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萨闲逛记     
离天最近,注定拉萨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 去西藏之前,常听人说拉萨的好.去过西藏,觉得拉萨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为什么,因为它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2.
西藏的云     
我痴迷于在西藏看云。在拉萨的街市上,我一抬起头,看到它们悬在我的头上,静静地,沉默不语,像千年以前就停在这里。在纳木措,我俯身看水,看到它们和水一起泛着波光。我从拉萨去山南,去日喀则,透过车窗看云,看到它们在山上投下大团大团的阴影,或是从更远的雪山滚滚而来,像河谷中的水一般汹涌流淌。  相似文献   

3.
说到西藏,很多人容易想起喜玛拉雅和拉萨,我也免不了。拉萨在我的生命里有两种情态:一,它是我的第一故乡也就是我的出生地。二,它是在旅游热潮中倍受世人所关注当然也是我想往之地。 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美,没有到过西藏的人都说那里很神秘。究竟是喜玛拉雅山脉的雄峻,还是玛旁雍错的湛  相似文献   

4.
蔡琳 《西藏旅游》2007,(2):46-49
我的藏族小弟 去西藏前就曾听说,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后,拉萨大小宾馆全都爆满.家里人为此还挺担心,说我一个人在拉萨下了火车,黑灯瞎火的,拖着行李满大街找住处可怎么办!我自信满满地回答他们:没关系,我去找我的藏族小弟扎诺!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读者说: 新一期的《西藏旅游》变脸了,更加地“触目惊心”,我喜欢!美编精心设计的“刊头”正好表达了行者游历的艰辛和快乐。 (天津 袁丁) 真好!在我喜欢的杂志上看到了“在路上”的爱情故事。《拉萨夜晚的两种记忆》唤醒了残留在我记忆中的西藏情结,我想我该再到拉萨去看看了。  相似文献   

6.
可曾在梦中遇见彼此熟悉的脸我为美丽的缘求佛了太多年——萨顶顶《我是自由行走的花》关于西藏文字太多,情绪太多,每个想要去的、已经去的、不愿回来的,都有一个住在心里的魂。这首歌,简单的歌词自由清新——天使的羽毛什么时候变成雪花,让它承载的愿望,轻轻降到我的身上。我一路追着雪线,狂奔着,我这无法割断的高原梦!今年三月,我和好友坐上了去拉萨的火车,开始的旅程并不  相似文献   

7.
八月的拉萨     
时至今日,拉萨于我仍然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城市。如同八月的冰雪在阳光下渐渐消融一样,八月的拉萨在我的心里也渐渐风干,固化为一个久远的意象。对内地人来说,拉萨是遥远的——不仅在某地之外,而且在某地之上——她只以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存在。外地人对西藏的了解一般是从拉萨开始的,拉萨是  相似文献   

8.
布达拉宫举世瞩目,让世人叹为观止。镶嵌在世界极地的这颗人间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如果你从历史学和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去寻踪,去研究布达拉宫和它脚下的“雪”居民区在历史上的缘源,文化上的联系,那么你会更加了解古城拉萨的过去,也更加热爱今天的拉萨。  相似文献   

9.
我要坐青藏列车到拉萨,沿线每个站点都去看看,然后从拉萨坐汽车到卡若拉冰川。旅行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上路就越轻松。在出发前.让我们掌握青藏列车7大关键词,无忧无虑地挺进西藏。  相似文献   

10.
你拍,我拍     
去年朱斌到办公室找我.说是要去拉萨长住,让我帮忙物色一款相机。我记得当时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认为他顶多是在那三千多米的空气稀薄地带拍几张纪念照回来给老婆孩子瞎吹。后来我去拉萨,他来机场接我,刚一上车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沓照片,果然验证了我最初的想法。看他满脸兴奋,我实在不忍打击一个正在升温的摄影发烧友。  相似文献   

11.
嫁给藏族人     
这是一个小秘密:嫁给一个藏族人。 内蒙古的小伙子,到拉萨后找了一个藏族姑娘,他说,哈,我成了藏族人民的女婿。生活在城里的姑娘们,内心渴望着什么?女人们渴望被一种不知道的力量拥有,城市里再物质的女人在某一瞬间被属于土地的和生殖的浑厚的原始力量征服,逃离城市吧,我们暂时会对自己说。有人说了就会去做,有人说了不去做。不做的人会向往西藏,会做的人可能会来到西藏,来到西藏的人或许会留在西藏,来到或者是没有来到西藏的女人们会不会想到嫁给一个  相似文献   

