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宇 《西藏旅游》2009,(5):104-11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两口,带着非常普通的装备,从北京自驾出发,从甘南入藏,过阿坝草原,看黄河第一湾,进青海,到玉树、囊谦、类乌齐,走317国道到那曲,进入卫藏,一路拉萨、江孜、亚东、定日走下来,从萨嘎上新藏缦去阿里,看神山圣湖、拜谒古格王朝,而后从大北线回拉萨,再走318国道进入康巴藏区,顺着滇藏线下云南……  相似文献   

2.
秦艺菡 《西藏旅游》2010,(9):156-157
藏地的神医,七七四十九天坐台,将藏地充满灵性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幻化为治病的良药。入你的口,或甘甜,或苦涩,每一粒药丸都藏着古老而又神秘的配方,这些配方,只有藏医药师能读懂。  相似文献   

3.
《西藏旅游》2007,(1):38-39
藏餐历史悠久,藏餐文化源远流长.从原来吃生食,经历火烹,石烹、陶烹、铜烹、铁烹各历史阶段,到今天,藏餐烹饪技艺日精,水平日进.新年去西藏,一定不能错过吃藏餐,感受节日藏餐的风趣,消化你一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西藏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重要的地理特征,陆地交通发展相对缓慢,对民航运输需求迫切.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西藏地区航空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西部机场集团三大机场(西安、西宁、银川机场)在打造"入藏"通道的阶段性成果.通过从多个维度比较与中西部其他机场的优势和差距,为下一步中西部各机场如何加强协同,做强入藏通道,做大运输流...  相似文献   

5.
在去西藏的路上,没有泡过温泉就不算真正感受过藏地的脉博。走走停停,在初雪纷飞的冬日里,走进藏乡村落,闻着熟悉的农家炊烟,看遍山的秋色,霜叶红于二月花。藏地的温泉大多陷没在山谷草原之中,  相似文献   

6.
西藏三题     
关于藏包子有次去一个藏族主任家吃藏包子配菜是几盘泡菜、每人一碗耗牛骨头汤在主人的盛情之下夹了一个咬了一口,就再也不敢咬第二口了一股不习惯的腥味引得胃里翻江倒海可出于礼貌又不能吐出来还要对着主人期待的目光微笑……  相似文献   

7.
景区推荐: 吉隆,藏语意为“幸福之乡”、“欢乐之乡”。吉隆有大吉隆和小吉隆之分,大吉隆即吉隆县城,小吉隆是指距县城70KM处的吉隆沟。 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遥远的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途经一“山青水秀、风景明媚”之地,无限赞誉之情顿时油然而生,欣然将此命名为“吉隆”,遂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8.
秦艺菡 《西藏旅游》2011,(9):114-115
淘宝西藏,需要一种顺其自然的缘分。藏地的一木一石一唐卡一法器一佛像都绘满了工匠灵性。于是,入你挑剔的眼。写满智慧的藏品总能博你欢心。  相似文献   

9.
春夜无眠     
新年正月初十,我们去拜访叶星生先生,顺便给他拜个晚年。叶先生是西藏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和著名收藏家,其以西藏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创作和收藏名动华夏、誉满海外。更由于先生穷40年之精力在藏工作、研修、探索、追求藏文化之精髓,于我辈者堪称楷模,令晚生们钦敬崇仰。  相似文献   

10.
最爱是银饰     
《西藏旅游》2013,(4):12-13
西藏手镯一般由藏银、藏铜制成,上面刻有梵语,既古朴又有几分神秘气息。时尚一族钟爱用它们与服饰、色彩相搭配。  相似文献   

11.
豆豆它爸 《西藏旅游》2009,(12):100-111
豆豆它爸.一个最近迷上摩托车旅行的典型藏漂.他的传奇是在大昭寺门口“晒”出了个媳妇儿。他说.在西藏 的好处是“夏天赚了足够的钱.冬天就能去做想做的事”,所以他背起相机、骑上摩托,奔向未知的藏地。  相似文献   

12.
万佳 《西藏旅游》2009,(1):58-63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河源迎接。远远地,松赞干布看到公主走向自己,公主体态丰腴、面容娇好,不由得心生欢喜。而在场的随行官员开始打量着这位大唐公主的衣饰:色彩华丽,宽袍大袖,质地考究,纷纷啧啧赞叹。  相似文献   

13.
玩转雅砻     
《西藏旅游》2013,(2):9-9
去雅砻文化节疯玩吧。 这里是西藏歌舞艺术的博物馆,久河卓舞、扎囊果谐、陇巴郭孜……来自山南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团,在雅砻剧院和体育场表演丰富多彩的歌舞,一定让喜爱歌舞的你大饱眼福。或者,去体育场参加藏民族传统体育大赛,和朋友来一次押加,看谁力气大,抱一抱200公斤的大石头。如果你是戏曲艺术的爱好者,那就坐下来听听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参悟那蓝白面具下的长歌古韵。  相似文献   

14.
正从茶马古道到国道318川藏线,随着技术的创新,由川入藏的交通干线不断升级。如今,即将贯通的雅康高速公路是川藏大交通蓝图中一道耀眼的风景,它不仅是优质工程、生态工程、科技示范工程,更是内地通往藏区的发展之路、致富之路、民族团结之路。仅135公里的雅康高速公路,桥隧比高达82%,建设难度堪比攀登工程上的"珠穆朗玛峰"。为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参建者们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保为第一考量,在挑战"五个极其困难"的过程中,工程纪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旅游》2010,(12):34-47
2011将至,在路上的人们开始萌动.想要为新一年的旅途找一个归属地。高山,雪域、草原、阳光、藏文化……去西藏吧!任灵魂指引身体回归纯净。  相似文献   

16.
谢燕顺 《西藏旅游》2011,(10):118-119
也许您从未到过西藏,却想在北京品尝到最地道的藏餐;又或许您想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找个环境幽静没人打扰的地方发会儿呆。而在北京这样的地方的确存在.去玛吉阿米寻一段梦。去巴扎童嘎打个盹,现在就出发.不是白日梦。  相似文献   

17.
在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突现地表,等待被发现。珞巴与门巴,这两个民族。在静默的大山深处,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童年缩影,冀文正用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让珞瑜文化重回人类历史舞台。墨脱,藏语中意即“鲜花盛开的地方”,存在于被称为“隐秘之地”的珞瑜地区。墨脱是至今全国惟一没有通公路的县,1954年的境况更是可想而知。就是在那一年,12岁的冀文正被派往墨脱县珞巴人的村落卡布村。冀文正1948年参军,1950年入藏,1954年以工作组的身份入驻墨脱,从此,他便与珞瑜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居住在珞喻地区的珞巴和门巴族还处于奴隶  相似文献   

18.
这条走廊     
藏彝走廊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保留最完好、历史积淀最丰富但同时又是疑难问题最多的地区,是完全值得我们用“神秘的文化宝库”这样的词汇去称呼“她”的。  相似文献   

19.
一位喜好探险的朋友拿来一沓遍地红叶,瀑布迭起的照片诱惑我:这是西天山一个叫库尔德宁的地方。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去库尔德宁拍红叶瀑布的想法。库尔德宁是哈萨克语,意思是“藏在  相似文献   

20.
芒康历来为藏东门户,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已然是纯正的藏地风情。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不能错过的一笔;这里,曾是吐蕃时代的古驿站:这里,从来又是野生动物的天然家园。现在,这里是川藏线和滇藏线的分界点,向北走向四川的巴塘县,向东穿过盐井乡去往云南的德钦县。行走芒康,一路捡拾曾经的片段,一路发现新的妙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