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许多机构和人士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将步入复苏的正轨;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内的"金砖四国"也将继续增长,世界经济似乎正在迈入一个平稳的未来。然而,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风险咨询机构欧亚集团却如此评说:最大的风险是世界将进入G-0的年代,没有一个国家或是一  相似文献   

2.
最大的一个风险是,尽管形势已经够糟糕了。但仍有继续恶化的可能。全球需求持续疲软带来的自我恶性循环尤其令人担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将非常低迷,2009年全年,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其他经济体,GDP增长将会收缩。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处在深刻变革与转型中,全球经济秩序也面临重组。目前,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日本经济温和增长,欧元区经济萎靡不振,新兴经济体增长日趋分化。整体而言,增长疲软态势仍在持续的同时,也面临诸如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分化、地缘政治等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聪  姚秋 《银行家》2012,(5):57-59
从资产泡沫破灭到主权债务危机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起,全球信用环境迅速恶化。五年间,信用风险的焦点从微观的居民个体、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渐转移到全球的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再通过向实体经济的扩散,将财政脆弱的国家拖入困境。2007年至2009年间,美国65家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发生亏损,进而资不抵债,最终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存款数额高达550亿美元。由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介入,这场危机并未对存款人造成严重影响,但其引发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一、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受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贸易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几成定局。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出口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2008年到2009年,是我国本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大量释放阶段,产品供给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球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迹象明显,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明显上升,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期市跌宕起伏……在此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全球通胀抬头、美国次贷危机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成为最为突出的不和谐音。2008年全球增长将放缓,金融风险成了引发危机的最大隐患。  相似文献   

7.
张锐 《金融博览》2011,(1):34-37
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让我们用九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一切。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作为经济历史的一段镜像,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之锆仍然紧紧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13,(6):24-37
<正>欧债危机在欧元区内部逐步由债务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渠道传导至欧元区以外的国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欧债危机使得全球贸易陷人低迷,失业率上升,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欧债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震荡,一方面,欧债危机转化为债务危机,对信用衍生产品造成了严重影响,并对全球银行业系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导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收缩,直接投资流向新兴经济体,证券投资流向发达经济体。目前,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失业率开始下降,全球制造业快速增长,暗示发达国家踏上实质性复苏之路,全球经济进入扩张周期。但是,2011年以来,一系列风险出现,为全球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日本突发大地震,对全球供应特别是亚太产业链带来短期负面冲击;中东和北非政局紧张,导致国际油价飙升;欧元区外围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悬而未决,特别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面临再融资考验;美国货币政策一旦转向,可能引发新的金融动荡。一、季度回顾与展望:全球经济实质性复苏,金融压力再度上升一季度,发达国家失业率下降,尤以美国的降  相似文献   

10.
徐奇渊  熊婉婷  栾稀 《金融论坛》2022,27(1):3-8,50
后疫情时代,滞胀和债务危机风险并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挑战.本文发现,基准情形下,各国面临的滞胀压力和债务危机风险均有望缓解,但仍需警惕负向的供给冲击进一步持续、各国经济复苏分化加剧、主要经济体逆周期政策退出时点选择不当等风险事件.极端情形下,局部地区乃至更多国家或因上述风险事件陷入滞胀或爆发债务危机.中国应坚持"以我...  相似文献   

11.
《证券导刊》2012,(15):9-9
国际投行对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乐观,整体仍认为今年将较2011年放缓,但全球经济形势已经较为稳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较强,欧元区衰退幅度缩小,中国经济放缓但可被政策放松拉升。 本月,多数投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上调,高盛、德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出现了高增长。据世界银行于.2004年11月16日的一份报告预测,2004年全球GDP比上年增幅达4%,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美国、日本增幅分别达4.3%,比上年高1.3和1.8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预计增幅为1.8%,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与美国、日本经济相比较,欧洲经济增势相形见绌,除了传统的高福利政策带来的财政支出过大、高失业率等问题外,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对美依赖正在减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今年4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由于对美出口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或许全球经济能够经受得住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震荡。无独有偶,3月28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说:“目前欧洲经济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可持续增长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3,(6):8-8
伴随着发达国家股市近20年来的最佳开局,世界经济也在2013年伊始迎来了复苏的“小阳春”。不管是曾经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美,还是中印等新兴经济体,都普遍呈现经济加速复苏的迹象。制造业、房地产和进出口等领域,都传来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缘起 (一) 危机后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历史规律解析所谓"二次探底"是指由于前期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宏观经济复苏政策效应逐渐消退,而此时微观经济主体尚未完全复原,实体经济运行数据指标出现再度下调的状况。历数近现代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史可以发现,在经济危机复苏过程中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折。如1929大萧条,虽然自1933年起在罗斯福新政的干预下经济迎来大幅回升,1934年经济增速达到17%,但在1934-1938年间经济增长出现二次探底,1938年GDP同比增速再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12,(4):92
正希腊PSI协议终达成,债务危机短暂缓解9日,希腊政府宣布私人部门债务互换计划(PSI)达成共识,约1520亿欧元债券的私人持有者将参与债务置换,接受53.5%的账面损失,实施该条款后,希腊债务互换参与率将达到95.63%,短期内可缓解债务危机继续恶化。西班牙经济再成焦点,或可成为下一"希腊"12日,欧元集团同意西班牙2012年预算赤字占GDP的比率为5.3%,其本年公债将多增600亿欧元。2011年,西班牙公共债务增长14.3%,占GDP的68.5%,且债务继续上涨——"一旦这一比例超过90%,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晓敏 《会计师》2012,(13):8-9
<正>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欧盟内外部的结构性矛盾和各国经济失衡,国际投机炒作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此次事件使国际金融市场、欧元地位、欧元区稳定和主要经济体退出策略受到冲击,但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中国虽然所受影响较小,但其所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张锐 《西南金融》2011,(9):10-13
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再一次触及美国国会所设定的上限,并引发了人们关于美国可能违约的猜想。尽管美国国会还会像以前那样提高债务上限,但由此却引起了债权国对于美国还债能力的担忧以及美元信用的进一步折损,从而使得美国主权债务上升成为目前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长期系统性风险。为此,美国政府必须在谋求经济快速复苏和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强对债务的有效管理,以最大程度消除其债务违约风险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发达国家系统性政府债务过重问题,实际上并非难以解决,也不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目前,发达国家总体上出现了政府债务过重问题,其根源主要是理论上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较大,实践中受近年来缺乏重大技术创新,应对金融危机措施过激,社会保障支出刚性增加,产业转移危及税收等原因的影响。其中,欧元区国家债务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欧元区国家没有自主的货币发行权,从而失去了解决债务问题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金融》2011,(9):8-8
9月22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齐聚华盛顿商讨美欧债务危机。各方对化解美欧债务危机达成一致,声明要协调一致应对危机,力保金融市场稳定。各方声音IMF总裁拉加德:全球经济进入新危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势头差强人意,就业市场疲软,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