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2009,(12):46-46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正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高阳县是河北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当地土地隐性流失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土地季节性抛荒、土地流转不顺畅、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当地许多农民只种一季玉米而不种小麦,造成在生产小麦的季节出现抛荒。据调查,这主要由于种植玉米比小麦的收益高。而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农民种粮收益锐减,季节性抛荒在当地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2.
眼下农村日趋严重的耕地抛荒现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这一消极现象,使耕地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建设、提供就业和致富农民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当前农村变革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耕地抛荒其实是农民在种粮比较效益低下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1994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购价后,种粮收入大幅度增加,促使农民争地种粮,不少地方还形成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新景观,其收入有的甚至超过了当地务工经商者,农村不仅听不到抛荒的声音,相反还普遍反映争不到田种。但遗憾的是,到 1996年夏季,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种植业劳力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承包管理不力等原因,安徽省巢湖市农村承包土地抛荒现象日趋加剧。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市目前农村常年抛荒土地面积为 24.5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 6.1%,其中,抛荒两年以上为 19.2万亩,零星抛荒 17.1万亩,连片抛荒 7.4万亩,且土地抛荒仍呈增长趋势。抛荒土地的分布特征为:   一是自然条件差、易旱易涝地方抛荒多。全市抛荒土地中,低洼地和丘岗地分别为 10.7、 7.3万亩,占…  相似文献   

4.
耕地流转中过度“非粮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我国典型地区耕地流转中出现的过度"非粮化"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即:种粮比较效益低、法律和政策规定对土地流转的用途不够明确、地方政府对种粮缺少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农地管理制度和监督缺乏、土地流转费用高以及对流转后耕地用途的片面理解等。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对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的划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加大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分田单干、生产责任制、土地确权、适度流转、规模化经营等几个阶段。现阶段,随着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比较效益降低,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入城务工,加之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很多农产品质量下降,出现了大量土地抛荒,农民农业增收缓慢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  相似文献   

6.
在"双赢"视角即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应加快推进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步伐,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良性循环。对于目前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流转的土地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很难用于低附加值的粮食生产、农民市场化意识较低等,应尽快从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提高种粮效益、加强农业风险防控等方面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荥土地抛荒触目惊心茳传统的中国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手段,更是农民财富和社会身份的象征。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人多地少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目前农村耕地抛荒现象严重。安徽省六安市土地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该市现有土地666.4万亩,去年非季节性的抛荒26.7万亩,抛荒率达4%之多;而前不久的调查发现在舒城县柏林、百神庙、桃溪乡镇地区抛荒面积分别为537亩、478亩、402亩,抛荒率分别达8.58%、11.24%和10.31%。据了解,当地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抛荒面积狂增。该省的池州市土地抛荒面积3.1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村的土地股份合作,可以说是被逼得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提起湖南省资兴市石鼓村的土地经营状况,该村党支部书记宋晓仁感慨颇多。地处资兴市城郊接合部的石鼓村,有10个村民小组,水田面积996亩,人均耕地0.9亩。近年来,随着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加之村里农田水系受煤炭矿区影响而多有损坏,村民多进城务工,耕地抛荒严重。"村里土地抛荒多,压力大。七八年前,村集体在道路两旁组织开荒了20多亩水田,免费交给一个村民种,但种了两年没效益,后来又荒了。"宋晓仁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后,农村土地承包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1994年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二是农产品价格低,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土地抛荒,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我省2003年农业税附加取消,2004年农业税不超过4.8%,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同时,随着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对农民采取发放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土地抛荒问题随之解决。但是,由于二轮承包不完善及历史上的遗留问题,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急剧增多,已占农民上访比例的80%,直接影…  相似文献   

10.
孙晓燕  苏昕 《农业经济问题》2012,(8):102-108,112
目前兼业种粮户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主体。比较效益低是兼业农户选择"粗放种粮、少种粮、抛荒不种粮"的直接诱因。土地托管服务可以帮助兼业农户种粮,在提高兼业户种粮净收益的同时,更为农户腾出时间务工增加收入,"种粮+务工"的总收益增加,兼业农户在务工的同时会选择请人继续种粮、种好粮。为提高土地托管服务能力,必须坚持农民土地承包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能不变;必须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让利于民;必须选好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扶持。  相似文献   

