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中日两国在原先东亚地区的雁行模式中产业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着极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两国产业结构的差距有所缩小。因此,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度指数比较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日后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9.
动物实验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扩招,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增大,通过开设综合实验、引入模拟实验、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来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约实验资源,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扩招,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增大,通过开设综合实验、引入模拟实验、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来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约实验资源,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1.
12.
科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合作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伴随经济发展,东北地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扩大了东北亚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构建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同时,以国际科技合作为契机,发挥各个地方特点,推动了本地区经济发展。随着长吉图地区周边国家政治局势的变化,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长吉图地区如何跟随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发展趋势和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动向,并结合长吉图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同周边国家开展科技合作,适当选择和调整同周边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模式,为实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国东北经济区、东北亚区域三区互动的开发开放新格局奠定基础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长吉图地区国际科技合作国内外政策,就如何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日劳务合作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依据"推拉理论",大力开展互补型的中日劳务合作 由19世纪地理学家拉文斯坦首创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推力包括人口增长,低生活水准,缺乏经济机会等.拉力则包括劳动力的需求,在新居住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以及优惠的劳动力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产业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地位的提升,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成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重要探索,也逐渐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新引擎.2012年5月5日,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在黄浦江畔共同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海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三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T-G模型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产业状况进行比较、评价,客观认识两者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两国文化产业进一步的的合作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高潮吕乃澄,刘东1992年中日两国实现高层互访后,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合作发展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日经济的互补性,正在为日本经济界人士所认识;中国正在成为日本企业的越来越重要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他们提出,“要保持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2008年是世界经济形势充满变数的年份,中国对日本经济依赖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对日经贸往来仍在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日两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层面的高度依存.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回暖,中日经贸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17.
陈天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7):38-39
课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直接载体;课程也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采取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此解决由高职课程建设中产生的诸多难题不失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中日两国作为地区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在环境气候领域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今后,中日双方应继续加强在环境气候领域的合作,使其成为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纽带. 相似文献
20.
虽然在2008年日本已经停止对华ODA,但近三十年以来的对华援助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成为两国政治外交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华ODA是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一种模式,通过日本对华ODA历史阶段的考察,分析日本对华ODA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变化之后,对今后的中日两国经济合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