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之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效益是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契合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削弱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从政府调控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两个方面寻求乡村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以低碳经济为引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建设之路。文章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以低碳理念引领城镇化发展,在农村人口转移、基础产业发展等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但由于区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城乡结构体系偏差大,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极大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鉴于此重庆市应坚持联动、绿色、创新发展路径,以产业集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基础产业的竞争优势;明确城镇生态化发展规律,做好生态区域保护与资源节约工作,构建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格局;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其中,以形成健全的低碳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有效促进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推进城镇化,是农牧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在分析农牧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传统农牧区"外生促进、内生滞后"的"类城镇化"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农牧区具有的产业发展落后、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释放、公共服务缺乏、社会管理松散等特征,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建设具有内生性特征,融农牧民聚居区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等于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发展的新型农牧区综合体的构想,分析了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空间形态、目标体系和建设策略,并从推进农牧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新型农牧区综合体建设产业形态拓展方向,为农牧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海淀区是首都中心城区、超大城市近郊区和涉农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海淀的定位之一是"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实践区"。近年来,海淀区率先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美丽乡村深度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率先探索深化农村改革新路径,集体产业在科技创新中升级迭代;率先探索农业与科技融合新路径,现代科技农业产业联盟应运而生。海淀走出一条农民融入市民、农村融入城市、农业融入科技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发展阶段起步期。新型城镇化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理念的发展原则,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文章以鹤庆、剑川、巍山3个县域城镇为调研对象,结合县域城镇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做法以及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新常态的深刻内涵,从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出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手段,而农村经济新常态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新常态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也应该积极发展,实现持续稳定。探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充分认清农村经济新常态的战略走向,我国农村经济新常态战略走向呈现出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宏观政策由刺激增长转向区间调控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7.
旅游城镇化是后工业时代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究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对于指导旅游城镇化的实践和丰富城镇化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上,对旅游城镇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整理,着重对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作用机理、模式、指标体系构建和模型测度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应完善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定量研究的思考,以期为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明霞 《山西农经》2022,(14):111-11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苏北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当前苏北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小城镇产业支撑力不足和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不顺等。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促进要素实现自由流动,确立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有助于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扩大消费市场,增强居民的消费水平,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的建设有积极作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在相互作用下形成耦合发展的互动关系,为了发挥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需明确其耦合协调机理,创新协调发展模式,构建正向耦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对农商行而言意味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农商行亟需创新机制体制,转变经营方式,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城镇化业务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及引擎,对农商行而言意味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商行亟需创新机制、体制、产品、管理,转变经营方式,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稳健、持续、有效发展。城镇化带来新机遇在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发展方向。作为长期服务于农村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农商行,三大支农任务之一就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1.
赵智博 《山西农经》2022,(21):83-8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改革过程中的难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产业技术落后、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产业升级,制订区域协作等措施,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南通市农业农村经济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各项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再转换、结构再平衡,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新常态下农业经济面临的机遇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的重大机遇。具体体现在:一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措施将会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外部动力。二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经济增长、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探析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包容性治理路径已成为现阶段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左敏  叶举 《山西农经》2021,(4):29-30
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若想实现迅速发展,必须紧抓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认清世界产业格局调整方向,明确经济变革动向。新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了传统粮食产业的发展,产业经济转型成为当前粮食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应紧抓时代机遇,创新发展战略,为粮食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抓手,将培育粮食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主攻方向,将机制创新作为改革动力,加速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论述了创新粮食产业4种机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的发展路径。生产要素的投入体系是“四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为此,要创新要素投入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化发展的新路径。这一新路径既是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现,又是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当代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在陕西省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常态下推进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不合理、城镇功能不完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案例,在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泸州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思路,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体系与格局、产业支撑、城镇功能、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构建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而特色小镇是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新事物,对振兴乡镇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特色小镇和县域经济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联系。以肥西县为例,研究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