11.
一是抓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坚持贯彻落实好国家的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粮食良种良法的推广,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标准良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推广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粮食交易信息的公开范围,实施粮食保护价收购,充分保护好农民的种粮利益。对农村土地流转加强指导和规范管理,对种粮大户耕地承包进行帮助和支持,防止出现抛荒现象,确保一些没人种的良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农地抛荒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总结了当前农地抛荒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的地租更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抛荒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安徽省寿县隐贤镇姚祠村从实施抛荒地托管经营入手,积极探索建立抛荒地流转机制,通过托管转包,为全村370亩抛荒地重新找到了"主人"。多数抛荒地调整了种植结构,一跃而变成了高效农田。托管,大胆的抉择隐贤镇姚祠村地处梁家湖洼地,农民种田比较效益差。近年来,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或改行搞二、三产业,全村外出劳力460名,占总劳力的40.3%,外出户涉及耕地570多亩,全村耕地抛荒近400亩,涉及上缴提留5万多元。对此,该村支部一班人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对农民抛荒地实行村里托管。年初就对全村承包耕地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抛荒地分户逐田块  相似文献   

14.
后坂村耕地使用状况调查分析表明,耕地资产属性显化、生产功能人为弱化是城郊农村弃耕抛荒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严格土地管理,把耕地使用权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是遏制弃耕抛荒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种田,惜粪如金、以前,农民为争夺城里厕所粪便闹得“打群架”;最近.安敷淮南市区和郊县县城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现象:农民不进城拉粪了,公共厕所粪水外溢,成为市政管理的一个难题。无独有偶,郊县、城市郊区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尿素零售量下降25%,碳氨下降32%,磷肥下降36%。据对郊县不同类型地区的12个村调查,抛荒土地达136.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6%。就是种粮,也轻视管理,“不求高产、只求够吃”。据我所知,不少地方情况远比这里严重。与郊县的市人民代表座谈,他们一致反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相当低落。经初步研究认为,这并非偶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庐江县缺口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有序”原则,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镇土地流转面积6300亩,解决了4500亩抛荒土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优化组合了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收效显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并出台激励性政策措施,鼓励农村能人、大户,打破乡村界限,经营农村抛荒土地。对于转包、转让、代耕代种等农民自发性流转,镇农经站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帮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解决纠纷。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出现,许多地区加快了耕地流转的进程,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一些新型的市场化流转模式,如农户与企业、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农户与专业大户之间的流转“非粮化”较为明显。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比较效益的正常反应,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耕地流转“非粮化”从长期来看可能因减少耕地面积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一、耕地流转“非粮化”的特点与原因从流转对象来看,农户对农户流转的耕地基本还是用来种粮食,但农户对协会、农户对企业、农户对种植养殖大户的流转,  相似文献   

18.
当前,海门市三星镇80%以上农民离土、离乡从事绣品生产、销售等农外产业。他们承包的土地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有偿流转,向种田能手和承包大户集中,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既解决了这部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增加了他们土地流转收益。近两年,全镇向承包大户流转的土地面积达4200亩,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近72万元,人均增加收入230元。抓好土地发包提高土地生产利用率上世纪9。年代初期,许多农民放弃耕种的责任田,热心于搞家庭绣品经营,出现了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三星镇党委政府及时研究对策,通过与农民平等协商…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农业比较收入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民抛荒土地的行为。抛荒后的农民一部分选择进入城市,一部分继续留在农村,各自都面临角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针对耕地抛荒和农民适应的关联性分析,探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防止耕地流转中的“非粮化”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出现,我国许多地区加快了耕地流转的进程,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一些新型的市场化流转模式,如农户与企业、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农户与专业大户之间的流转“非粮化”较为明显,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比较效益的正常反应。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耕地流转“非粮化”从长期来看可能因减少耕地面积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耕地流转的“非粮化”问题值得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