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利 《西藏旅游》2013,(3):52-55
“每次去西藏就如同回家” 谭维维的博客里,这样写道:“我是一只来自西藏的獒……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藏族,回到西藏的激动不亚于任何西藏人……真心希望大家有时间能来这人间净土感受一下,这里拥有的是虔诚、神秘、热情、淳朴。”獒果敢而坚毅,正合了谭维维俊美外表下的直率个性和唱功上的大将风范。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做大,就是要上规模;做强,就是要出绩效;做精,就是要重品质。  相似文献   

3.
淘,意为挑选,千里挑一,水中淘金;“主题西藏”,一间小店;说白了,就是在“主题西藏”买东西。  相似文献   

4.
《西藏旅游》2012,(5):10-11
有人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地方是一种无文字的文化,无课本的教育,是一种无声无息的影响。一旦渗透进你的生命和血液,将顽强地影响你的意识,直至生命的结束。”西藏,应该就是“那么一些地方”中的一个吧!  相似文献   

5.
罗勇 《西藏旅游》2011,(7):154-155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长期以来。西藏旅游景点缭游客以单一、雷同的印象。位于拉萨东郊贯布塘路(雅鲁藏布大酒店隔壁)拉云拉朵的问世,将打破这一传统格局,带给游客以新的视角、感观体验。西藏石又称天石或圣石,是产自雪域高原海拔500。米韵水冲石,是藏民心中的神灵。拉云拉朵(藏文音译为神石的天堂),顾明思义.拉云拉朵就是世界上最具有神秘色彩的石头一西藏石扮博物馆。“世界上唯一用石头解读藏传文化的艺术富殿。”馆长裴海龙介绍。还没进人博物馆,我们就被“拉云拉朵”的气派暇引,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眼中西藏是荒芜、粗犷的,但是当我却到西藏,我觉得西藏温柔无比。那里的山川呈现出一种妩媚,那里的刺蔓草遍地开放。纳木错早上那冰蓝的山色,就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典型的色彩风格。”  相似文献   

7.
——“走过川藏公路,世界上所有的公路都不在话下。” 这就是我在九次自驾车进藏拍摄,并走遍西藏所有国道之后,对川藏线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8.
和大多数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一样,我习惯了随遇而安地生活,认为那就是人们所谓的“闲适”。 到杂志社后,因为工作关系去了几次西藏并因此结交了一大帮热爱生命、爱好旅游的朋友。我才明白,原来真正的“闲适”是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释放自己。 “空旷中渗透着华丽”这是拉萨给我最直接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罗勇 《西藏旅游》2014,(6):10-11
5月14日,“世界屋脊神奇西藏”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旅游巡回促销在北京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万明出席推介会。在京148家旅行商、37家媒体,约200人应邀参会。北京首旅集团与自治区旅游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当晚,央视《新闻联播》刊发“‘世界屋脊神奇西藏’在京举行推介”新闻,西藏旅游再次备受全国媒体关注,成为国内外亿万旅游者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左拉 《西藏旅游》2004,(4):58-59
看陈张平拍西藏,让人觉得很痛快。可能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本性使然,他没有太多的奇技淫巧,也不需要大画幅相机所体现的颗粒和锐度。在更多的时候,他把注意力放在对人内心的挖掘,以及对周围环境和时机的把握、利用上。在他的照片里,大场景可以凸现出细枝末节,小画幅却能彰显大意境。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一粒沙里看世界”吧!  相似文献   

11.
美朵  雁海图 《西藏旅游》2014,(4):126-126
上班、工作、生活、旅行,按照这样的排序,旅行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于是,我拿起相机和笔,记录下每一次出行。西藏,就这样在不期而遇中给了我此生难以磨灭的记忆。在《给我一壶甜茶》中我这样写道:“这就是西藏吧,不是人们引吭高歌的西藏,是高原下默默地生存,是雪山下虔诚的信仰,是普通的藏族同胞们自己的生活。”是的,西藏的美,就在那熙来攘往的表象中不被任何外界所惊扰的奇异的美,在于坚韧和生存。  相似文献   

