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编者按:今年3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要求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宁波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实体经济是宁波的当家优势,这个优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当前,宁波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追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了"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前景,共同开创旅游业和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中国·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办;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中国.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办;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题,通过政府、企业、学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汇聚各界意见和智慧,探讨中国实体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全球新格局下的机遇和挑战,共创中国实体经济的繁荣与辉煌。应实业界建议和要求,在  相似文献   

5.
于晓飞 《浙江经济》2016,(23):20-22
在《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下,浙江制造由大变强的现实路径已清晰可见。浙江"制造强省"建设的关键是要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更加聚焦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正>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确定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的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部署深入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以更有效的救急救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会议指出,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突破,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保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值此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节点,本刊推出"重振实体经济探寻中国经济原动力"系列报道,为中国企业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为中国实体经济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的改变并不是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而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思路的改变一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的回归."再工业化"作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意味着将从虚拟经济重新回归实体经济,把更多的生产制造环节留在本国,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苏是制造大省,以实体经济见长。推进"中国制造2025",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关键是要有与之相应的劳动力结构,工匠精神是其"精神之钙"。江苏要适应新常态,谋划未来,必须从制造大省升级成为制造强省,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全面贯彻落实工匠精神。文章基于中国制造2025出发,以文化浸淫、制度完善、科技创新为逻辑起点,针对江苏省中小制造企业工匠精神缺失,制造企业数量多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的困境提供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哲 《中国报道》2024,(3):56-57
<正>邮储银行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奋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奋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特色金融服务全方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23,(19):41-42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形态,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宁波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抓住建设全国首个制造强国战略试点示范城市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机制创新,推动传统制造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目标,对全市智能制造领域提出了更新、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产业体系现代化先行、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宁波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三五"时期,宁波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以大项目、好项目发展昂起产业"龙头",以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强壮园区"筋骨",以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生态"——崛起于烟台东部,闪耀在黄海之滨的烟台高新区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辱使命、砥砺奋进。烟台高新区在"三次创业"进程中,瞄准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化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目标,积极放大孵化带动和创新引领效应,发挥大项目龙头牵引作用,激活科技型小微企业活力,培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生态",倾力打造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4.
浙江循环经济发展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个资源小省,但是浙江在缺乏资源禀赋的条件下,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浙江现象"受人瞩目。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对浙江循环经济发展的"永康模式"、"台州模式"和"余姚—慈溪模式"进行了初步剖析。本文认为,"永康模式"可以概括为以永康传统手工业为依托,从国内外大量购入铝、铜等金属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形成了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块状经济",打造出了今日的"中国五金之都"。"台州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废旧金属拆解产业为主导,带动了水泵、阀门等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今日黄岩塑模、温岭水泵、玉环阀门等特色块状经济的繁荣。"余姚—慈溪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废塑料、废金属的回收为切入点,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一历史使命,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改进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如何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优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就必须坚持以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核心,处理好银行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功能匹配和紧密结合等方面的关系.银行要积极主动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制定银行业发展规划;以满足实体经济要求为目标,推进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鼓励开展改革创新多角度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已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对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内涵和机理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双循环"为特色模式开展的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在新发展格局助力下,从着重扩大国内内需和深化国外开放两方面入手,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继续循序渐进发展高质量经济.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把发展国民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上,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调整升级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统筹协调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