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对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相对缓慢,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相对淡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完善相应法律体系,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要求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然而,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在党建工作、协同治理、民主参与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不断明确党建引领、村民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方向,构建“四轮驱动”、协同共治的新体系,采取层层激活民主、扩大村民参与的治理新举措,推进依法治村、依规治村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将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中仍存在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力、诉讼救济难、法治意识淡薄等障碍,需要从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司法体制、培育环境法治观念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高效地回应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诉求,是在乡村振兴目标下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应积极培育农村社会的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与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法治秩序的建立是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共键.然而,乡村社会由于传统伦理秩序的惯性作用、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和立法执法的时常缺位等原因,致使法治秩序的建立不尽理想.现实农村法治秩序的建设除应完善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立法体系和执法机制外,应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扩大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6.
张睿海 《农业经济》2020,(4):101-102
农村土地治理深刻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而政策与法律则是规范治理工作的根本保障。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是改革开放后最为成功的两项政策。在新时期,农村土地治理的政策与法律存在博弈关系,相关的法律较为滞后,而政策薄弱且易变,法律和政策的适用性产生一定冲突。我国的农村土地治理应全面推进法治改革观,确保试点先行的合法性,并在合适时机加快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以鼓励农村经济发展治理机制的探索创新。其中,家庭农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在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仍然存在主体性质模糊、治理方式简单、土地流转制约、融资措施较少和社会治理服务不足等突出问题。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法治体系建设,创新家庭农场治理机制,形成"法治、自治、智治"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乡村生态法治保障不够充分、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因此,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三个方面探寻我国乡村生态振兴的实践路径。第一,践行生态民生观,推进生态多元共治;第二,践行生态法治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第三,践行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党中央长期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区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为全面促进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努力。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本文总体分析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性质和特点,深入探讨了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应在加强乡村党建引领、推动乡村自治建设、强化乡村法治建设、注重乡村道德建设及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发展,从而达到健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实践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分别从历史视角和组织视角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和农村各类组织构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属性探讨了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结果]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具有多项功能和价值,可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能代表农民发声,成为农村公共事务协商决策的重要主体;可以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可以调节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纠纷调处主体。[结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方式、完善法律等方面,加快推动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1)要转变观念和意识,重视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完善乡村管理体制,细化县乡政府与村级自治的职责和界限。(3)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4)推动购买服务方式,让合作社承担更多乡村公共事务。(5)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瑞安市林川镇溪坦村地处瑞安西北部,之前是瑞安市最边远、人口最多,也是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管理滞后的村。近年来,溪坦村以美丽乡村、农村污水治理、民主法治村和"三治融合"示范村创建为契机,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以自治聚人心,以法治定正道,以德治树新风,积极破解村庄发展和村庄治理"两张皮"问题,实现了村貌焕然一新、社会安全稳定、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持续增收,形成了"党群一心、村庄一新"百花齐放的  相似文献   

12.
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建设已有了重大进展,但相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言,农业立法依然是滞后的,农业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更为薄弱。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亟需创新。基于湛江农村309名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治理与善治理论,从治理主体、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三方面分析了湛江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及表现。要实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应继续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加强农村精英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农村各类组织合作共治进而实现善治;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民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水利立法后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开展水利立法后评估是完善水利法治体系、提高立法水平和立法成效、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水利立法后评估应当遵循客观性、公开透明、系统全面、注重实效的评估原则,可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社会调查等评估方法,从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操作性、规范性、实效性6个方面对水法规进行评估。结合我国水利法治体系建设现状和水利立法后评估机制建设现状,应当健全水利立法后评估机制,统筹部署开展水利立法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水利智库在立法后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相对于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来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复杂研究领域,更是面临着资金、管控、制度建设难题和主体责任意识不明、政府部门间合作缺失、获取信息途径不畅通等问题。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推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程,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治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农村法治建设的支持作用,需要在保证农村法治建设取得理想效果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相关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对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影响因素有所掌握的条件下,提出完善农村法律法规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研究——一个社会资本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社会资本所蕴涵的参与网络有利于农村管理民主的实现;信任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农民合作与生产发展;互惠规范这种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的团结互助和乡风文明的水平,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认识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实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15年来,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主客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基层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包括:由于村民自治制度在设计上一步到位,在一些地区实施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经济落后地区民主进程明显受阻;在实施民主自治过程中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引导、监督不到位;部分村两委领导班子不团结等。因此,笔者建议从完善相关立法、增加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等对策来完善当前的农村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主体和客体的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自治方面,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决策程序,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促进治理重心下移、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诸多困境,包括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基层组织功能弱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等,建议从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理念、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构建协同治理体系、采取综合治理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加以应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