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在15日中美签署双边协议一小时后公布了协议的提要。其内容大致为 :中国降低平均关税、降低农业关税 ,给予美国小麦、玉米、大米、棉花更多的进口配额。中国国有部门将退出豆油贸易。中国放弃出口补贴。银行、保险、电信领域的美国公司可得到新的市场准入。美国出口商可拥有分销权。中国市场将对包括律师、会计师、医师在内的自由职业者进一步开放。在分享收入的基础上 ,中国每年至少引进20部外国电影。具体条款包括 :平均关税 :中国同意把平均关税水平从22.1 %降至17%。非关税措施 :中国将在5年内取消所有…  相似文献   

2.
美国《财富》杂志发表文章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改革过程中 ,中国经济经历的是一种间歇式的发展过程 ,而现在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开端 :走上长期繁荣的阶段。文章认为 ,中国经济呈现出走向更佳境界的三大趋势 :首先 ,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为期 5年的缓慢减速。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 2 %的惊人增长 ,同时出口增长近 4 0 % ;私人消费增长 11% ,几乎为去年同期的两倍。现在 ,中国不仅是消费和个人收入增加 ,投资开支看来也在转强。 5月份公司利润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 ,外国直接投资 (约占中国资本投资 1/ 10 )增加 30 %。其次 ,中国经…  相似文献   

3.
国际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对全球经济意义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好的增长。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是2%-3%,欧盟是2%,中国保持在6.9%。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林业产业预警模型的木材供需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需的变化趋势更加不确定。利用中国林业产业预警模型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木材供需变化的趋势。预测结果说明,2020年中国木材的需求约7.6亿m3,中国木材的供给来源结构为:国产原木占15%,废弃木质材料占30%,采伐剩余物占42%,木质林产品的净进口占13%。木材对外依存度到2020年下降到24%。因此,木材供给安全趋于好转,但资源型木质林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正>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成吸引资本的首选地点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普华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礼拿出数据显示,对全球39个经济体的635位CEO调查显示,商业领袖对APEC经济体的经济前景积极乐观,在APEC地区信心不断提升。72%的受访企业高层计划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对美国增加投资的为61%。还有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用3年到5年时间,在APEC各经济体内修建或扩大各种生产和流通设施。中国将是吸引资本的首选地点,42%在中国开展业务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率问题引发关注,本文从土地资本化视角对资本过度积累进行解释,以期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率的新视角。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2000—2017年多数省份乃至全国资本过度积累情况日益严重,整体经济进入动态无效率状态;土地资本化对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存在结构效应,适度情况下,土地资本化程度每提高1%,动态效率将提高0.101%,过度情况下,土地资本化程度每提高1%,经济动态效率将下降0.112%;政府RD支出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土地过度资本化对经济效率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土地资本化的过度发展是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在发展模式、用地结构和不动产税制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寻求土地过度资本化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7.
准确估计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影响是事前预防和事后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运用合成控制法从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变动中剔除了国内供需变动等内部因素和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估计了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2009—2013年,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的中国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增量分别占当年人均乳制品进口额的32.86%、61.06%、55.15%、58.83%和72.92%。研究结论表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会长期存在,并会加剧迅速扩大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对中国农产品长期供给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13,(2):13-14
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与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首都十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共同评选的2012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1月16日在京揭晓。1.温家宝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农民"奖章。新闻背景:2012年10月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先生在颁奖时说,中国仅用占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占全球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的背后 <中国土地>: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8年的44.9%,只用了30年,同样的发展速度,英美等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城市化的飞速推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0.
国际     
<正>国际货帀基金组织:中国经济不断转向更可持续增长路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15日在完成和中国一年一度的经济和政策磋商后表示,中国经济继续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改革在广泛领域取得进展,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7%的强劲增长水平。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水平6.7%全球央行年会央行齐发声,为金融"去监管"泼冷水。8月25日,全球央行年会在美国怀俄明州举行,此次会议是美、欧、  相似文献   

