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一个重要精神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抓好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干部严格要求,做出表率,才能影响带动全局,推动全民的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目前有一种倾向,一些干部居高临下,对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过高过严,而自己束之高阁,更没有以自己高尚的道德魅力去影响感染群众。官风影响民风,党风影响社会风气。治国要治本,育人要育心,只有首先抓住了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抓住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才能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宣传和号召良好道德风尚的重塑,各地也开展了不少形式不一的活动,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人民群众对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也越来越不满。分析形势,我们究竟如何走出价值标准模糊、道德理想危机的困境,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笔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特殊、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遏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道德失范、社会无序现象,必须将许多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变为人人必须强制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将精神文明的大量内容纳入法治的轨道,以详尽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步入社会总体水平越来越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准则,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成熟阶段,使人形成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从而影响一个群体乃至社会的道德风貌。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范畴,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教育的地位决定的。本文试图通过当前师德的现状分析,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漫长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其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而需要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如何进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做一番粗浅的探讨。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历史进步不可超越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以市场交换为直接目的,自由、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通行原则,追求利润是商品经济的内在动力,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它对道德…  相似文献   

5.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所包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就以道德建设而言,不知荣辱,何以谈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八荣八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时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充满活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可见,和谐社会将"充满活力"作为一个重要特征,就充分说明,它是充满创造精神的.我们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与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最科学的文化,它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精神文明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进步,它反映了人们道德境界的升华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具有生动而深刻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它理所当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中共沧州市委书记吴振华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落实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基础环节和根本任务之一。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只有抓好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才...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影响很大。其中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党政干部是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党的路线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其职业道德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玉荣 《经济师》2004,(10):252-252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的同时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中 ,我们不难发现道德失范是当前社会中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潘新建 《经济问题》2001,(9):33-35,3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观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要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企业形象和社会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证明,两个轮子一起转,企业才能发展。我们永红煤矿,多年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作为矿区全面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布置,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使精神文明看得见、抓得住,真正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矿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长欣 《经济师》2001,(10):241-243
在社会伦理关系中,利他的道德行为同时具有利已性,这种利已性主要体现在:道德行为可以使人趋利避害,归顺社会,获取经济效益,赢得他遵他爱,并促进人格完善,实现生命超越。利他是道德的外在价值或社会价值,利已是道德的内在价值或个人体价值。只要是利他的道德行为,必然而且应当得到一个利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伦理关系中 ,利他的道德行为同时具有利己性 ,这种利己性主要体现在 :道德行为可以使人趋利避害 ,归顺社会 ,获取经济效益 ,赢得他尊他爱 ,并促进人格完善 ,实现生命超越。利他是道德的外在价值或社会价值 ,利己是道德的内在价值或个体价值。只要是利他的道德行为 ,必然而且应当得到一个利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医院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首先,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与各行各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相比,具有特定任务和特殊意义.医院所肩负的是“救死扶伤”、“防病保健”的神圣使命.因此,这一部门、这一队伍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和群众的生命安危.国内外一些资料表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心强,职业言行文明程度高,医患关系和医序效果就好;反之,就差、就低,甚至导致医源性疾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约束的自觉性和自律精神还不高,要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为人们普遍认同,除了运用教育手段提高公民素质,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规范等手段,从社会规范、约束力上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所以,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法制建设有机结…  相似文献   

16.
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纯玺 《经济师》2002,(7):268-268
思想道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而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思想道德建设 ,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思想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能动作用每一个时代 ,每一种社会形态 ,都有自己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这些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是受物质文明的生产方式制约的。也就是说 ,道德的根源在于经济关系。所以 ,不同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 ,归根到底是…  相似文献   

17.
略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生态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要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德治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首先,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德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个性。实践证明,德治具有道德教化、价值导向、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升人类道德精神的重要作用。因此,挖掘我国历史上德治文化宝藏,实现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转换,充分发挥德治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人民提高了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学术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推动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旋律和现实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术道德建设的道德行为准则,对于推动学术事业进步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纪良纲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对于促进商品流通的正常发展,实现商业承担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商业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并非市场经济之必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