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票期权激励能在境内上市公司大规模推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经生 《中国金融》2005,(20):49-50
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第10条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9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探索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股权激励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中,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性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计划的会计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4.
徐伊 《金卡工程》2010,14(8):191-19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激励措施将公司的利益和经营者的收益紧密结合,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本文力图在一个经济制度中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着重分析该制度中所碰到的两个重要的公司法问题,一个是公司资本制,来解决股票期权制度中的股票来源问题;另一个是股份转让的问题,主要涉及股票期权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首先从限制性股票的基本理论问题出发,以光明乳业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为例,结合其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分析,从而进一步重点分析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动因、条件及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善我国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多数的上市的企业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上市的企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数量上升.因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以解决经营权和代理权利益不完全一致的问题,笔者先假设实施此激励计划可以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用实证分析法来验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以高层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公司业绩为被解释变量,采用Eviews软件的回归分析对2012年的40家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验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9.
股票期权是公司采取的长期激励手段,但是它的出现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丑闻。于是准则制定者推出了股票期权费用化。本文通过期权计划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来解释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功效及其不足,得出期权费用化是针对股票期权激励的约束机制,其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只有股权激励的试点,但没有正式的期权制度。本文从我国股权激励以及06年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来分析我国在期权计划执行上与外国存在的差距,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外国准则不断趋同。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近三百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的一大举措。但是,A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中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以来,股权激励开始在我国迅速盛行开来,到2014年为止已有500多家企业提出过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会选择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这两种最常见的激励方式。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检验发现,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往往优于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2.
国内股票期权与国外股票期权相比,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方面都表现了相同的特点,在期权所需股票的来源、期权的受益对象、期权所代表的权利、授予和行权时的支付、期权所代表的收入方面表现了不同的特点,通过分析相同及不同点,提出了改革股票期权的激励标准,使之高于以往的固定价格股票期权计划、实施指数化价格期权两种对策,希望对我国的股票期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小投资者和普通员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美国和中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差异的比较,介绍相关理论,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晔珉 《新理财》2006,(3):46-48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有1/3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在此基础上,为了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激励,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其他方式的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是一种国际规范化的股权激励模式,在改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我国推行股权激励制度时面临的一些“瓶颈”式问题,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8,(1)
本文根据股票期权的理论、方法,结合我国创业企业的背景和特点,探讨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创业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文章具体研究了创业公司股权激励的可行性、股权激励的作用,从股票期权的制度原则、激励对象、行权方式、授予时机选择、退出机制等条款的制订方面来设计股票期权激励方案。文章最后分析了股权激励为创业公司带来的风险,提出了适合我国创业企业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计划是国际上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运用这一模式激励公司的管理者。但是,股票期权要求公司的业绩与公司股票价格正相关,而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并非高度相关。这导致了上市公司不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出现了市场价格低于行权价格而不能行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较为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新兴证券市场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这对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雯 《中国外资》2013,(5):109-109
股票期权制度由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引入,随着这一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完善,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适用范围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股票期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适用的公司类型可否扩大至非上市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监事、独立董事是否可以作为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经越来越为上市公司所重视,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业绩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制度基础和股票期权制度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的业绩评价指标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国企建立“股票期权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计划是通过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的股票期权,而将其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做法,目前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对企业经理人员能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防止短期行为,值得借鉴。但我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着意识方面,应积极进行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股票期权计划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