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传统村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广西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以促进广西传统村落文旅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在广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广西到乡村旅游资源向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效益转化的规模和速度.本文在综合分析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社会、环境、区位等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实际下,广西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助推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产业。乡村民居形制多样,种类丰富,是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和谐共生的产物,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属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乡村本色民居,维护乡村民居的原生特质,是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西为例,探讨数字经济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八大模式,并提出"十四五"时期广西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策略与战略重点,以期为其他西部民族地区重塑乡村"形实魂"、走城乡共同富裕道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耦合共生理论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的大背景下,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旨在通过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融合,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及振兴、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构建多产业耦合共生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以及乡村的发展振兴。[方法]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以及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进行研究。[结果]从耦合共生单元、耦合共生环境、耦合共生界面三个方面提出集农旅合一、多产业联合、多方参与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模式规划理念框架。[结论]以农旅合一的耦合共生单元为基础,将文化作为农业与旅游耦合共生的介质,有助于实现文化内涵的提升以及农业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多产业联动的耦合共生环境为推手进行合理布局,使多产业联动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农业产业附加值的增加、村落结构的完善、农村特色及文化的传承;以多方共同参与的耦合共生介质为保障,通过政府、市场和公众这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统筹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广西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客观事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作为经济转型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拥有喀斯特地貌、农业梯田、湖泊瀑布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资源,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发出不少闻名省内外的乡村旅游景区。文章从理论(定性)、实证(定量)等2个角度切入分析,结合乘数理论和生命周期效应理论,建立广西乡村旅游业与区域GDP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表现和贡献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广西跨越式发展的新支柱,并快速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农业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城乡旅游交流合作,并注意在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相融合的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对于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环境耦合、目标价值导向趋同、要素功能互馈联动和融合实践日益增多是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共生基础。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各级规划与土地政策为指引、乡村全面振兴为最终目标。文章用外源力、内生力和交互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交互系统剖析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互动机制;从根本保障、重要前提、核心环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小型经营实体是社区参与的最主要形式,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各项开发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广西乡村旅游地区旅游经营实体的调查,发现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以经营住宿、餐饮为主;投资虽相对较大,但融资方式单一;家族氛围浓厚,夫妻店居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小”、“散”、“弱”的特征明显,其经营效应因家庭经济地位、生意经验、旅游相关工作经历、外出经历、管理工作经历、实体初始投资规模、当地乡村旅游业成熟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界定研究范畴,概括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共生体系构建特点,总结河北省乡村旅游共生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博弈模型,应用博弈模型假设对政府与投资企业之间形成的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监督治理与不监督治理的博弈关系进行研究。以郭坑回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对利益方之间的合作与不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分析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获得适合景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最佳方案。该文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郭坑回族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乡村旅游集聚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同时,产业集聚作为重要的经济现象,探讨集群过程中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及对乡村旅游的贡献,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乡村旅游大省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建立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三者的集合,通过合作博弈论以及Shapley值分析乡村旅游集聚过程各参与者的贡献率。[结果] V(F)=V (P)=V (G)=0,V (FP)=60,V (FG)=70,V (PG)=60,V (FPG)=80,说明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的联盟可以获得最大的集聚度。同时,Shapley值结果表明,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经过合作后的集聚度均有所提高,且在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三方合作博弈的前提下,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对合作均做出了贡献。其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企业、政府和农户。[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旅游企业、农户和政府的合作联盟,有效提高其集聚度,实现乡村旅游集聚和各个参与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且初具规模,开发因地制宜且类型多样,但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论文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确立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构建了"一心两轴三圈"的战略布局,分析了市场、形象、社区参与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特别突出.因为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自身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感知也就不同.本文运用IPA分析法,分别从乡村旅游影响当地农民增收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着手,进一步地明确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因素,并且提出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之下,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效益是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契合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削弱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需要从政府调控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两个方面寻求乡村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不但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在休闲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如何开发与营销推广成了旅游市场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休闲经济内涵及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必要性,主要探讨了休闲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与营销推广方式,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理性推测,以期能促进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中社区与旅游投资商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乡村旅游为研究视角,基于社区对乡村旅游发展所具有的至关重要作用,认为社区不应只是旅游发展的参与者,而应是重要的旅游产业主体之一,与投资商和政府居于同等地位。提出社区与投资商合作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并应用博弈分析法分析社区与旅游投资商合作的博弈关系,从社区、投资商和政府三个角度探讨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得到空前的发展,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游客规模,都处于稳步提升中,越来越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可很大程度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并能彰显我国农村独特文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浅谈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作用,以期能够明确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并真正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以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共同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