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识作为企业的名片,是企业的一张脸,企业本应像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这张脸,然而现实中企业却经常"变脸"。2010年6月30日,李宁启动了新标识,将其"L"型标识更换为"人"字形,"一切皆有可  相似文献   

2.
李宁换新logo了,品牌口号也换了。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声称,新标识设计思路是为了顺应更年轻的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沿用了多年的李宁经典旧标告别世人,名为“李宁交叉动作”的新logo成为李宁品牌的新标志,而原有口号“一切皆有可能”也被更为国际化的“Make The Change”所取代。不过,一年后看来,该重塑行为并未看到曙光,企业高层也出现了动荡,关于新标“二流”、新广告“立意有问题”的诟病仍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国际广告》2010,(8):130-131
李宁品牌20周年之际,全新标识和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正式发布。与李宁公司一贯的低调不同,这次品牌重塑的动作隆重而热烈,新标识和新口号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作为李宁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更作为一个品牌多年的伙伴,上海李奥贝纳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李宁这个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时刻,也对“90后李宁”有了更深入的感触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黄卓龄 《江苏商论》2011,(10):119-121
2010年6月李宁品牌更换了品牌标识和品牌口号,并上调了商品的价格,希望通过本次品牌重塑,使"90后"年轻一代对李宁品牌的认知度提高,进入"90后"市场。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目前李宁品牌的广告,及其品牌管理、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蒋军 《中国品牌》2011,(5):80-81
90后李宁在整个品牌规划出来以后,在传播上,也在走一条"摇摆"的道路。林志玲代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经意间,志玲姐已经代言中国本土运动品牌老大李宁有段时间了!不知道李宁请来林志玲代言为了什么,但其广告已然充斥着电视屏幕。70后的志玲姐对80后甚至70后也确实"有感觉",但对90后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李宁"90"后变革的原因、内容、结果与影响、经验与建议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论述,期望能为李宁公司的复苏做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前,“90后”陆续进入职场并成为生力军。“90后”出生成长于社会和平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有视野相对开阔、性格自信果敢、充满激情活力等个性特点。对于企业而言,要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强化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盘活用好“90后”人才资源。文章深入分析影响“90后”职场满意度的因素,结合个性特点提出若干盘活用好“90后”人才资源的务实举措,以期指导企业引入实践,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8.
《商界》2010,(4):91-91
仿佛被释放的瓶中精灵,上世纪90年代,不仅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也挣脱了体制的束缚纷纷“下海”。他们依然小心翼翼。幸运的是,他们不仅赶上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民经商热潮,更赶上了90年代中后期,商业思潮改变中国的契机。尽管成功仍不容易,时代前进的步伐已不可抗拒。那个蜕变的时代,属于李宁。  相似文献   

9.
崔浩  ;潘思文 《消费导刊》2014,(12):227-228
近一两年来,“90后”在大一新生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使得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80后”与在素质教育呼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不期而遇,“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给当下活跃在学生管理第一线的“80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因此,解决高校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对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絮 《市场周刊》2004,(16):31-31
2004年4月21日,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终于与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汽车集团将狮子标识贴上了刚刚下线的新款车“东风标致307”上。阔别中国七年之久的“标致”品牌借东风标致307再次闯入中国,欲在中档车市场上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是中外著名企业纷纷“变脸”的一年。联想集团以“Lenovo”为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新标识: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启用新的企业品牌标识——“夏新”;麦当劳更换广告语;可口可乐公司对中文标识进行“变脸”;分拆后的中国电信也启用新的“牛头”标识……对鞋企而言,伴随着激烈竞争的加剧,利润急剧下滑,鞋业品牌同样也面临着“变脸”风暴。2003年11月26日,中国鞋业巨头奥康集团隆重推出新的商标形象——^ OKANG,同时广告语也由“梦想是走出来的”替代了陪伴奥康走过  相似文献   

1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中都包含了同样一个名词——“90后”。与为人熟知的“80后”概念相对,“90后”指的是1990年-1999年期间出生、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生代。  相似文献   

13.
薛梅 《广告大观》2006,(7S):112-112
在电视台播出的广告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识,比如“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等,这些标识的出现通常令消费者对广告有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增强了企业的可信度与美誉度,提高了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成功营销》2008,(10):93-93
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18岁了。 在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消化掉“80后”独生子女带来的冲击时,他们还没有认真意识到“90后”也长大了;而就是“80后”还觉得自己是新生代的时候,他们发现新新生代的“90后”又走来了,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忽然发现有人把他们归为上一代了。“90后”有怎样的特征?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进行的《九零后文化监测零点报告》的说法,“90后”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创建20周年纪念日之前半个月,李宁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频密的电视和公交站牌广告,宣告着“李宁”全新的口号和标识。此次换标行动所引发的关注,不亚于李宁个人在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  相似文献   

16.
纪辛 《国际广告》2010,(9):33-35
在创建20周年纪念日之前半个月,李宁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频密的电视和公交站牌广告,宣告着“李宁”全新的口号和标识。此次换标行动所引发的关注,不亚于李宁个人在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  相似文献   

17.
相比欧美市场,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在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眼中只能排在“新兴市场”的位置。而按照中国与东盟的协议,到2010年1月1日,双方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降为零。“零关税”的诱惑,让很多过去没有从事过外贸的企业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李小 《中国海关》2010,(10):28-29
"让改变发生"—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李宁大张旗鼓地启动了品牌重塑计划,以凌厉之势剑指耐克和阿迪达斯。实际上,许多世界知名品牌都经历过不止一次品牌重塑,而且都将标识和广告语变  相似文献   

19.
杨越  王洪 《中国市场》2004,(1):110-111
2003年,是中外著名企业纷纷“变脸”的一年。联想集团以“Lenovo”为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新标识;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启用新的企业品牌标识一一“夏新”;麦当劳更换广告语。可口可乐公司对中文标识进行“变脸”;分拆后的中国电信也启用新的“牛头”标识……  相似文献   

20.
徐艳 《广告大观》2005,(6):62-64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这句话用来形容品牌的标识也是非常合适的。所谓“相”,就是品牌的形象,品牌的“脸”,是由品牌的“心”(品牌个性、品牌特征)生发出来的。品牌标识虽然是现代经济的产物,但是如果从古挪威时期打在牲畜身上的“烙印”算起,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