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喆 《发展》2012,(5):111-111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网络媒体以其迅速、便捷的传递方式传播新闻事件,使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压力骤增,同时,使广播电视报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挑战。广播电视报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提升和发展,已经成为广电人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晚报、晨报、都市报等各类报纸的迅速崛起,卫星电视的出现,有线电视的普及,音像市场的冲击等,使许多广播电视报不同程度地出现滑坡,甚至面临亏损。日渐陷入困境的广播电视报,在媒体激烈竞争中不仅要求生存,更要寻求发展的好途径。即在改版上创新;加强深度报道;使新闻生动鲜活;与读者上下互动上下功夫,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爽 《理论观察》2009,(4):159-160
在媒体多元化成为趋势形势下,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一直受到来自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这种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已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生存。面对此种,各报业纷纷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于是,强调复合新闻、战略报道,站在问题终端和全局层面对新闻进行深度经营,完成新闻信息深开掘和本质再揭示,推出权威报道,以期使平面的报纸产生立体化的传播效果,成为大家纷纷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董琪 《理论观察》2011,(4):78-79
批评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的党的喉舌性质的反映,运用批评报道展开批评是我们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不是背离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而是“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必要补充,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开展好批评报道,更好地发挥批评报道的作用呢?本文试就批评报道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重要的方法论开展好批评报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慧 《魅力中国》2011,(7):258-258
画面是构成电视新闻诸元素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广播、报纸新闻相比,非常直观生动的可视画面,也就是电视的视觉语言,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基本特征。是电视新闻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同时也是它区别于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工具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栗阳 《魅力中国》2013,(8):53-53
随着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变得多样化,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相互竞争。挤压了报纸的生存空间,给传统媒体的采编与发行带来挑战。但是,网络的发展虽然给地区报纸行业带来了挑战,也给地区报纸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进行改革与创新是传统媒体急需探讨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手机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发挥手机媒介功能的重要方式,手机报近年来发展迅猛,纷纷加强内容制作.本文从新闻的广度、新闻的深度、增强互动、增加服务性信息四个方面,浅析如何提升手机报内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王凯峰 《理论观察》2009,(2):166-167
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广播传播手段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和手法。它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视新闻人物的心路历程,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本质、价值及规律,是一种高层次的报道形式。新闻深度报道能扩大媒体的声誉和影响,彰显独家报道优势。做好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刘继平 《理论观察》2008,(2):170-17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笔者认为,短也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并不排斥某些重要事件的报道、深度报道需要有较长的篇幅,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和报纸一样,应以短新闻为主,让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 1947年6月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提出:“一条新闻每条在200字左右,专稿在1000字左右。”理由是:短,才能使新闻条数多;短,才能使报道的覆盖面宽广;短,才能使人易记易理解;短,才能使新闻节目多样化。决定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杨晋昭  萧依凝 《黑河学刊》2013,(4):58-59,64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份最早进入家庭、最早市场化的报纸,在发行和广告收入上曾经是报界一朵绚丽奇葩。但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晚报、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多数地方广播电视报在发行、广告收入上严重滑坡,有的甚至退出媒介竞争而被其他报纸吞并。面对着这样的竞争和冲击,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扎根地方、服务百姓的路径成为城市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地方广播电视报是行业专业报纸,要在各种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扬长避短,走本土加特色之路。在版面设置上应有适合的定位,栏目设置要有“本土”特色。同时,要策划创新报道,改革经营机制,提高发行量。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报纸,无论是以新闻为主体的政治经济类报纸,或是各种专业或行业的报纸,它们的社会作用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宣传鼓动的舆论工具作用;二是交流信息,传播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文化、技术等知识的传播工具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衡量一张报纸是否办得好和受到群众的欢迎,至关重要的是看它的信息载量的大小。对当前信息革命时代的报纸来说,更是如此.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战线的一张专业报,虽然它不同于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党报或机关报,但增加信息量,也应是它不断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全国有各种广播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王丹  辛晓光 《理论观察》2006,(3):191-191
新闻是大众传媒的灵魂和旗帜,而在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最常见的、与受众关系密切的是会议新闻。如何提高会议报道质量,是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荧屏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的电视新闻在提高会议报道质量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在报道深度和质量上有一定改进。但总体来说,  相似文献   

14.
刘莉丽 《理论观察》2009,(4):173-173
记者,作为宣传报道的主体,他在新闻媒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网络,对于每一篇新闻的报道都是在记者的观察、了解、记录和感知下而适时撰写、播发的,同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播发的途径而选择不同的写作手法。所以说,在新闻媒体,记者这一“角色”好比冲在前线的士兵,其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5.
孙玉千 《发展》2014,(11):92-92
正如何才能把时政类电视新闻做深做实,有效地提升传播力度和效果呢?根据庆阳广播电视台今年时政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做法,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一、深度解读法规政策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地方电视媒体时政新闻的首要任务。提高报道水平,让党和政府的精神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地被观众了解和理解,深度解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冉祥隆 《魅力中国》2013,(11):328-328
前“融媒体”时代,平面、广播、电视等媒体类型都分别以单一介质面貌出现,广播以声音传播为主.报纸以文字为主,电视则以音画为主要媒介。“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彻底颠覆了介质割裂的历史,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可以同时运用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元素,生产出形式多样的新闻产品。本文试图从中山广播电视台FM96.7和FM888的音视频结构性恃型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传统广播如何跨越单一平台,实现跨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玲玉  张鹏 《魅力中国》2014,(27):268-268
在这个电视节目娱乐至上的21世纪,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模式成为各媒介组织不可规避的话题,中国电视调查式深度报道栏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中呈现的新闻框架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在这样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维持电视调查是报道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57-15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着业内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来自报纸、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现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大量地占据着受众,电视新闻要重夺市场必须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解说、同期声等新闻细节,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电视新闻要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效果,尤其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刘俊  熊静 《科学决策》2014,(2):66-77
论文通过比较学的视角,分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报刊和互联网三种主要新闻传媒形式的不同特点,尤其是本土化、深度性、互动性、亲和力、低成本等优势,引出广播新闻报道中应注意加强的兼容性、灵活性等方面,提出要采用目标管理原则进行节目创新,树立"现场第一"意识的观点,并进而阐述广播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媒介新闻的自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闻包括报纸报道,广播报道和电视报道。将汉语中出现的新词新语译成英语作为报道语言,除了要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外,还必须讲究正确与明晰,简洁与生动。该文借助语义学的有关理论,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汉语新词新语译成新闻英语的方法作一些探索,以期读者能从中受到一点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