11.
在《南方周末》第979期卢嵘撰写的“未来20年的中国之路”一文中指出:“中国改革20多年,确立了市场经济是一大进步,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差距也不可回避。按照世界银行计算的实际购买力评价人均GDP国际美元,胡鞍钢将现在的中国划分为“四个世界”:深圳、上海已经达到世界的高收入国家水平,成为“第一世界”,大体上占中国总人口的2.2%;中国沿海像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相当一部分地区则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属于“第二世界”,相当于国家总人口的21.8%;“第三世界”是指东北、华北、中部等地区,这里占全国26.0%的人口,收入水平处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豆     
中国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产量约占全国的40%-50%,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15%.  相似文献   

13.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目的:构建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机制,并应用中国的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2)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为11.01%;(3)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的贡献(87.62%),中部地区的土地要素贡献突出(17.66%),而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14.93%).研究结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个好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应尽量体现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测算中国不动产税开征的合理税率及业主的税负水平.研究方法:动态经济分析法和假设开征法.研究结果:不动产税税率设定在0.7%-0.8%左右的水平比较切合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居民消费水平,不但能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还将居民税负成本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5%左右,不动产税税负在居民的承受范围内.研究结论:动态经济分析法和假设开征法用于测算不动产税税率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进行政府效益和税负评价;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需要制定差异性的不动产税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乘积完备的Hicks-Moorsteen指数法对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将TFP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9792011年间中国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2.1%2011年间中国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2.1%2.7%,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3.0%2.7%,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3.0%3.6%,混合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6%。因此,在农业投入产出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生产结构以及规模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专家声音     
<正>亚行行长:未来数年中国GDP增幅将在7%以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日前在中国发改委和亚行联合举办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合作研究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倘若能够积极推进结构改革,未来数年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得以维持在7%或者更高水平。"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是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改革愿景有效转化成为实际政策与计划。中国还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更多受投资拉动而不是消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0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务院宣布从7月1日起下调对部分亚太地区国家商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大豆的关税从3%下调到零。58.3%从第九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8年中国奶业展览会上获悉:2017年奶牛规模化养殖占比58.3%,规模养殖成为主力军。388.2万户从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因病致贫返贫户由2015年底的726.9万户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债券市场规模相比,中国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过小,尤其企业债券市场规模更小,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很不相配。近几年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最近七年,各种债券余额增长了277%,年平均增长率为21%,而企业债券余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8%。可见,企业债券市场在整个债券市场中的规模正在缩小,这与成熟市场发展趋势正好相反。由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着制约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多头监管的额度审批制极大地阻碍了企…  相似文献   

19.
财产性土地财政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财产性土地财政贡献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进而研究过度依赖财产性土地财政所引发的问题,并探讨用税收性土地财政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思路。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国层面2003—2008年平均财产性土地财政贡献度为16.32%,平均税收性土地财政贡献度为11.35%。东、中、西3大经济带财产性土地财政贡献度分别为15.63%、16.99%、18.15%,税收性土地财政贡献度为13.13%、11.11%、10.27%。(2)财产性土地财政贡献度受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明显,而税收性土地财政贡献度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前者小。(3)目前中国税收性土地财政贡献度过小。研究结论:依靠财产性土地财政满足地方财政支出会造成地方财政的不稳定性,故不能依靠其解决地方财务问题。中国税收性土地财政贡献度较小,应该在完善税制体系的基础上依靠财产税体系来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走长期可持续的税收财政道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UN Comtrade统计数据库1992~2014年中国木工机械出口数据,从总体特征、结构特征2个方面对中国木工机械出口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木工机械出口稳步增长,在世界出口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出口额从0.16亿美元增长到11.62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从1.02%大幅上升至18.76%;从结构性来看,中国木工机械出口的国别、洲别及产品均呈现明显的多元化与集中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