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产业的集群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欠发达地区也有产业集群。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一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区域比较优势无关,但集群的发展态势则与区域经济状态正相关;二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更需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集群升级;三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欠发达地区实施基于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产业集群形成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产业集群不可能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特定社会文化的条件下人为生造出来。因此,政府既不能创造也不能驱动产业集群,而只能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市场驱动自发产生。这种思想的背后是产业集群经典理论的新古典主义范式。  相似文献   

3.
矿业城市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构成,具有明显的沿着资源产业链不断演进和提升、形成以资源产业链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矿业城市资源产业集群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资源产业集群的系统优化发展模式、系统演进与提升发展模式、系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系统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为矿业城市资源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条件和环境下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现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培育产业集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方式有: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吸引外地关键性企业落户本地;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发展产业集群;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与促进本地企业家创业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分拆而形成产业集群;采取措施促使分散的企业逐步“移植”而培育出产业集群;对既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调整而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集群模式下的技术扩散政策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存在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模式。不同产业集群模式下,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完善程度、集群内的竞争情况、技术进步资源和技术需求强度等都存在不同,并且导致了各自的技术扩散机制也有所不同。政策在不同产业集群模式下的技术扩散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狭义产业集群是指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集聚体。一个区域同类企业的总和不是产业集群;多个关联度低的企业在一个地理区位上的集聚不是产业集群;一个企业内部沿产业链向上下延伸或横向发展,形成的多个分厂,也不是产业集群。因为形成产业集群很重要的因素是有上下游的需求关系,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第一粒种子     
晓行 《宁波通讯》2011,(8):31-31
根据克鲁格曼的研究,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第一粒种子的引进和培育对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粒种子选择得好,产业集群发展就快,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转型升级也快。否则,集群很难形成,或者只是简单的企业扎堆。  相似文献   

8.
王达  王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2):97-127+158-159
在国家安全学论纲的模型架构中引入发展与安全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因素后能够证明:在封闭条件下,国家科技发展存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开放条件下,被保护国缺乏动力进行安全技术研发,但更有动力进行发展技术研发,被威胁国则反之;霸权国与被保护国在后者的技术研发问题上具有一致立场,而与被威胁国存在冲突;霸权国倾向于同被保护国结盟,联盟的稳定性受制于约束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如果霸权国以极限施压的方式输出威胁,其可能陷入“威胁陷阱”,被威胁国则可能落入“发展陷阱”,二者将被锁定在“美朝困境”这一双输状态。被威胁国应提高技术研发效率并均衡地开展两种技术研发,霸权国则可能知难而退或采取联盟施压策略。这一研究的启示在于:一是国家有必要制定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并加大研发投入;二是霸权国与被威胁国仍存在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可能,科技“脱钩”不符合双方利益;三是霸权国如果执意推行联盟施压策略,可能得不偿失,组建联盟以强化施压并非破解大国科技博弈困境的上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个两期实物期权模型探讨了沉睡专利出现的原因,在第一期厂商决定是否投资进行研究和申请专利,第二期厂商决定是否投资来开发专利。Dixit和Pindyck(1994)的一个基本结果是,在实物期权模型下多期投资最终可等价于一个单期投资,从而不可能出现沉睡专利的情况。本文的贡献是将专利保护的排他性特性引入实物期权模型由于专利保护的排他性,从厂商的角度看,在申请专利之前,其所持资产的价值服从混合扩散过程和泊松跳跃过程,但申请专利之后他将市场圈定了,从而其资产价值仅仅服从几何布朗运动。我们发现,如果创新竞争比较激烈(泊松过程的到来率参数比较大),则厂商进行研究和专利申请投资的阈值可能低于进行专利开发的阈值,即有可能出现沉睡专利。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及其地方产业集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后,指出认识两者关系可能存在的误区。借鉴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成果,说明形成集群的产业必须具备相应的产业要求。然后,本文以部分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的集群为案例,说明产业集群形成的自发性、偶然性。继而。基于产业要求、集群形成偶然性两因素,探讨地方政府采取的集群政策,从而提供一种对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荣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2):145-147
文章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6—2007年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增加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尽管新疆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长期效果不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增长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及R&D投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状态调整的能力较强。为此,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安徽为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可用研发因子、协作因子、转化能力因子表征;各高校创新能力差别大、资源过度集中、投入产出能力不均、与各方协作少、转化率低、创新环境急待优化。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从完善创新环境、均衡研发投入、优化各方协作、促进成果转化入手,建设"调研—研发—转化"开放创新生态链,形成多渠道投入、多方协作、资源优化共享、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等方面促进安徽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琼洁 《南方经济》2014,(12):66-81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方法( SFA)对1999-2011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并首次尝试从行业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利用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 SYS-GMM),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行为在整体上和分行业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科技激励作用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从整体看,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并不利于整体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从分行业看,政府科技投入只对高技术制造行业有效,对其他行业却带来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损失”。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论是对整体行业还是分行业,均表现为正向影响,但是影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5.
产业创新形势下的企业研发组织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凤 《改革与战略》2010,26(8):154-156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世界经济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文章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基于产业创新形势下对企业研发组织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从研发组织建设的要求出发,提炼出典型的研发组织类型,并提出加强研发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越 《特区经济》2013,(9):211-212
随着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得到不断发展,则成为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紧迫问题,而技术创新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通信设备制造业最具代表意义的公司—华为公司技术创新管理中人员激励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华为的每一步发展与壮大都和它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而对研发人员的激励投入又是华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与提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黄鹏 《特区经济》2014,(7):181-183
基于DEA-Malmquist法,实证分析了2001—2012年我国三大地区及西部各省市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R&D创新效率总体上是有较大提高的,特别在西部大开发前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而2006年以后则处于持续衰退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R&D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内部,西南地区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上远超过了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凌捷 《改革与战略》2014,(6):101-104
科技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面对基础设施与创新服务体系滞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应以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科技研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R&D活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R&D活动水平的评价对于指导R&D经费与强度的投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12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各市R&D活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表明柳州、南宁R&D活动状况水平为一类地区,桂林、玉林为二类地区,其他城市为三类、四类地区。最后,探讨了不同区域R&D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focuses attention o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which shape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human purposive selec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s shown to result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innovation placing farmers in the informal R and D systems as well as scientists in formal R and D systems in an innovative treadmill. The importance and limitations of informal R and D are reviewed. A discus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of formal R and D systems lead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e major problems of policy inherent in, and specific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resources. These include: genetic vulnerability, choices between environmentally specific or widely adapted technologies, the loc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y, the linkages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ers and scientist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informal R and 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