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广告大观》2009,(3):41-43
近期关于《丑女无敌》和湖南卫视.在社会各界台前幕后、公开私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收视率导向,及其所引发的对日常生活滑稽丑怪的搞笑摹仿。批评意见认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电视媒体属于“国家主流媒体”,其“体面生存”与“文化品位”不容以收视率为导向。然而,笔者不赞成把收视率和社会责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断言收视率必然具有反文化反人类反进步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谭泽薇 《中国广告》2009,(12):119-121
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谭泽薇对于收视率的思考在更深的层面展开,因为,收视率不仅有温度,也有品质——“收视率确非天生平等”。  相似文献   

3.
成败收视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收视率开始进入国内。最早是央视总编室搞的日记法收视率调查,90年代中期.央视与索福瑞合作.开始提供“第三方”的收视率服务。十多年来,围绕着“收视率”之功罪.传媒业的争论喋喋不休,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45集晋商题材电视剧《乔家大院》2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以来,收视走势一路上扬。在北京、兰州、西安等市的2月电视剧收视排行中高居榜首,收视率均突破15%大关,在兰州市甚至达到32.7%的高收视率。另外在成都、武汉、沈阳、哈尔滨、重庆等市的2月电视剧收视市场中也表现相当杰出,收视率基本保持在8%左右。连该剧导演胡玫都表示“收视率高得我有点晕”。  相似文献   

5.
白长虹 《广告导报》2006,(10):42-42
中央电视台提倡“绿色收视率”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媒体品牌绿色化经营”措施。媒体品牌绿色化经营是指媒体在进行品牌化的过程中,节目内容要以较高的道德标准为参照;以媒体受众和广告主的双重视角,依靠重品质、健康有益、可持续和稳定的经营模式。创造共同价值,实现多方共赢;其倡导的理念要体现出人本思想和理性思考,能够塑造较为高雅的审美文化;能够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以此来形成媒体品牌资产的积累和影响力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6,(4S):106-110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会议上,赵化勇台长提出了“绿色收视率”与“绿色收入”的全新理念。为了进一步贯彻宣传这理念,3月1日,央视广告部在友谊宾馆召开“绿色收视率与绿色收入”专家研讨会.18位来自高校、研究公司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就“绿色收视率与绿色收入”概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们认为“绿色收视率”与“绿色收入”理念的提出.是在全行业都在追求收视率.可能有道德和社会公益丧失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从一个行业领导者角度上带头提出来的。该概念是健康的、有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并认为该概念提出后,在行业就设定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就是要求媒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郑维东 《广告大观》2014,(7):130-130
国人总愿求大求全,大数据、全媒体也开始席卷收视率业界。所谓“大数据将终结现有收视率调查”、“全媒体收视率呼之欲出”,如此等等标题党占据互联网屏幕。原已专文谈过大数据与收视率的问题,这次再说说并不存在的所谓“全媒体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杨猛 《广告大观》2009,(3):22-28
一直以来,收视率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正是这一点。让收视率成为饱受诟病的焦点。业界认为,收视率是相对有效的评估电视媒体及其栏目的重要数据,赞成这一点的占业内比例是相对多数。但坚决反对收视率导向也大有人在,甚至得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结论。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丑女无敌》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收视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玉芳 《广告导报》2006,(12):109-109
以真实为“灵魂”的纪录片一直以来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近两年,《故宫》、《再说长江》等记优秀纪录片更是取得不错收视率。那么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手段一种表现形式,其在结构、内容真实性方面到底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本文试图从中文纪录片的不同制作和编导者的不同理念中,寻求一些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11,(3):70-73
2010年末,时隔两年之后,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在中国收视率市场高调“复出”。在其去年12月于上海举行的“尼尔森中国论坛”上,尼尔森公司宣布与北京中传网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尼尔森网联),  相似文献   

11.
脸谱     
收听收视率不能作为评判节目唯一标准,湖南卫视首提“绿色传播”,  相似文献   

12.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一对收视率在中国电视业实践运用中误读状态的精辟总结在业界广为流传;教师、学者和台长的三重身份让外界充满好奇——这正是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总裁(总台长)李晓枫。6月6日,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李晓枫,了解这位业界知名人士的经历,并与读者分享其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广告主在电视媒体投放广告是以收视率作为依据,所以当一档号称“零门槛”的“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收视率越来越高时,其广告投放量也越来越多。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突破10%,居CSM31城市同时段播出节目收视份额第一;湖南卫视公布的2005年广告价格显示,《超级女声》年度总决赛的广告报价高达每15秒11.2万元,超过央视一套最贵的15秒11万的黄金时段电视剧贴片广告价格。然而,收视率是否已经成为全行业默认的唯一标准?拥有高收视率的《超级女声》能否为广告主带来其期望的高回报?答案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要以非常可乐向世人证明,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而且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做得更好。”——宗庆后在非常可乐成功打入美国市场时如此感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卡酷会立足“内容为王”战略、采取“共荣促进”视野、运用“固本培源”战术,争取有所突破,进入全国卫视收视率排名的“第一阵营”  相似文献   

16.
受冬奥会的影响,2月底3月初的辛迪加收视率时好时坏,很不稳定。于此同时,由于转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哥伦比亚的《娱乐今宵》在3月8日的娱乐栏目当中拔得头筹。当晚直播收视率高达5.7,较上周同期增长了27%。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呼唤摆脱“钱困扰”原风如今,电视剧的收视率要比电影的上座率高得多,特别如《渴望》、《三国演义》等为观众十分喜爱的连续剧,更是牵挂亿万人的心,然而,许多观众并不知道,有时一部电视剧的诞生,要过多少"钱关",受尽钱的"折磨"。因此,这些年来,电视...  相似文献   

18.
何坊 《销售与管理》2005,(12):78-79
“搜视率”型广告运作到一定的实力后,转而投放“收视率”型广告,两者完美结合,可一举爆破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上半年已过,一份全国36家上星频道的“期中考”成绩单昨天下发。这份成绩单就是全国36家上星频道今年上半年平均收视率与市场份额排行榜,来源于索福瑞29个城市收视率调查,分为18时至24时和全天两种。  相似文献   

20.
曹玲娟  顾春 《华商》2013,(12):82-83
补课 买模式“逼迫”中国电视从作坊式走向工业化流水线 从某种角度而言,买模式无异于“抄近道”。对于收视率的冲动,让各家电视台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