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去年是国家精准扶贫的启动之年,从全国层面看,通过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制定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62万人。作为全国惟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采取"靶向疗法"精准划定扶贫对象。西藏山南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云丹介绍说,"山南地区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重要抓手,要求识别扶贫对象的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2.
正脱贫成效如何,群众是最终评判者。如何提升精准扶贫的群众认可度?一是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精准扶贫工作应聚焦建档立卡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二是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各地应加强扶贫工作经验总结,对具有良好扶贫成效的首创经验要深入挖掘、充分肯定,并大力宣传。三是做好精准识别和清退。对于符合脱贫标准的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3.
正6月13日,省农牧厅主要负责同志再次深入到乐都区联点贫困村,调研指导、督导检查精准扶贫工作,慰问部分贫困户,并强调指出,要突出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细管理和精诚服务,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好,把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好,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1以精准识别为先导,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在深入了解全村贫困现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程序和公示制度,按照"八个一批"的要求,分  相似文献   

4.
<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更要讲究"精准"二字,精准锁定人群尤为重要。贫困人口要脱贫,扶智和扶志都是必需的。扶贫一定不能仅仅依靠物质手段,还必须"两条腿走路",特别要重视精神扶贫。但是"志"和"智"并不是凭空就能扶起来的,而是有规律可循。我国多年来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上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事实证明,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相似文献   

5.
精准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有效的精准脱贫,多维贫困视角下的精准脱贫主要包括政策维度、发展维度和主观维度。研究发现:贫困农户脱贫的未来发展能力较低;贫困农户对于脱贫的认同度较低;五保贫困户相对于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而言更易发生"错退"现象。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在保证有效脱贫的前提下,更要保证长期脱贫,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贫困退出机制、融入社会力量关注扶贫问题等措施实现农户真正"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创新。一、资源供给奠定脱贫基础,实行扶贫新领导机制和资源筹措的新机制。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中央在此基础上,实行"第一书记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性。二、建档立卡帮助精准扶贫,直接瞄准贫困群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机制。三、分类确保扶贫效果的精准施策。政府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之上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中国扶贫历程来看,扶贫工作呈现出扶贫对象越来越精准、扶贫标准越来越高、扶贫对象条件越来越差、扶贫成本越来越高的特点。新时代精准扶贫方略体现的是方法论,不仅要求将"精准"体现到贫困人口识别、措施管理、考核等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对精准扶贫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冲刺时期,只要继续坚持精准方略,2020年阶段扶贫目标将能够实现。但必须注意到,精准脱贫的基础还不十分牢固,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以实现长期稳定脱贫。针对长期稳定脱贫,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扶贫措施要与贫困发生程度、扶贫对象特点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脱贫措施要与当前乡村振兴、城镇化、综合性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有机衔接、相互配合,产业脱贫必须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就业搬迁脱贫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教育医疗脱贫必须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扶贫措施必须同保障政策相结合;长期稳定脱贫要以不断完善的扶贫体制机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省定西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三个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明确"四跟进"产业扶贫思路。一是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  相似文献   

9.
<正>要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一要"扶真贫",提高扶贫精准性,建立扶贫退出机制,实行扶贫的动态管理,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要通过精确扶贫将贫困资金投入到真正贫困的县里。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需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做好精准识别、因户施策,把"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变成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贫困治理在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程度、精准帮扶的对应性以及扶贫信息的对称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如此现实状况,坚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贫困治理资源区域性流通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基本理念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得以生成。新兴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与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以互联网思维提升精准扶贫服务水平以及利用互联网新兴技术助推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宿迁是江苏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紧紧围绕"确保到2020年,全市实现所有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6000元和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18万元脱贫标准,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面貌显著改善"的目标,坚持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产业、就业、电商、金融扶贫方式,建立健全病、残、学、灾、老"五位一体"支出型贫困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努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更要在建立完善防返贫机制上下功夫,防止边减贫、边返贫,坚持精准"扶贫"和防范"返贫"两手抓、同促进。一是建立完善返贫预警机制。用好建档立卡信息和第三方监测评估成果,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精准分类,对收入和家庭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用大数据为返贫预警提供支撑。二是建立完善稳定增收机制。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相对贫困户,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发展合作扶贫等方式,带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精准扶贫中出现了突出的对贫困户的排斥现象,包括在精准识别环节对贫困人口规模的人为限定形成的规模排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对片区外贫困群体的区域排斥,以及自上而下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对贫困群体的恶意排斥和过失排斥等。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应该尽早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的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融合的贫困户识别和帮扶机制。同时,购买独立第三方社会服务来协助和监督整个过程。当然,减贫投入必须足够,不能期待依靠地方配套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城固县双溪镇方家村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兰花栽培脱贫致富,30多户兰花农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贫困户周学贵每年养花收入达7万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上了新房。秦岭南麓的城固县在全县105个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群众2.44万户7.41万人,为他们建档立卡;组建13个镇扶贫团、105个扶贫工作队,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41个,采取产业扶持、资助培训、易地搬迁等措施扶贫,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通过产业发展,全县2.03万人摆脱了贫困。  相似文献   

15.
共享发展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效率和公平间动态博弈的新时代理论成果,内含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渐进性特征,是指导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重要思路。在共享发展视域下,贫困户漏出、多维贫困、多元主体"变通与共谋"、非渐进扶贫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精准扶贫推进。因此,精准扶贫亟须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可行能力"培育机制、多元利益统筹机制以及精准扶贫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进入与退出识别,退出识别在现实中比进入识别更加关键。但实践中存在不同层面的进入与退出识别问题,导致"数字脱贫""假贫困""假脱贫""政策偏离"等不同问题。文章引入大数据思维,采集贫困户精准退出识别有关信息,将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智能识别、数据管控一系列方法相结合,来设计贫困退出识别的系统化数字化识别机制,以找出农户是否真正贫困、是否真正脱贫,提高精准识别效率。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强化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发出的脱贫攻坚号令,迅速部署开展了"单位挂钩贫困村、干部挂钩贫困户"扶贫工作。做好脱贫攻坚挂钩帮扶,应在工作方法上把握好"三个要诀":要诀一:区分四种类型精细施策各地贫困农户多种多样,贫困原因纷繁复杂。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挂钩帮扶对象的家庭、居住、收入情况和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详细情况,真正搞清楚贫困户的目前状况和现实困难,区分不同情况因户因人施策。  相似文献   

18.
实地调查发现,农民存在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认识危机,主要表现在对贫困户评选标准、"脱贫不脱政策"的误解,"等靠要"思想演变为不合理诉求,功利化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这种危机是扶贫工作中一些漏洞没有及时填补而长期积累形成的,特别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使得执行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打折。化解认识危机,需要改善扶贫队伍结构以提升识别精准度,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宣传使贫困户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增加对第三方评估机构专业水平的考查并完善贫困退出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成效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通过深入广元市苍溪县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有效识别误差和处于贫困边缘的困难群体;二是克服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三是解决扶贫攻坚参与性不强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四是克服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不足的瓶颈;五是缓解脱贫摘帽后,政策削减带来的返贫担忧情绪;六是一些干部中固有的"路径依赖"导致粗放扶贫。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坚持对象精准、分类明确,聚焦"六个精准"全力推动扶贫攻坚规划落实落地;其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激发农村经济内生活力;其三,坚持统筹调度、整合资源,集聚各方力量支持参与扶贫攻坚;其四,以多元投入破解扶贫开发资金制约;其五,坚持着眼长远、脱贫奔康,以扶贫政策的持续深化助推可持续发展;其六,坚持选好育优、建强队伍,提升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开放意识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