12.
黄懿 《西藏旅游》2020,(2):38-43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支独特支流,它源于雪域高原,滋荞着一方水土,它神奇美丽又豪迈奔放,干百年来一直不断延续着直到今天,这就是西藏文明。藏传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的地方,比如西藏的绘画、雕塑、歌舞、服饰等,在这些众多值得研究的领域里有一顶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它是_种小型金属件,西藏称它为“托甲”。“托甲”按照民间传统的理解应该是一种自然的非人为的具有一定形态的金属件,这种金属件往往造型古朴简约带着一种神秘感。目前,藏传文化正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托甲”造型多样,内涵丰富,小巧玲珑,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相似文献   

13.
经过本刊对搜狐网提供的“西藏十个关键词”的编辑整理,我们在此基础上推选出西藏的十个代表符号。现在就让我们从这简单的汉字符号进入,透过这些名词后面的那些人与事,去重新发现—个后现代社会中“能指”与“所指”统一的西藏符号。因为.面对西藏、“有历史的通道,我们就不会飘浮;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你站在那里了!”  相似文献   

14.
牟子 《西藏旅游》2006,(6):76-80
也许世界上没有比西藏更神秘的地方,也许世界上没有比西藏更诱人的地方;她的神秘在于旷古洪荒留下的那片土地对于灵魂的震憾,她的诱惑在于举世无双的淳厚民风和与之同在的亘古不变的信念。也许西藏正在改变一个艺术家的人生。——这是我走进敬庭尧画室后的瞬间感受。挂在画室中央的2幅大型画稿早已涂上了第一层滃滃郁郁的淡墨,敬庭尧先生告诉我,这是他正在创作中的三幅组画:“布达拉宫”、“古格”、“珠穆朗玛”。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旅游》2020,(1):10-11
为促进西藏旅游业全域全时优质发展,深度打造“地球第三极”品牌,有效激活西藏冬季旅游市场,2019年11月下旬,“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旅游推介活动连续在河北廊坊和四川成都成功举行,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据了解,西藏自治区于2018年推出了西藏旅游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优惠政策措施暨“冬游西藏”市场促进活动。经过前两轮“冬游西藏”市场促进优惠政策的开展及推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到游客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6.
新视界     
《西藏旅游》2011,(2):96-97
“圣地婚礼之约”点燃冬游西藏热情 1月24日,参加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2010年圣地婚礼之约”活动的10对伉俪抵达林芝。这是自治区发展冬游西藏又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西藏旅游》2009,(7):42-49
在西藏的养生功法中,藏密气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我们在这里介绍的阿赖耶识养生术,就是一种经过藏密高僧“改良”后传授给西藏一些古老世家的养生功法,这些世家或者是藏密高僧的供养者,或者是高僧的母家。  相似文献   

18.
双面墨脱     
《西藏旅游》2013,(9):68-71
壮美西藏,林芝是个例外,墨脱更是例外的例外,它以“西藏江南”的美誉冠在头上,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墨脱既拥有波密的俊俏,又有布达切波的气势磅礴。一面如江南女子般温婉,一面如康巴汉子般雄壮。我们见到的这座山峰,山南草木枯黄,山北葱葱茏茏,“半边绿”的现象那么的分明。  相似文献   

19.
六月的拉萨,阳光明媚,风柔雨细,万物争春,西藏又进入令人迷醉的季节,西藏旅游旺季也回到又一个新的起点。同时,在这新世纪第一个绿树成荫的季节里,也迎来了第一个“西藏旅游日”。 为欢庆这一极具深远意义的节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于6月9日在布达拉宫广场主持进行了首届“西藏旅游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出征仪式,自治区领导丹增、江措、洛桑丹增、洛桑顿珠、金书波、阿旺、陈星顺、孙永平、甲热洛丹等出席了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在去西藏的自驾旅途中总有些女人的身影,她们“野牛”族的天性丝毫不亚于男人。但是女人去西藏.也有更为钟情的原因,就是那些地处高远的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