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明贵 《农村经济》2006,(11):95-97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工商行业的平均工资也远远高于农业的人均收入,城市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对农民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然而,我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一部分城市人口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又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而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也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高飞  贾宁 《农业经济》1994,(12):26-28
浅谈农民大量流向城市问题高飞,贾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中出现了大规模农民外出打工的潮流.1993年全国农村估计有五千余万农民外出打工,约占农村总劳力人数的12%,其中绝大部分是流向城市。农民...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这样一批农民,他们完全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既不同于农村的农民,又不同于城市的居民。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以“自由劳动力”的身份出现在商品经济市场上。这些农民,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要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研究这些农民的特征,对解决无地农民的生活出路具有现实意义。一、无地农民产生的社会背景 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出现了大量剩余,加之生产门路少,无地农民就大量出现了。 2、由于国家经济建设证用农民用地,城市郊区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使这些农民成了无地的农民。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权利平等化。农民向往城镇生活,但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享受不到市民公共福利,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村集体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农民不愿意进城,或者进城后又返乡的"逆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务工者转为打工者,成为新的产业工人,由于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单一,限制了农民工的择业面,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农业比较收入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民抛荒土地的行为。抛荒后的农民一部分选择进入城市,一部分继续留在农村,各自都面临角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针对耕地抛荒和农民适应的关联性分析,探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珍贵.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民逐渐搬离原有老村庄,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新建房,使得农村形成大量空心村,造成了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而农村浪费大量农村建设用地的现象.2001年广西开始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它是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一体、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用地极具紧张,宅基地流转成为促进农村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关键,而我国农村宅基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能保障农民在失去宅基地后的正常生活等。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针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完善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9.
城市近郊的集体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转产生的原因   一是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我市人均耕地 1.06亩,城市近郊区大部分在 0.5亩以下,人多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在现有耕作条件下,农民对土地投入人力和劳动时间仅占 1/3。大量的人力和劳动时间被闲置,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成为可能。   二是剩余资金的出现。在城市近郊区,高科技的蔬菜大棚和先进的蔬菜品种,使农民从温饱型迅速向小康型迈进,农民纯收入增加使农民手中资金有了富余。农民已不满足于现有的农地经营规模,自发地联合以求规模效益,多种经营以求更多的利益。   三是土地价值观念的变化。农…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城镇化进程中,为提高收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在一定程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塑造了新的城市务工阶层,但劳动力的空间迁移造成了大量"空心村",使耕地撂荒大量出现,削弱了农村生产力。撂荒耕地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威胁粮食安全,影响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近几年来,地热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亮点。引入地热类新能源并合理应用,将有助于推动农村撂荒耕地问题的解决。耕地撂荒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农村人财物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出现空心化和变得萧条,农村原有的秩序难以保持,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转移进入农村,对于维护农村基本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需要进行保底式乡村建设。所谓保底,就是保住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最低底线,维持住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在乡村建设中,应当将国家主要财政支农资源用于服务于大多数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的农民,资源下乡必须与调动农村社会内在活力挂起钩来。要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村社组织制度的优势,来适应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愿望的增强,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入了城市,到工矿企业打工。经过一段城市生活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跨区域流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为什么会出现大批农民跨区域流动 1、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少,加上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自身积累少,创造的就业岗位尚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就业的需要,根本不可能照顾到农民就业的需求。国家采用行政手段,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的政策,用“剪刀差”的办法,从农村积累资金,用于城市发展工业,把农民关在城门之外,限制在狭窄的耕地上,进行大呼隆式的低效劳动,致使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农村。同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动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可以减少农村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既提高了在农村继续务农的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出外打工的农民的收入,同时还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大量的  相似文献   

15.
建好农业农村四类人才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与当前"三农"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约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只有对农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  相似文献   

16.
遂宁县安居坝区供销社在今年改革工作中,针对农村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尝试,由区供销社与农业生产者联合试办农商联营经理部,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生产发展.面对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农村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安居坝区供销社的同志认识到,现在农村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经济活动,有的可由农民自己进行,有的由于经营能力和经营设施的限制,农民难以进行.特别是产前产后的大量问题,农民自己难以解决,需要有一个能够灵活购销的交换渠道,去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和商品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以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活跃农村经济.但是多年以来,供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居民"养老下乡"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环境方面,我国大部分农村工业较少,绿色植被覆盖率高,人口密度小,空气质量好,具有较好的养老环境。住房方面,由于很多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现象,农村住房的使用率较低,可以给城市居民养老提供充足的住房来源。养老成本方面,当前我国城市的消费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且离水源地较近,各项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城市居民"养老下乡"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城市居民"养老下乡"推动农村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浪潮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村原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以熟人社会、差序格局为特点的传统农村社会一去不返。在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之下,由于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产出率相对较低,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相去甚远,城乡之间差别巨大,因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务工潮,进而导致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资本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持续单向地流入城市,逐渐造成了传统乡村社会的衰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村劳力的大量剩余同农民急切的致富要求所形成的矛盾日益尖锐。怎样化解这组矛盾,不仅广大农村群众关心,而且成了各级领导部门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们在运城市泓芝驿镇调查,深切地感到这里有39%的农民进军大中城市从事以食品加工为主的服务业,使城市服务行业的需要同农村农民致富的需要得到了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和组织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20.
李研 《农业经济》2006,(7):27-28
近年来,“三农”问题逐渐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比较赞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观点。因为“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有农民,只有将农民的问题解决了,我国的“三农”问题才可能消失。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近年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农村得不到安置,于是就进入城市,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就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