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宝钢应对外国贸易救济措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动因后,主要评析了宝钢规避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和绩效,认为宝钢应对贸易救济措施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的席卷,加剧了国际贸易之间的贸易摩擦。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手段被许多成员国视为救命稻草,动辄实施贸易救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遭到了滥用,沦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为了遏制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WTO各成员国纷纷呼吁要实施公共利益原则,一些国家已经将公共利益原则纳入了法律体系。但是,目前各国对于如何界定贸易救济措施中的公共利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工业很难形成产业内贸易,进口会迅速增加,贸易所得向国外倾斜.只有国内汽车厂商的兼并重组,才能真正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逐步发展汽车工业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虽然世贸组织极力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机制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世贸组织并不排斥一定程度和形式的贸易保护,尤其是当大量进口对进口国产生消极影响时,允许进口国采取一定的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进口。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频繁对我国的出口实施限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大贸易救济措施的比较分析,为我国企业的应对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多边贸易体制背景下,以建立自由区为基本内容的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极大地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流动和贸易发展,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贸易救济措施也同样受到成员的重视,本文从贸易救济措施角度,阐述应当积极参与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过程,但应积极主动掌握贸易措施应对可能存在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年—2010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WTO的贸易统计数据,测算了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发现:虽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产业内贸易发展缓慢且总体水平较低,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纺织服装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高低不一,具体分为四种情况:纺织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纺织原料产品竞争力弱,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服装类产品比较优势稳定且显著,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纺织机械产品处于比较弱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据此提出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贸易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行为措施加剧,各种形式的贸易救济行为措施使我国企业防不胜防,我国已经成为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损害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国内出口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国政府、行业组织和各个企业应该同心协力、认真磋商,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对相关行为作出调整,规范出口秩序,尽快清除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切实维护我国企业正当、合法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入世以来,我国在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都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口救济和出口救济也面临着前所末有的挑战,发达国家成功利用贸易救济制度,维护了本国产业的利益。由于我国在贸易救济方面起步较晚,故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尤其是出口救济制度缺失。因此,必须通过贸易救济制度的完善来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工具,贸易调整援助具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本国工人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对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稳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暴发背景下,可进一步挖掘贸易调整援助的潜在制度价值,探索具体援助措施并论证其合规性,充分发挥其价值。就制度的基本理念而言,贸易调整援助侧重于通过对因市场失灵而受损的企业生产者及失业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发挥政府在贸易利益再分配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帮助受损产业和企业的工人重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