产,正是破解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湖北省102户稻农的深度访谈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探究了影响稻农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采取低碳生产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生产实施成本、社会环境因素4个主范畴通过不同的路径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作为前置驱动要素,决定了稻农的低碳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其低碳生产行为;生产实施成本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情境调节要素,调节着"意愿→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意愿—情境—行为"整合模型,从微观层面以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试图拓展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推进水稻低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浙江、湖南两省565户稻农2009年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超级稻与常规稻种植效益的差异及影响中国稻农种稻收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亩产量、抗性上优于常规稻,在亩净产值与纯利润上比常规稻略有优势,但由于超级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常规稻。目前影响稻农生产经济效益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水稻亩产量、水稻生产成本与稻谷价格;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水稻生产技术的培训次数、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有显著影响;水稻生产面积、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田间管理是否及时到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次数与是否是示范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小或过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未来中国农业经营应该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在尊重中国农业小农户经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从实际出发,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忽视了农户施用农药效率问题,采取了不恰当的农药损失控制生产函数形式。本研究考虑了农户个体农药施用效率,将农户施用农药效率变量引入农药损失控制生产函数,采用来自江苏省的396个稻农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施药效率的模型比不考虑施药效率的LZ模型更加显著,同时通过比较发现LZ模型有低估农药边际产品净收益的倾向,从而错误地将部分样本判断为过量施药,这说明农户施药效率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变量。另外,劳均水稻种植规模、水稻商品化率、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等变量对农户施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稻直播的再出现:简单的复古还是理性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使得一些农户选择直播的方式种植水稻。本文利用实地调查得到840份水稻种植户的投入产出信息,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辨析直播技术的采用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直播技术会显著导致水稻单产的下降,但由于降低了成本,直播技术的采用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此外,有效的技术指导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直播稻农而言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有着更为明显的增产效应。因此,在直播技术不推自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遵循农民需求,提供足量的针对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既吃又卖: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虑中国众多中小规模稻农对生产稻谷"既吃又卖"的现实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纳入农户的多目标效用函数,探讨不同类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同一稻农对用于"吃"和用于"卖"两部分稻谷生产的施药行为具有一致性,稻农生物农药施用比例较低,但对生物农药施用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第二,不同类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存在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高于利润型稻农。第三,稻农的口粮生产动机促进其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且口粮型稻农与利润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其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有质检与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正向影响。利润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遵照说明施药能力、有区域品牌和口碑、农药施用成本、政府监管和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受水稻单产收益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6个省(区、市)25个县(市、区)4686个农户采用旱耕水整、旱育秧、干湿交替灌溉及全程节水等水稻节水技术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农户人均收入、种稻规模、所在区域等特征因素以及年降雨量、灌溉费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明显影响稻农采用节水技术;灌溉费与年降雨量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灌溉收费机制对稻农采用节水技术有显著影响。因此,构建与用水量挂钩的收费机制,可有效促进稻农采用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农户风险分散的视角,构建了农户劳动力配置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就业与务农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农户非农就业与反映农户生产、家庭和农业政策特征等解释变量之间的Tobit模型对江西省591户稻农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风险规避型农户,农业收入对其非农就业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也与农户非农就业呈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农户分为三个等级 ,根据计量经济原理 ,运用OAXACA分解分析方法 ,选择农户水稻生产中的可控制变量对其进行分析 ,以找出形成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分析基础上 ,提出增加稻农收入的政策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对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增加稻农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南省近年试验示范推广的安全卫生优质食用稻米生产技术(采用稻鸭生态种养+频振式诱蛾灯+沼气肥模式。简称天灯地鸭沼渣),推广前景十分看好。鸭子为水稻除草、治虫、中耕、施肥;频振式诱蛾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投入产出与稻农技术需求——对江苏和湖北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商品化生产使水稻生产日益受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影响,选择新的技术成为稻农适应市场变化的主要途径。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本文对江苏和湖北共287块稻田投入产出和182户稻农技术需求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劳动力成本过高成为水稻生产经济效益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也影响了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节约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施肥技术应该成为现今水稻生产技术的主要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