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正>针对社区矫正工作普遍存在的人手少、专业力量不足、教育改造手段单一以及工作机制落后等问题,奉化区于2017年7月在全省首创引入民营企业参与社区矫正,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去标签化、专业化的教育管理服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的"政企社"模式。捷达阳光家园从2017年7月在锦屏街道试点运行以来,在完善运行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形成规模效益等方面狠下功夫,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奉化区8个镇(街道)、鄞州区3个镇(街道)。这种司法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  相似文献   

2.
梁鲲  李丹 《东北之窗》2014,(13):23-23
正普兰店市在24个乡镇(街道、园区)、254个村(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村(社区)级党组织服务工程"。其中,莲山街道榆树房村的"党员为民服务中心"特色最为鲜明,中心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服务中心办公楼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总投资159万元,内设"为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慈善工作站"和"红白理事会",至今已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73项。  相似文献   

3.
走进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天宝滩社区480多平方米社区办公场所,宽敞的“一厅式”办公大厅、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让人很难相信,一年前社区10多名工作人员“蜗居”在50多平方米办公室的情景。天宝滩社区的变化仅仅是铜川社区党建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铜川66个社区办公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梅花、油菜花、桃花、格桑花……近几年,奉化溪口镇的新建村因为花成了"网红村"。每逢周末,这里就会涌来浩浩荡荡的自驾车队伍,动不动一天上万的游客进入花海。不仅是新建村,在奉化区的各个地方,都有花有景有人气,做大做美"花"文章。近年来,奉化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桃文化节、大堰生态文化节等赏花活动为载体,持续放大"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城市品牌,以花为媒推动"全景奉化"打造,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在美丽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拆迁是基层最难的工作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而在2017年1月22日,奉化区溪口镇溪一村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溪南地块却创造了"3天破百、6天过半、19天超80%签约率,75天清零"的"奉化速度"。在这令人称赞的拆迁新速度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溪一村党支部书记周鹏洪。  相似文献   

6.
正为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奉化区坚持为民服务理念,通过组织开展"领导坐堂日"活动,实行领导窗口一线服务,以换位体验、就地办公、跟踪督促等方式,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区域统一审批",有力有效推进"服务争效"专项行动。换位体验,梳理"问题单"。一是"坐窗口",接待群众,体验审批。推动区级领导、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到行政服务中心、镇(街道)分中心换位体验,变"领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6,(4):26-26
建设核心滨水区服务业集聚区。北临中山东路,南临百丈东路,西临奉化江和江东南路,东以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十九中学为界,包括中信国际大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用地。将建成以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为主体功能,汇集商业、宾馆、文化娱乐、商务公寓等配套功能的商务商业集聚区。建设临江服务业集聚区。南起中山东路,北抵通途路,西临甬江,东至曙光北路(规划)。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4,(7):2-3
<正>近年来,奉化市农林局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监管创新,确保农民增收。2013年,奉化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9300元,同比增长9%。奉化市曾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首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现代农业先进县(市)。推进"两区"建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2011年起,奉化实施宁波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26个,到去年底,有15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水蜜桃、雷竹和花卉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实施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10.23万亩,建设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实事     
<正>南京市"三会"设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9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三会"下发通知,对本轮重点联系社区(村)一次性安排扶贫资金10万元,并鼓励各区"三会"、镇街(包括分会)和社区(村)安排相应配套资金,一并作为该社区(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的初始基金。通知规定,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属社区(村)集体所有,纳入集体资产统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奉化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横坎头村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四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立足顶层设计,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制定出台《奉化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全面争优行动计划(2018-2021年)》,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并围绕每个工程建立专项行动小组,安排12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88个。制定出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旧村改造、资金保障、乡村旅游用地等六大配套政策,多个方面实现较大突破。整合涉农资金  相似文献   

11.
<正>在海拔800多米的杖锡山麓下,有一个群山环抱奇岩危耸的高山古村,这就是名闻遐迩的世外桃源李家坑村。李家坑地处杖锡山心,东面溪对岸是桃树横,南面是后龙岙,西面八穴坪与百步阶接壤,北面燕崖岭与余姚大岚山相连。抬头远眺,便是后湖岗,榧树潭水库拦坝于此,飞流直下。一条宽阔的樟溪穿村而过,带着余姚、奉化和鄞州三地的人文气息和悠远历史,自西向东流经樟村、鄞江、洞桥……沿村的环溪路东通宁波市区、北接奉化与余姚。李家坑犹村口耸立着一块"四明山漂流大峡谷"的石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奉化区着眼抓农村带头人队伍促乡村振兴,全面抓实村党组织书记区委备案管理制度,探索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上压一级"统筹抓,在镇(街道)日常管理基础上,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由区里统筹把关、教育培训由区里统筹组织、履职管理由区里统筹监督、保障激励由区里统筹落实,确保了农村带头人选得优、用得好、稳得住。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4,(11):2-3
<正>奉化,地处象山港畔,拥有奉化江和莼湖两大水系,县江、东江、剡江三大河流横贯境内,现有水库山塘2211座,平均水资源总量9.41亿立方米,是宁波大市内拥有较丰富水资源的县(市)区之一。奉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始终将水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建设管理、开发保护并重,大力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十一五"期间,奉化市相继实施了标准海塘、城市防洪、清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15日至18日,2010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隆重举行,上万名两岸四地各界宾客齐聚奉化,共享这一和乐盛事。这一刻,奉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刻,奉化借势世博,城市品牌再次得到大传播,城市形象水平再次得到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6月,镇海区12名街道兼职委员、95名社区兼职委员走马上任,这标志着该区实现了"大工(党)委"制度全覆盖。今年以来,镇海区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等限制,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在全市率先深化实施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形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内各类组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格局,助推城市基层党建充分迸发"1+12"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在6月5日举行的浙江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上,宁波市被授予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也是宁波市市级层面首次夺得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在此之前,象山县、北仑区、宁海县、奉化区都捧回过县(市、区)级"大禹鼎"。此次公布的县(市、区)级榜单上,江北区、北仑区、奉化区、宁海县和象山县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已顺利完成。一大批品德好、能力强、威信高的农村党员被选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村看村,邻看邻,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致富发展的"领头雁"、新农村建设的"带路人",要做到"四讲"。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23,(3):29-30
<正>奉化区西坞街道“金溪五村”由金峨、税务场、蒋家池头、雷山、余家坝五个村组成,区域面积为16.3平方公里,农户为1632户,户籍人口为4227人,党员为238名。自现代社区建设以来,“金溪五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互学共促、合作共富”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规划编制、人力资源、阵地建设、产业资源、治理方式“五个统筹”,推动区域各村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宁波市奉化区于去年9月召开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会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上下同频发力,以"四强四优"为总抓手,在精准投放、基础补短、氛围营造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今年4月,宁波市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奉化召开,"破袋净投"模式作为先进典型向各区县(市)推广,并被人民日报新媒体、甬上、宁波广电《讲大道》栏目等诸多媒体竞相报道。二季度,奉化区居住小区市级源头分类质量检查合格率位列各区县(市)第一位。全区垃圾分类覆盖率由原来的64%提高至100%,垃圾分类季度考核排名从各区县(市)倒数第一上升至全市"优胜区域"。  相似文献   

20.
周良 《改革与开放》2000,(12):29-29
<正>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外部信息交换量的上升、决策的时效性加强,对院校办公室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办公的核心是信息的管理,办公室不再只是工作"房间",而是变成实现信息收集、存储、整理、传送、分析等功能的办公"系统"。所有这些都依赖微机来完成。加强院校办公室工作的微机化管理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