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际调研,结合相关理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内生”与“外供”机制相结合,以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地理分布不平衡、建设基础薄弱、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差、专业管理队伍严重缺乏、管理体制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农村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发挥各系统图书馆的帮扶作用、服务创新引导农民阅读、制定管理法规、完善管理体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内在要求加强统筹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各方力量,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不但在于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给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完成城镇的物理架构,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在产城一体化中如何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将文化产业镶嵌在城镇化的早期顶层设计中,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进程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为我国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视域。本文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视域下,对我国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送电影下乡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及一些新举措,就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思考。研究表明,从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以来,送电影下乡服务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同时存在部分地区放映和观看难度大、观影率不高、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从增强供给力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放映和观看条件、丰富影片内容和扩大覆盖人群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从现有研究和送电影下乡服务供给经验来看,建立多元供给机制、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畅通的需求表达渠道、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以及部门间协调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家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为契机,针对农村图书馆经费奇缺、农民意识淡薄、管理服务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结构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同的乡村治理结构,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模式各不相同,而与其相应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也会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乡村治理的组织体制或治理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可以说,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公共物品合理筹资和有效供给的前提,而有效的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又成为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各项政策的契机,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丰富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反之,通过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地区法律意识淡薄、法治素养薄弱的背景下,增加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强化农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是维护农民基本法律权益、保障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此,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滞后的问题,需要从思想意识到组织机制、人才保障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平衡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不均衡现象,提高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与效能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既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乡村社会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供给总量增加不仅未能有效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体验,反而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基于供给悖论的发生逻辑和供给效能的检视,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改革更应着力于供给侧,探索供给驱动与需求引导相结合的供给侧改革路径:一方面,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努力增加农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培育村民健康的文化习惯、偏好和行为,通过推动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升级化解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通过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间接促进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筹资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环境。将农村制度变迁和公共产品供给演变作为构成要素,构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且反思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应当规范其内部的管理机制,并且不断挖掘其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具有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作用.在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自愿供给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自愿供给是一种自愿行为,制定合理政策刺激自愿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是增加自愿供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忽略了农民的真实需要,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失调现象。为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应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公共决策机制,农村公共物品的决策应当建立在农民自身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应根据农民的真实偏好,采取“自下而上”的公共政策决策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16.
李艳 《绿色财会》2007,(1):21-23
取消农业税后,广大农村原本比较薄弱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在对农村公共产品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并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处于匮乏状态,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医疗服务、文化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如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趋于瓦解,90%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白费医疗群体。乡镇卫生院在我国目前的卫生体系中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职能,但是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只在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依靠省级财政的投入而真正建立,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都是由县、乡、村三级负担,但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只能流于形式,农民的生存权没有得到机制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取消农业税后,广大农村原本比较薄弱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在对农村公共产品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并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经济关系状况决定了其统治和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公民社会的不断成熟,我国原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状况。我国必须逐渐转变治理方式,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