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杨青山 《经济地理》2002,22(3):289-292
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相似文献   

2.
人地关系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拉昌 《经济地理》1997,17(3):100-104
1地理学"三元"人地关系模式传统意义上的人地关系是典型"二元"结构,由"人"和"地"组成。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人类而言、包括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两方面。"地"是指地理环境。地理学主要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就此种人地关系的形式来看、与哲学的人地关系及历史学等其它学科研究的人地关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尽管有许多学者强调地理学人地关系的区域性、但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形式上并没进行调整。李贤彬等人提出了"人地协同的双股螺旋结构学说"'、认为人地的依存和谐关系是一种动态周期平衡一而非呆板的几何平行关…  相似文献   

3.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青山  林? 《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参照生态学模式,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非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人地协调与空间协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从人地关系视角研判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持续作用形成的共处关系;从空间异质视角审视流域不同区域的联系及其相应的空间协调状况。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先天脆弱的前提下,对地市级人类活动施压、资源环境承压及两者关系相对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黄河流域多数地区的人地关系类型保持不变,近1/5的地区趋于紧张;2017年高度紧张、轻度紧张的区域占21.18%,基本协调的区域占38.82%。从人地关系调控的客观条件看,黄河流域受到生态先天脆弱性与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与路径依赖问题对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甚至相对宽松的地区形成挑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诉求的实现将会进一步加重人类活动施压强度,使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研究建议,应深入把握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地关系,进行针对性处理。黄河流域的城市空间联系特征映射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流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应着力加强流域内部联系,迈向更高质量的区域合作。建议采用以大城市为中心面向周边的放射状开发开放新模式,以此驱动流域空间结构重塑与助推空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与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互相调适、平等发展的良性运行的社会。而“三农”问题既是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客观反映,严重制约着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若要化解“三农”问题,就应当遵循市场化、持续性、公平性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经济地位,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协调艺术的系统特征宋雅丽协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管理现象,也是办公部门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作为开放系统的人类社会,其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同外界的能量互传与信息的交换,而协调工作也就越来越成为社会中枢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庆 《经济地理》1999,19(6):18-22
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新型的人地关系体系必将逐步形成。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向知识经济革新、发展经济地理学,强化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殷秀丽 《经济师》2009,(2):119-120
生育权作为公民所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经济等许多方面,正确认识并在法律上加以确认,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协调人类一社会一环境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 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 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 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 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 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 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 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的保护是人类提升自身生存条件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在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下,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森林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极力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正确协调环境保护与其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严峻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之间协调发展得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供需视角的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传统之一,黄河三角洲作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利用人类需求和自然地理环境供给之间的特殊关系反映复杂的人地关系,以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状态演变过程,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人类需求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供给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演变特征,并且"人"与"地"之间的状态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是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以产生负面影响为主,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林青  蒋国平 《现代财经》2003,23(1):12-16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正在来临的知识经济阶段,与此相对应的管理哲学思想也从初始的循环增长观,发展到无限增长观,直至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观,这些观念反映了人类对客观自然环境关系认识由依附,对立,走向协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概念及内涵,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类在获得经济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而生态补偿机制是经济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为了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极有必要全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区域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是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间缺乏协调的结果。探索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间的协调机制,对解决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资源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环境保护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大的挑战,水污染问题更成为了关注的热点。社会的发展不能已破坏环境为代价,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应当兼顾,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浅析了杭州市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相应的建议,以期更好的解决污水治理问题,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推进精益化的绿色制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菁  王昶  魏大鹏 《经济论坛》2005,(13):120-121,140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膨胀三大难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它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并且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为促进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环境的永久协调与和谐共存,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人类21世纪可望建立的最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扩大了会计领域,也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会计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所谓协调与持续,无非是人类生活的协调与持续。因此,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研究一个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必须了解该地区的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