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履行高校社会职务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文章针对目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专业设置,打造优势特色专业;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区域创新人才;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制度保障;努力解决地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责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携手合作,探索出"校企合作,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高校多为省属和地方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型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其专业建设应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走特色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际民族聚居区多数经济发展滞后,面对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及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实现抱团发展,破解发展瓶颈以及地方政府横向合作的"中国困境",应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立"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发起和鼓励成立跨区域行业组织、建立规范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行为约束机制、设立区域合作试验区几个方面加强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与协调机制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5.
李萍 《商》2012,(14):132+118
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工学相结合,进行校企合作。本文通过分析了国内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后,从中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合作领域,期望能够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体系,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晓凌  韩娟 《上海商业》2022,(4):184-186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携手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合力构建“四链”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在人才培养提质培优、地方产业增值赋能和校企合作同生共赢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为职业院校孵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通过组建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创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发展。黑龙江职业学院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创新实践了八种合作模式,实现了学院内涵建设水平和企业发展活力双提升。  相似文献   

8.
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系统逻辑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并解读了区域文化概念的内涵.从内源性动力和外源性推力两个方面研究了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问题,提出组建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机制体系来推动二者的互动发展,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助机制和治理机制,四大机制相互联系并彼此制约.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融入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思路的职业人才培养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其次分析了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最后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从办学格局、培养方案、"双师"管理、课程开发这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理工学院化工类专业针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传统校企合作教育的不足,构建"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化工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新模式突出校企合作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兼顾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成长。通过凝炼理念、强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工程实训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强化质量监控体系等措施,有效推进了新型校企业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校企业合作教育,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0)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教育部更加明确了地方本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指明了方向。即由原来的以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向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直接为本地的企业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利用校企合作是地方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最直接的方式。两个专业的发展在原有的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更加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快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最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学生消费带动高校周边地区经济,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需要高等学校的科技支撑。高等教育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建立高校和区域企业的合作机制,高等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地方行政机关、企业和学校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铤铤 《消费导刊》2013,(8):107-107
现在地方政府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促进人才集聚是地方经济工作中的重要议题,青岛蓝色硅谷战略的提出是青岛市主动承接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海洋领军城市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蓝色硅谷核心区人才集聚中心的建设这涉及人才集聚模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玲 《商场现代化》2005,(31):276-277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达到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目的,并且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方政府要转变角色,通过构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泛珠三角"旅游服务环境,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行业的合作,制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金砖国家经济放缓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可控式的自我矫正。金砖国家政府不过分干预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发展质量,"刮骨疗毒"式的增速放缓是解决经济增长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更需要金砖国家强化合作激活长期增长潜力,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经济互动,采取以发展为导向的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以金砖国家峰会带动其他实质性对话机制建设,联合制定加强金砖国家合作的路线图,尽快明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细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防范金砖国家合作效应递减和凝聚力下降风险,强化金砖国家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人才群体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人才基于互补性机制、利益和声誉激励机制、企业/产业发展机制、循环累积的自增强机制实现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文章提出,促进创新人才区域集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合作,育聚人才:提高创新人才利益分享和自我实现预期的激励强度;发展和集聚本地企业或产业,拓展对人才的需求空间;培植社会资本,促进知识流动和人才"地方嵌入".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西部区域旅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本文在对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和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统一规划,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合作的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合作培养旅游人才;联合打造"西部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商》2014,(23):245-246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原则上属于国家之间同级别的经济合作,但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一种源于地缘范畴的跨国境、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因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机遇。我们设想,通过中央和地方两条支线来构建和运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跨国(境)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协商、协调机制。中央方面重点是把关战略规划、经贸原则、投资原则、争端解决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具有主导性和较强的不可变更性;地方方面则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性、操作性、繁琐性事项展开及时的协商和协调,与中央方面时从属关系,具有相对灵活的变更性。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创新,从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到运输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人才,同时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往,国际贸易专业势必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立足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提出陕西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药学专业是技术型专业,学院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加强与医药企业、医院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医校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最终构建"校企合作医教协同"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药学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