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你评了没有?”,一个大型企业高层沙龙上,老板们这样互相地问候着。“评”不是评奖,而是品牌评估。三年前的中国,品牌评估还只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从04年开始,品牌评估的概念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千万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转变,源自于一张《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百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海尔赫然在列,名列95。 相似文献
2.
3.
如何正确认识外资收购和民族品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构成了产品、消费者和企业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本文首先讨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就外资收购下如何保护民族品牌作了探讨,并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品牌是对民族品牌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中国连锁餐饮品牌第一案例终于有了结果。11月8日一早,小肥羊与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发布公告,中国商务部批准了百胜收购小肥羊计划。这标志着上市3年多的小肥羊将从香港退市,其也从一个民族品牌"小肥羊",变身为一只"外国羊",成为肯德基的同门兄弟品牌。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强势品牌因其对经济贡献卓著而成为各国的追求。正因如此,广受欢迎的“中国制造”在沸腾国人热血的同时,引发出人们的深层思索与反省。奥美集团总裁兼CEO夏兰泽女士关于中国品牌的论说,曾引起广告业内对中国品牌现状的大讨论,让人们把目光投注到国内方兴未艾的民族品牌建设。目前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存在着品牌,但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起民族自主品牌重要性的意识:国家也正从政策.资金上鸣锣开道:2005年12月.商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时指出,明年国家将拿出7亿元用平支持名牌出口企业发展——这些成为任重道远的民族晶牌建设之路的庭好开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民族品牌”?联想是吗?TCL是吗?五粮液是吗?李宁是吗?他们都不是!他们都可以说是“品牌”,也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的骄傲,但就是不能说是“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现有啤酒企业400多家,啤酒产量发展迅猛,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有23家,其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当前,国内颇具实力的啤酒品牌有: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惠泉啤酒、金威啤酒等(如下图:中国主要啤酒品牌)。 相似文献
10.
11.
一、外资并购与民族品牌保护的关系跨国并购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合理行为。不仅国外的跨国公司频频收购我国的民族企业,我国的一些民族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收购他国企业。但是,并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有效地整合 相似文献
12.
由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引发,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机之后,回顾了被外资并购的民族品牌的三种命运,并从中总结出沉痛教训,以期民族品牌抓住时机,转危为机,迎来春天。 相似文献
13.
外资并购与民族品牌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我国民族品牌生存现状及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动机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保护我国民族品牌,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民族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必要性,并为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打造品牌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大宝,天天见”,这句熟悉的广告语见证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托起了一个民族品牌的辉煌。而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起时,已有了别样的滋味,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全盘接手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虽然交易双方并未透露具体财务细节,但如不出意外,成交价应该就是大宝当初的挂牌价23亿元,成为截至目前外资并购国内日化品牌的最大标的。其被收购后将走向何方,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记者问一位法国公司经理:是否记得2005年百事收购达能的事情?他眉毛一扬:当然记得!我们的孩子都是喝达能长大的。我们当然要保护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3月20日,上海家化(600315)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6521.62万元增资、收购四川可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日化行业国内品牌被外资收购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这次则是民族品牌皈依民族品牌,故而引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中国市场中,这是一个被公认为竞争最充分、最惨烈的行业。这里有众多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电有不少令国人爱不释手的外资品牌。深处其中的民族企业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在中国这个全球聚焦的消费市场中,他们一边要殚心竭虑地与国内的同行们争夺领先地位,另一边又必须拼尽全力抵抗国外巨头们的猛烈攻势。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与我国民族品牌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资并购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外资收购中国民族品牌事件数不胜数,而被收购的民族品牌大多数都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要么被人们遗忘,要么市场份额日渐萎缩。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失去名牌商标的上海家化业绩骤然下滑,年销售额从前一年的3亿多元降至600万元,曾经的“第一护肤品牌”一夜之间蒸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