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正>说起马铃薯,就不能不说定西。定西种植马铃薯不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薯都"。2015年,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薯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甘肃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那他们的午饭和晚饭极有可能会被另一种美食所吸引——马铃薯。只要是说起马铃薯,甘肃人有着说不完的厨艺和经验。只要是说起马铃薯,也就不能不说定西。定西种植马铃薯不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薯都"。定西之所以成为"中国薯都",不仅仅是因为土豆  相似文献   

3.
[目的]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姑县地处四川西南部,马铃薯播种面积7万余亩,总产量700万公斤,占美姑县粮食产量30%,是贫困山区彝族农民主要口粮,马铃薯产量丰欠直接关系到彝族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发展。1979年美姑县发生马铃薯癌肿病,发病面积达6300亩,100多亩马铃薯绝收,致使居住在高寒山区的15户农民因马铃薯减产,生活无着落,被迫外迁求生。经省、州专家驻点对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筛选出了高产抗病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并在美姑县依果觉乡建立了200亩常规良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种薯50万公斤,满足县生产用种的同时,向州内外发生马铃薯癌肿病的县市…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大力发展以本地特产马铃薯为主业的特色经济,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这里的马铃薯还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的察右后旗,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已有较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旗生产的马铃薯块茎大、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和病烂薯少。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和市场销售份额的不断扩大,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富奇”牌马铃薯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菜薯和种薯基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到199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3…  相似文献   

6.
<正>毕节市威宁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威宁,其马铃薯享誉四方,也是威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之一。2012年被贵州省农委定为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以来,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地政府紧抓机遇,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投巨资建设马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等,在中国版图上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称谓。这种源自秘鲁南部的农作物,几百年前进入中国来到云南,走进昭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提升,2017年实现农业产值4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昭通市,属革命老区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样,昭通也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地级市之一,世界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8.
从1996年以来,定西马铃薯已跨越自给自足而走过规模扩张和产业培育两大阶段.目前正在加速向“中国薯都”新阶段迈进。16年来,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0万亩发展到300多万亩,总产量由不足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左右;发展举措由“洋芋工程”提升为“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北安市二并镇利民脱毒马铃薯合作社,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科研院所+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定期为社员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社员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原种,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2011年,合作社生产种著4000吨,纯收入达180万元。农户种植种薯比种植大豆每亩增收850余元,纯收入相当于种植大豆的3.5倍,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今年合作社准备扩大800亩种植面积.通过2至3年努力.力争脱毒种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相似文献   

10.
发展马铃薯是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选择目前,河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50万亩,其中张承地区面积达200多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在河北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是气候适宜。我省张承坝上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二是产量较高。张承地区一般地块亩产150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可达3500公斤以上,是该区域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促进从种薯繁育到主粮化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昔日农民糊口的"救命薯""洋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是国际上公认的主粮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单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产潜力巨大,而且与其他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气候更寒冷、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如果马铃薯主粮化在我国成功发展,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进一步提高脱毒水平;加强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种薯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利益联系机制,努力降低良种生产成本,让广大农民用得起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种薯推广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成功推广了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冬季马铃薯产业出现了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6年,广西冬季马铃薯面积达181万亩,总产量250万吨,鲜薯亩产1380公斤,面积、总产创历史新高。今冬计划种植250万亩,鲜薯总产量380万吨。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2011至2012年度马铃薯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近日联合下拨2500万元资金用于马铃薯产业发展。其中1200万元主要用于马铃薯原种扩繁、早熟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原种储藏库和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2011年国家原种补贴试点项目种薯扩繁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15.
茉莉花开幸福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加工基地,享有"中国茉莉花之乡"的盛誉,茉莉花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年产鲜花6万多吨,花茶加工厂186家,茉莉花和花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有33万多农民种植茉莉花,  相似文献   

16.
正"半山土豆载希望,小洋芋承载脱贫大梦想。"28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52.7万吨鲜薯年产量、44亿元农业产值,这是2017年云南昭通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绩单;在昭通,种植马铃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2万户64万人,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9.3%,马铃薯种植收入约占其家庭收入的32%,这是马铃薯产业支撑脱贫攻坚的有力说明。近日,以"马铃薯与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云南昭通召开,更多的社会目光因为马铃薯产业向昭通聚焦。昭通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重点区域,除水富县外,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2017年种植面积8696万亩,产量968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近三分之一。马铃薯耐干旱、耐瘠薄、抗灾能力强、稳产高产,是三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的主栽农作物,种植区域与连片特困区高度重合,15个主产省区有6000多万薯农。马铃薯产业被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和"兴边富农"发展战略的重点扶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省油菜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杂2号、3号、5号、7号等青杂系列品种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我国北方地区年推广面积在30.33万公顷以上,占全国春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马铃薯脱毒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培育出青薯2号、青薯9号、青薯168等脱毒马铃薯优质品种,在北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脱毒化率稳定在90%左右。青稞抗旱耐寒柴青1号、昆仑号和北青号等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成功,除满足省内  相似文献   

19.
1前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带动,推广品种抗性强,产量得到提高。镇巴县90%以上的马铃薯是与玉米等作物实行规格间套,这也是陕南比较独特的一种种植模式。马铃薯约占该地区夏粮产量的90%,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5%左  相似文献   

20.
江浦县汤泉镇发展苗木生产已有20多年历史,特别是1996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汤泉镇提出全镇农业生产要立足花木特色,突出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和调富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走"以市场带基地,以基地促生产,以生产连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该镇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花木之乡"。一、加快基地建设,培育花木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2万亩,占全镇耕地一半,有近80%农户从事花木种植,1998年花木销售年收入3000多万元,占全年农民所得42%。近两年来,汤泉镇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基地建设,以建基地促上规模。(一)加快沿路开发,形成花木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