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工作将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方针,根据福建省委提出的“福建要先行,农业要先行”的要求,依靠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内需、强基础、保增长,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3月1日到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将展开为期9个月的“双保行动”(即保增长、保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土地政策从一开始就不走偏、不折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按照“三化两市”的战略目标,采取抓项目、引资金、抓市场、促流通,抓订单、保销售多种形式,努力培育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是应对当前土地管理新形势和新问题,保证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战略决策全面贯彻实施,纠正、预防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保证土地管理制度运转稳定化、常态化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决策上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依规管好地、用地好、造好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科教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摆脱其被动的、滞后的局面,一直成为“科教兴农”工作的“卡脖子”工程。本文着重就其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制约当前农技推广的主要障碍因素l.农技推广体制不活。这是制约农技推广深入开展的最为突出的因素。长期以来,我们推广农业科技项目靠的主要是两条线,一条线是科委列项目,业务部门的农业科技人员抓推广;另一条线是农业部门自定项目,从上至下派任务。这两种方式实际上都是以计划为中心,以行政命令为主导…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9,(12):42-42
今年.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的推动下.农业生产克服历史罕见干旱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仍然实现稳定发展,粮食连年增收.肉蛋奶菜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为实现“三保”目标(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名牌”战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胡传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导方针之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应如何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个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一、新形势下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经济增长是一种综...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工厂化农业发展的现状给予了分析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九五”期间广东省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战略思路、指导思想、发展项目的选择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广东各地都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水平较高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的项目。象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玻璃全自动温室、机械化养猪生产线、肉鸡加工生产线、鲜奶加工生产线、设施园艺栽培等。它对实施城乡“菜蓝子”工程、丰富广东城乡人民的生活,提高农产品档次和出口创汇都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的调研,总结了上海农业保险成功运作的几个关键方法和模式:政府补贴、“统保”、“共保”、“以险养险”。在上海这种较为特殊的都市农业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业务由于自然灾害较少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得以顺利地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采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办法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对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将坚持“三化同步”,按照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要求,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根本支撑,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作为重大举措,以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争先进位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规划实施,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步伐。  相似文献   

11.
宣威市抓住“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夯实基础,培育龙头,加快发展,改善生活”的四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农业开发实际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与对策,为首先要提高立项决策水平,国家和地方应尽快建立起农业开发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加强对项目区的了解,把握项目的实际可行性,立项中不宜过分提倡“奖惩行为”和“竞争机制”;因地因项目而异合理确定地方各级配套资金比例和使用方式,在项目实施管理中,要注意健全组织机构,强化“权威”领导人,把项目监督与项目自身管理区别开来,加强项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可以说这八字宪法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这里面“土”被列在第一位,可见土地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肥”字排第二位,所以说我国的肥料问题也很突出。人们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过去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是我国农业生产增长和结构调整最大的时期,是农业化学品投入最强的时期,又是其他各业对土地需求最高的时期,所以也是土壤质量和土地数量发生变化很大的时期,现在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农业生产,同时还要了解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与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按户测土配肥的施用也就成了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一 )安义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 1 989年 ,我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 ,到 1 999年历时 1 1年 ,先后实施了第一期的“三潦”项目区、第二期的“石乔、徐埠”两个项目区、第三期的“万长”项目区、第四期的“鼎湖、新民”两个项目区。共安排计划总投资 6693万元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我县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要求最高、管理最严的农业项目。在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的支持下 ,我们抓住机遇 ,大胆探索 ,科学组织 ,精心实施 ,大打农业综合开发的人民战争 ,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到今…  相似文献   

15.
吕海燕  徐炜 《农业经济》1996,(12):33-34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吕海燕,徐炜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中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并视之为是完成“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与任务的关键。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也要转变增长方...  相似文献   

16.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明年工作,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着眼于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吴伏生几年来,月湖区围绕“发展城郊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村”这一中心,做了大量的文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3%,商品蔬菜产量年均增长16.71%,油脂、生猪出栏、家禽...  相似文献   

18.
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加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小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如何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尤其是在建立“两高一优”农业的大趋势下,如何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保增长,促增收,农民增收靠啥?甘肃泾川县在精心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民增收“蓝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科技兴农、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旱作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三位一体”,就是同一个农业项目,能同时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要求,达到“一田多用、一业多能”的目的,这是对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上海农业的一个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