12.
拉萨在哪里?     
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没去过的人可能知道,去过的人也说不清楚。 我去过拉萨。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防寒、抗晒,学习如何应对高山反应,查阅关于拉萨、关于藏区的资料。而在拉萨的几天里,这些都没有派上用场。从习见的生活场景转换到陌生的环境,我所有程序化的思维和条件反射似的情绪表现通通失效。一切都恍恍惚惚,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有点像多年前的旧梦。  相似文献   

13.
我到拉萨应该是在三年前了吧. 那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和期待中的一样,却超乎了想象. 坐在飞机上,我一直看着下面在云层中时掩时现的山峦雪峰,一座高于一座,连绵千山万壑,如此辽阔,让我的心境仿佛也高远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拉萨浮世绘     
从一座繁华的内地城市到拉萨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飞机的速度令我们惶恐不安,我们担心这种轻意的进入是对一座伟大城市的不敬。相信每个人看拉萨有自己的眼光,诗意的现实的或是模糊不清的,我们选择几种直接的方式来呈现拉萨,它们只是一些侧面或缩影,让我们在更近的距离内看到拉萨的内部。 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旅游者,他在八角街会看到什么? 商业繁华背后古朴的文化存留是我们刻意的捕捉,至于女人、状态、飘这些看起来与拉萨莫不相关的词汇则是我们无意中的发现,它们丰富了拉萨的概念,也令更多的旅游者从中体会到了发现之美。 我们只用最简单的方式和途径呈现了一个旅游者眼中的拉萨,我们动用了让你感觉亲切的语言和意象,我们看到的拉萨有想象中的爱情、浪漫、诗意和恍惚,更有现实中热闹、质朴和挡不住的商业气息。 这便是拉萨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5.
触摸拉萨     
飞向拉萨,飞向西藏。 对西藏的向往,在临行前的日子里已令我处于前所未有的兴奋。我找来许多关于西藏的文字、图片、音像制品反复阅读,甚至还专门拜访了一位藏学专家,好让自已的心在起程之前更多更深地沉浸于那萦绕已久的西藏情结中。  相似文献   

16.
俗人到西藏去是要有缘份的,那是海拔平均在四千米左右的地区,要冒生命危险。而到了西藏,要看到一年一次的晒佛更要有缘份。即使到了西藏,也遇到了晒佛,也未必就与佛有缘。晒佛的日子不会在报纸登广告,这事已经搞了千百年,当地的人都知道。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就不会知道。和我同去的一个电视小组,整天在拉萨采访,却没有人告诉他们晒佛的事,在西藏人看来,这是一件太阳到一定时刻必要升起  相似文献   

17.
王放 《西藏旅游》2010,(9):52-57
如果你看过哈利波特,如果童年你的心里就藏着一个爱丽丝王国,那么也许你就可以想象我在西藏荒野看到的神奇世界。即使这样,我在墨脱还是意想不到地遇到了各种青蛙,它们竟然也成了我西藏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12,(8):4-4
有些东西睁开眼才能看到,有些东西闭上眼才能触碰。每次去西藏都是脚步匆匆,一直都很想去西藏做一次没有目的的心灵之旅,却一直由于现实的牵绊迟迟未能前行。或许所谓现实的牵绊也是我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对于这样一个圣洁、广袤的地方,一直心怀敬畏,不敢轻易打扰。  相似文献   

19.
小渔 《西藏旅游》2010,(6):148-149
我们如约参加了这场充满了西方情调的鸡尾酒会。这让我从心底感到拉萨原来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个原始、封闭、神秘的城市,它吸纳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又保有独特的民族气质,那样的碰撞产生出一种别样的美,这都是拉萨饭店所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同一个西藏     
石强  小风 《西藏旅游》2021,(4):24-29
天路七年间,我踏足了十次西藏,每次都是一样的西藏,每次都是不一样的西藏。还记得2014年的夏天,我从郑州仓皇坐上Z265次列车,从华北平原翻越黄土資坡,越过祁连山脉,趟过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驰骋到了拉萨。被拉萨的纯净所震撼,也对浅尝辄止的318国道不断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