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市场》2010,(8):94-95
201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完成238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19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119.3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并购案例数增长59.7%,并购金额增长25.1%。其中,国内并购案例有194起,涉及金额48.10亿美元;海外并购有30起,涉及金额66.77亿美元;外资并购14起,  相似文献   

2.
畅言 《资本市场》2008,(11):98-99
<正>清科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第三季度,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个产业并购事件总数为30起,有17起并购事件披露了金额,披露的并购总额达52.26亿美元。此外,三季度发生了20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披露金额的14起事件总额达91.02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07,(11):64-64
<正>清科集团最新推出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指出:在研究范围内,2007年第三季度,TMT、生技/健康和能源三个产业并购事件总数为28起,有18起并购事件披露了金额,披露的并购总额达5.34亿美元。此外,本季度发生了18起跨国并购事件,披露金额的9起事件总额达16.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曹松威  叶小莉 《时代经贸》2010,(12):133-134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特别是能源业和矿产业在2009年就完成了14起海外并购,总交易金额为156.63亿美元,其中单笔交易最高甚至达到72.4亿美元。海外并购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历次海外并购浪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危机背景下海外并购浪潮的特点,进而为企业提供参考和避险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特别是能源业和矿产业在2009年就完成了14起海外并购,总交易金额为156.63亿美元,其中单笔交易最高甚至达到72.4亿美元.海外并购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总结历次海外并购浪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危机背景下海外并购浪潮的特点,进而为企业提供参考和避险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中企海外并购目标渐移2006年至今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交易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最高值139起,较2006年22起上升5.32倍;交易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交易规模达到1783.2亿元,较2006年421.2亿元上升3.23信(见图1)。从整个中国并购交易市场来看,出境并购在中国并购市场中数  相似文献   

7.
<正>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双重利好环境下,中国并购市场持续爆发性增长,并购案例数量和交易金额双双刷新纪录,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完成469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416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277.79亿  相似文献   

8.
修晓艳 《经济视角》2008,(11):58-59
从2006年建设银行并购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起始,中资金融机构开始了积极进行海外金融机构并购,并在2007达到了最高峰,合计并购金额为217.46亿美元,占比82.23%,并购次数为8次,占比72.7%。2008年9月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样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持有总价值约90亿英镑的英国蓝筹公司股票,其中包括汇丰银行控股公司、特斯科超市(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利华公司等。  相似文献   

9.
邢天才  贺铟璇 《生产力研究》2011,(5):103-104,160
文章以2004—2007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319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会计研究法和分组频数检验的方法,考察了收购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并购活动并不能为收购公司带来长期绩效的提高;对于现金支付方式而言,非现金支付的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更好;同属管辖的并购中,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更好;并购相对规模较小的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吴建梅 《时代经贸》2010,(20):110-110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已经发展了15个年头,共有557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过转移。从全球来看,并购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但是我国的投资银行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发行承销,2008年,券商发行收入达88.8亿元,并购业务收入仅为15亿元左右。企业并购融资难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并购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投行在并购融资中所起的作用也应得到进一步发挥,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和发展策略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购并潮     
《资本市场》2000,(2):34-41
<正> 新千年已经向我们走来,中国的证券市场也进入了第10个年头,也许时间并不是代表成熟的标志,但在10年的摸爬滚打中,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健康,其中孕育的机会也越来越众多。变革无处不在,上市公司并购也正在迎来静悄悄的革命。如果说1998年的变革突出表现在量,那么1999年则显示出由量变到质变的特征,这种质变可能引发并购的革命。国有资产洗牌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从1993年开始到今天不过短短6年时间,在经历了前三年的星星之火后,后三年渐有燎原之势。虽然从并购数量来看,1999年的增长与前两年比已明显减速,但交易金额却急剧放大达到近200亿元的水平,约占总市值的1%。可这并不表示买方实力激增,而是源于政府主导的无偿划拨的增长。1999年84起并购中,无偿划拨有50起,占总数的60%。这反映出政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雯  窦义粟  刘磊 《经济论坛》2007,(17):62-64
一、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2000年至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出了很多特点:单个并购规模小,并购金额达到10亿美元的并购较少;并购主体以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和高科技私营企业为主;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除资源型并购案例外,其他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指向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横向并购为主,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体现了并购战略上的一致性,即都是以横向并购为主,如TCL先后并购了德国的施奈德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公司;91.70%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分布较集中.  相似文献   

13.
张耀 《经济时刊》2003,(12):34-3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最近20年全球并购金额以年平均42%的速度迅猛上升,2000年跨国并购规模创纪录地达到11000亿美元。2001年虽然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并购活动的总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的并购活动正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14.
动向     
《商周刊》2012,(11):12-12
万达收购AMC万达离它预设的转型之路又近了一步。5月21日,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正式签署并购协议,并购金额为26亿美元。同时,在并购以后,万达还将对AMC投入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因此,万达总共将为此次交易付出31亿美元。美国AMC影院公司为世界排名第二的院线集团,2011年收入约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规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2000-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358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主并方公司在信息披露日前后15个交易目的累积超额收益,对比大小主并公司和大小并购事件的并购价值创造,发现在我国的并购市场中,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大规模的主并公司在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中更能创造价值,而小规模主并企业在小规模的并购事件中呈现出稳定的并购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基本情况对于跨国并购交易而言,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和带来的机遇是并存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2008年出现明显的下滑,2009-2012年不论是从金额还是交易数量上看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对比2012和2013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13年并购案例数与2012年相比下降11.6%,金额同比却上升29.1%,表明当年海外并购平均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7.
郑黎  张松 《经贸实践》2008,(3):60-60
近日,雅戈尔完成了与美国KELLWOOD公司关于香港新马集团资产清单的交割手续。据悉,本次并购交易金额1.2亿美元,为迄今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2012,(9):104-105
<正>近日,中海油宣布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若最终完成,该笔交易将成为中国最大金额的海外收购案,也必将在央企海外并购的业绩中写下浓重一笔。自上世纪末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十余年间央企在中国海外并购市场上一直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尤其是实力强劲的"三桶油"和矿产企业,频频在海外并购市场上出手,刮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中国风。除央企和"准国家队"国资企业(除央企之外的国有全资、控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10,(2):108-109
<正>2009年,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双重因素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3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  相似文献   

20.
敌意并购能否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何种类型的公司易于成为敌意并购的目标?本文从财务绩效角度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