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不同工作价值观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社会环境中,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嵌入会对大学生"村官"的离职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村生活的工作外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的影响并未显现。声誉型和内隐型工作价值观会对离职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并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嵌入与离职意愿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这表明工作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的作用会受到某些工作价值观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认同和组织支持理论,探索员工感知的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不一致对组织认同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论表明:感知的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均正向影响组织认同,组织支持分别起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不一致负向影响组织认同,组织支持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的路径和机理,同时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户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创业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对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农户创业对农户幸福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构建了"农户创业—村庄社会地位—农户幸福感"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村庄社会地位在农户创业影响农户幸福感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创业对农户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农户比非创业农户的幸福感更强;农户创业正向提高农户村庄社会地位;村庄社会经济地位和村庄社会计量地位对农户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农户是否创业影响农户幸福感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东省五个市290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机是内外部工作动机相融合的结果,是一个多维度构念,包括兴趣动机、贡献动机、挑战动机、收入动机、升迁动机、荣誉动机;性别、任职年限、学生干部身份、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村官的内部工作动机具有显著影响,政治面貌、月平均收入、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村官的外部工作动机具有显著影响。要激励大学生选择以村官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始,需要完善绩效激励,提高工资福利;改善后勤保障,激发职业热情;优化培养方案,拓宽成长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与退出机制,推进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受城市和农村双重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消费形式上呈现出与自我身份"不匹配"的现象,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城市群体的消费趋势,以期通过地位消费获取市民的认同,融入城市群体。本文以城市融入意愿为中介变量,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与地位消费意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融入意愿在城市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社会比较信息关注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与地位消费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家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为农村吸纳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对于农村脱贫致富、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有巨大促进作用。但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更新与反馈,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岗位上作用的发挥,突出表现在其职业发展的长效性上。对此我们需要探求建立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长效性机制,以求更好的留住人才,促进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广东省9个县区调研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分析126份问卷,对广东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进行了初步描述,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组织支持、工作控制、工作参与、工作报酬、职业发展等五大因素,提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发利用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和创新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育制度。  相似文献   

8.
提升人民的生活满意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如何受影响。基于社会认同视角,以清远市31个社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参与、社区认同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认同是联系居民主体行为意愿与客体环境因素的桥梁,社区参与通过影响社区认同,进而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工作价值观、职业认同与流动倾向间的关系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具有不同的工作价值观、职业认同和流动倾向;工作价值观是职业认同的前因变量,职业认同是流动倾向的前因变量,职业认同是工作价值观与流动倾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工作价值观对职业认同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职业认同对流动倾向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收入水平对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认同、职业认同与流动倾向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要规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动风险,不仅需要政府人事、财政等政策层面的干预,还需要农村教师个体和农村学校自觉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中居住是推动农民居住现代化的一种安置政策,这一政策实行城市管理模式,对农村城镇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及参与观察的方法对Y市B社区进行了田野调查,探讨社会记忆在农村集中居住社区中的整合作用。研究发现:集中居住社区实现了制度性整合,看似秩序井然,但整体上缺乏认同性整合,而社会记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或许能够成为重新建立社区认同的一种方式;日常交往与人情往来促进社区居民形成认同资本,从而使社会记忆得到重构;重构的社会记忆在互动和变迁中使集中居住社区形成新的秩序,同时通过社区中介营造社区氛围,最终促进社区认同性整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解决人才资源配置难题、保证城乡稳定发展的有益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合法地位的缺失却为该项制度长期推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带来了隐忧。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大学生村官转变成公务员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都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在不违背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应当建立一个公务法人性质的社会组织取代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应以市场化、职业化为导向,将大学生村官逐步培养为以管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内部公共事务为职业的"职业村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官"队伍不断扩大,但人们对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评价不一。本文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发现对大学生"村官"的自我作用评价构成显著影响,而过去认为可能会对其作用发挥有较大影响的一些因素,如性别、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等,则没有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队伍的主体。本文在对583名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搜索策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搜索策略有正向影响;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与工作满意感有正向影响;工作搜索策略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再就业质量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工作满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作用主要是通过探索策略和随意策略两因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9个省498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分组回归分析方法,在考察个人—组织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影响的同时,引入社会关系距离与社会关系亲疏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是如何调节个人—组织匹配与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组织匹配中的物质条件匹配、工作声誉匹配、社会服务匹配、内部动机匹配4个维度中,仅物质条件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有负向影响;社会关系距离与社会关系亲疏在物质条件匹配与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之间有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匹配、组织关系网络、组织损失、社区关系网络、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损失。二阶因素分析表明,工作嵌入是由组织嵌入和社区嵌入两个层面构成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对回乡工作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工作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满意是组织嵌入与回乡工作意愿的完全中介变量;社区嵌入对回乡工作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支持是社区嵌入与回乡工作意愿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6.
在探索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的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以往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以探讨社会支持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根据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两个中介变量——"健康感知"和"心理福利"来解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的关系,并进一步假设社会经济地位会正向调节以上关系。以河北省4个地级市的19个农村中的518位老人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健康感知在社会交往对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福利在情感支持对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老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社会交往与健康感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聚焦农户产权心理特征,分析心理所有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质量的调节作用,为理顺宅基地产权关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研究结果:心理所有权抑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相对剥夺感在心理所有权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40.386%。不同维度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中介作用大小表现为:社会剥夺感>经济剥夺感>情感剥夺感。社会质量在相对剥夺感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其中经济剥夺感主要由社会经济保障调节,社会剥夺感主要由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调节,情感剥夺感主要由社会凝聚调节。研究结论:重视并帮助农户理顺宅基地产权关系;多元路径分类推进,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的权益需求,弱化农户的相对剥夺感;围绕社会质量四维度,全面提升农户的社会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在线口碑基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及市场控制力,成为了当今旅游企业的营销重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基于情境因素、消费者情感和个体特质因素出发,对旅游在线口碑行为的影响却少有探究。基于S-O-R模型探索了消费者在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氛围下,介于社区认同感的中介作用及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对旅游在线口碑推荐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氛围是由自由、共享、支持、创新、奖励这5个子因子构成;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既能通过社区认同影响口碑推荐行为,也能直接影响口碑推荐行为;而社区认同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其中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从而为旅游企业的社区管理及口碑营销提供了理论指导,用时也丰富了旅游在线口碑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产物,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村官所带来的新技术、新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着政策不完善,大学生村官嵌入难、定位双重性,自身素质转变困难、身份边缘化,农村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其次,论述了嵌入性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大学生村官与乡镇政府、村干部、村民的关系及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分别阐明了大学生嵌入力量在推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国家与村庄之间、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我国干部成长路径中机关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学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和明确大学生村官自身定位,正确处理好与各主体社会关系两条优化路径,以健全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态与成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明  肖璐 《农业经济问题》2012,(5):82-87,112
本文基于网络分析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技术揭示了社会网络的构成维度(即网络规模、网络差异、网络顶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特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作用显著,其中网络差异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和网络顶端产生负向影响。可见,社会资源并非创业意愿的必要条件,相反有时会成为阻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