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振宏 《开发研究》2006,(2):117-119
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组织在复杂环境下的两大致命弊端与根源:适应力不强和创新活力不足,其根源在于机械还原论的组织理论旧范式;接着本文对混序组织复杂性机理和特征作了实证分析:VISA International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复杂性组织新范式,在“混沌”和“有序”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产生了竞争与合作相互协调的机制,使组织呈现出既有适应力又有创新活力的新组织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2.
合作是产业组织的一个基本行为特征,看不到产业组织中的合作关系就不能正确地掌握产业组织演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不同时期产业组织中的合作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组织合作范式。信息经济与全球化时代,产业组织合作新范式对反垄断管制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反垄断管制改革应把握产业组织合作范式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汪倩倩 《改革与开放》2016,(21):118-12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解构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失语、失效、西方话语霸权渗透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探讨了网络语境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推动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虽因组织目标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范式是明确的,取决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人性假设,二是组织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主要为基于x-理论和Y-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主要为基于公平一效率型和效率一公平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主要为效益驱动型或使命驱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后工业化过程当中,社会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各种紧迫的、重大的和一次性的任务成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张康之教授在其新著《任务型组织研究》中,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提出了任务型组织这一学术话语。这在组织理论界无疑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当前,任务型组织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显学话题,具有批判性、开放性、前瞻性与建构性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景坤 《改革与战略》2008,24(3):157-160
组织演进的过程也即组织惰性的克服过程。从克服组织惰性的视角出发,文章认为古典管理理论所倡导的“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关注、管理科学理论对组织管理的重新认识以及当代组织理论所推崇的开放系统与组织学习理念,都是在打破传统组织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组织惰性的过程中推动组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对比探讨中,提出了以知识集和个体选择学习机制为核心的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框架和范式,构建了具有两个子系统的模型:一是产业共同知识集、企业知识集和个体知识集之间相互关系系统;二是共同知识集的复制带来产业组织的发育。并用此模型对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从库恩的范式转换看经济学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其中"范式转换"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被其他学科领域借鉴用来理清本领域的发展、变迁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科学的发展,首先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和成熟标志。经济理论的发展,也突出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而利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来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鲸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7):155-160
双元组织能力理论正发展成为一种斯兴的研究范式,并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研究的分散性成为该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一大障碍.文章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元组织能力的多层次整合分析框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主要理论假设,为以后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尝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组织文化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文化是一个包容多种研究视角和范式的富有生命力的特殊领域.组织文化认知的简单化、混沌甚至偏差,已经成为制约组织文化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探究组织文化与多个学科的渊源关系入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了组织文化研究的脉络,从而揭示了组织文化研究领域应有的基本面貌,最后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改变的一种革命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器本、物本到人本,形成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即从"社会需要论"的研究范式向"现实的个人"的研究范式转换,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工作嵌入性与员工自动离职研究进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嵌入性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组织行为学分析范式,从非主观和工作之外的因素入手探讨员工行为,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主观范畴的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工作嵌入性理论的提出,为员工行为(如员工自动离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对原有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形成了很好的补充,并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并针对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产业组织理论》梗概 近年来,产业组织学已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按照哈佛传统观点(乔·贝恩、爱德华·梅森),即SCP范式,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以及供给者纵向一体化的程度等,决定了行为(包括价格、研究与开发、投资、广告等),行为产生市场绩效(效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率、产品多样性、创新率、利润和分配)。《产业组织理论》作者泰勒尔认为这一范式常常依据松散的理论,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但事实上,变量间的联系只能被称之为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后现代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西方后现代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在探索当代西方企业组织和管理进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及理论走向的基础上,折射出当代西方管理理论裂变的征兆,并以不同态度、方式寻求解决管理理论发展的矛盾.因此,了解、研究这一理论思潮是很有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后现代组织概念强调组织是过程性的演化体系 ,是指事物朝着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织结构方向演化的过程体系。后现代组织概念的新图景是探究当代西方企业组织进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及其理论走向 ,折射出当代西方组织管理理论裂变的征兆 ,并以不同态度、方式寻求解决组织理论发展矛盾的新途径。因此 ,了解、研究这些新图景是很有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夏长清 《特区经济》2007,4(2):270-272
对营销理念运用的关注远大于理论本身,这使得我们难以把握营销学发展的脉络及趋势。本文尝试把范式理论和营销史相结合,首先回顾营销史研究的传统视角,然后界定营销范式,进而分析营销范式转换的过程。从范式转换的角度看,营销史就是循环中的阶段史;这一新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营销学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及脉络,有助于避免实践中因营销理念的涌现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组织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梦秋 《科技和产业》2005,5(9):29-31,47
文章系统地论述了西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基本观点、方法论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流派理论对当时政府政策的影响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在管理实践领域运用最为广泛,它对人们理解组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误解.这种误解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图.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以倒置金字塔方式的新视角来理解组织,可以在保持韦伯理论核心的同时减少误解.  相似文献   

19.
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研究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社会化是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价值观念适应新组织的价值体系,认同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并有效融入组织的过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组织社会化的概念与形成、结构与测量、理论发展、策略和影响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组织社会化研究进行了归纳概括,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代复杂的高校德育问题,不能仅基于机械世界观分析,还要强调以生态世界观审思。在生态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要转换德育世界观,重视德育中的自组织教育,还要关注德育中人的复杂性、话语体系的变与不变、教育的效度与限度等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