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全路调度和编组站工作取得突出成效:运输经营取得新进展;调度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编组站水平工作不断提升。围绕运输安全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结合当前铁路建设发展对调度和编组站工作的新要求,分析了调度和编组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重点部署了2010年调度和编组站工作的重点任务:以"挖潜提效、增收节支"为主攻方向,确保实现2010年运输生产的经营目标;强化调度安全基础建设,开创调度指挥新局面;从"抓畅通、强内实、高品质"着手,实现编组站工作新发展;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确保实现车务安全基本稳定、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运输效率和效益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到发线运用计划是编组站阶段计划核心工作之一,以适度降低现阶段人工编制计划工作量为切入点,将影响到发线运用计划分配优先级条件与干扰条件融入到发线占用资源分配优化模型中,设计股道分配规则,兼顾股道占用唯一性、均衡性等约束,以股道调整次数最少为目标,基于萤火虫算法,辅以计算机技术将其嵌入到现有的编组站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及测试。通过选取国内某编组站一班次实际作业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其作业效率比常规未考虑股道优先级和股道干扰条件的自动编制方案作业效率提高近2倍,比人工编制方法效率提高近4倍,大大减少人工调整的次数,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编组站运输生产效率,推动铁路调度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编组站是铁路货运体系运输组织的关键环节,武汉北编组站是在铁路快速发展、运输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提高机车车辆周转效率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一次整体建成的亚洲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编组站.它在总体规划构架、各项设备选型及预留发展、站区环境美化及综合管理生产自动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及技术创新,代表了现代化编组站研究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铁路车流信息管理系统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车流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有效贯通,实现数据资源的高度融合与共享,优化编组站作业方式。为了推动运输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使各专业作业协同联动,分析铁路车流信息管理系统应实现的目标,提出系统的总体架构,从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方面分别阐述铁路车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解决目前铁路车流组织作业环节中存在的信息采集、态势预测、计划决策问题,提高车流调度指挥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改善铁路车流组织效率,持续提高运输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论述齐齐哈尔车务段积极发挥新体制优势,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开辟挖潜提效新途径。在提高大站运输作业效率;形成粮食运输规模效应;提高车务段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专用铁路、地方铁路的运输效率等方面作出了成绩。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呈现出新的形势,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枢纽编组站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加速车辆周转,缩短车辆在站停留时间,为全局运输创造良好条件.以丰台西站创建综合指挥中心构想为切入点,对新技术条件下编组站运输指挥方式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重载列车开行形式和重载运输发展途径方面,分析重载运输对编组站作业及设备的影响,指出采用合理的车流组织模式是解决重载运输对编组站作业系统影响的较佳对策,并从驼峰调速系统改造、改进驼峰设计和编组站场型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应重载运输发展的编组站站场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丰镇编组站为全路12个主要路网性编组站之一,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站,2018年以来货物列车日益增长的中转需求与新丰镇编组站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运输组织亟需优化。基于新丰镇编组站运输组织现状,分析制约车站运输能力提升的客货列车混跑、点线能力不协调、驼峰设备缺陷等主要因素,进而从线上扩能、点上扩能、管理扩能等方面提出运输组织优化对策,有效地缓解了新丰镇编组站运输能力紧张问题,畅通了主要运输干线。  相似文献   

9.
驼峰解体作业过程是车列在编组站作业的重要环节,对车列在编组站停留时间影响较大。为提升铁路服务水平,提高车列在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满足托运人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基于排队论理论构建解体系统"有中断服务的M/En/1"排队论模型,并采用有色Petri网的排队系统仿真模型对车列在驼峰解体过程中的作业指标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排队论得到的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最小值的差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车列在解体系统内平均停留时间为56.9min,该结果与实际作业情况基本符合,验证了编组站有中断服务的驼峰解体作业过程模型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提高车列在编组站作业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高效、经济地完成列车解编,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优化编组站配流。通过引入"惩罚系数"衡量到、发列车接续的代价,将配流问题转化为运筹学的运输问题,考虑编组站实际作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车流接续总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配流计划,验证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和优化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