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融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当中,利用"互联网+"切实解决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河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实,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梳理了河南省"互联网+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了"互联网+"环境下河南省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对"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发展重要机遇,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互联网+农业无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研究,并联系"互联网+"的背景,探索阻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应优化经济模式,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应将我国农业与互联网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形成"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塑农业     
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提出把"互联网+"列为中国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战略。"互联网+"的时代,可谓智慧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最远,但作为最传统的产业也决定了"互联网+"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扑面而来的"互联网+"热浪正席卷着整个农业产业。通过重构社会资本流向、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我国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深度分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的基础上,探索"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对"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的培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中,"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与转型十分重要。概述了"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了通过"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以期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是当今一大经济热词,而且在近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确定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领域,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分析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农业"旨在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创新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论文在对互联网+时代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互联网+"时代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新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11个"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领域,农业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对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传统农业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在生产、流通、农村综合服务等领域与互联网紧密融合,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从"互联网+"角度对整个农业产业链进行一场新的审视、规划,进行一场新的思维变革。一、"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空间维度和发展模式(一)"互联网+"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加新的发展内涵和产业魅力。"互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业产值,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互联网+"不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命题,更是创新无所不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将会深刻改变一切传统行业。纵观国内文献,对"互联网+农业"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互联网+农业"场景营销却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农业营销的瓶颈,创新性地提出了"互联网+农业"场景营销模式,以实现游客走进来,农产品走出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以"互联网+"为载体,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质就是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叠加的过程,就是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的四个关键环节,即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实现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就宁夏贺兰县而言,"十三五"时期,必须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强化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走生产技术先进、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互联网+"模式广泛运用是土特产营销领域的重大变革,其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与完善,为当今土特产营销发展提供了动力,并且让土特产销售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此,以"互联网+"为背景,阐述了"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土特产的网络营销现状,分析了土特产网络营销与"互联网+"的联系,并且对土特产的网络销售进行了深入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各地扫描     
正北京将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体系1月13日,北京市召开"互联网+农业"大会,提出"十三五"时期,北京农业将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的经营、服务、生产、管理四大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北京市有关部门将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产业转型的进程。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将农村资源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打破信息屏障,解决了偏远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困境,对规避农业经济风险、提高农民经营水平和实现农村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论述了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必要性,针对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分别从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以及构建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推进"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正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打造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农业新业态、新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常态,如何破解镇江本地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通过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中炙手可热的核心热词之一。农信通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领先的农业信息服务运营商,紧抓时代机遇,迅速部署战略,立足大数据思维,并结合自身服务优势提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应用模式,积极整合光伏农业等先进技术理念、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经验、全面布道"互联网+农业"核心思路,围绕农业产业链、打造全新价值链,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推进"互联网+农业"业务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从新兴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新机遇。"互联网+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全面融合的过程,将加快古老农业产业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霎时热遍全国,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变革,实现跨界融合具有巨大的驱动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部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WTO协议下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互联网+"的影响因素,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与"互联网+"协同机制,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路径,以期对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