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范式进行了界定,指出增长范式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前提、实际增长途径和增长模型三个机组成部分;在传统增长范式下,经济人是单一物质资本自利追求,其实际增长途径和增长模型都是围绕物质资本的增长。本文分析了增长范式创新或新的增长范式就是物资资本、生态资本和知识资本“三者”整合协调增长。着重论述了生态资源和知识为何资本化并成为经济人的“自利追求”;“三种资本”整合增长的途径;“三种资本”增长的理论模型。为了论述上述问题将需要区分为“自然需要”和“自为需要”;在原“经济人”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前经济人”和“后经济人”概念。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要素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将数字型资本、一般型资本、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均视为中间投入,构建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实融合的两种方式即“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型融入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型融入”对地理条件优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高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技术型融入”对地理条件劣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低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将导致数字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型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公共部门应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数字技术“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的范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要素需求的上涨。  相似文献   

3.
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对国际资本流入的需求。当前,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本文通过这些变化和我国吸引外资现状的分析,指出必须以变应变,探索挺身而出进国际资本市场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资本变迁下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效率体现在什么地方?面对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变化,农村合作金融该如何发展?本文借助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认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效率在于:可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工具性目的、降低农户的金融交易成本、实现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在农村社会资本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途径应是合法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异质性、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供给可变的内生增长模型,在不同消费者之问引入资本拥有量和劳动技能的双重异质性,并导出将这两种异质性与收入不平等联系起来的公式。分析表明,它们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只有在以资本与技能异质性的相对量为条件时,才能得到确定的增长.不平等关系。男外,拓展的模型则考虑了劳动市场不完全性对增长和收入不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总量和结构上考查了国际资本流入对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同向变动,外国证券投资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在印度,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外国证券投资以及外债等其他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稳定的同向变动关系,外资在两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有明显区别,中国主要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刺激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印度主要是通过借外债和吸引外国证券投资,补充本国资金不足,增加本国的消费和投资,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收入差距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根据传统的Heckscher-Ohlin模型以及Stolper-Samuelson定理,由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开放有利于出口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加最终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其次,对外开放引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资企业支付的高工资使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如果中国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同时引入更多的外资,就会促进技术进步。本文先建立了简单的模型讨论“技术偏向性的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考虑了发生在技术密集产业的中性的技术进步,在中国的实际劳动力市场特征下,这两种技术进步将会使技术工人(skilled worker)相对于非技术工人(unskilledworker)的工资上升,从而收入差距扩大。开放程度对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在理论界上历来是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最终要取决于定量研究的结果。当作者将教育、失业率、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战略等变量同时引入模型以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倾向于扩大中国的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大,急需一大批高新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以保持充足的技术工人储备。因而,完善天津市技术工人培养机制就成为亟待完成的系统性任务。本文从天津市技术工人的供需、人才结构、素质水平和需求专业入手,分析了天津市技术工人的现状和培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工人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培养原则和培养途经四个方面深入展开,探讨构建适合天津市区域特点的技术工人培养机制,并分别从政府培养主体途径和企业培养主体途经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天津市技术工人培养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中原油田地质录井处工会在鼓励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努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培养职工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刘晨燃 《山东经济》2009,25(5):43-47
物质资本的积累(资本形成)的多寡,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当期产出率的高低和未来生产能力的大小。早期的古典学派形成财富增长的“资本积累决定论”;哈罗德、多马及其增长模型是资本积累论的典型代表和标准表达式;纳克斯、罗斯托等都论证了物质资本及其积累的重要性。在实证分析方面一些中外学者也做了深入的研究。物质资本及其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表现为资本积累促进分工细化和生产专业化,是消除贫困、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高劳动使用效率、扩大就业等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东道国政府制订跨国公司政策的理论思考鲁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冷战结束以后,一个新型的世界经济已初见端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与新技术联系在一起,生产正向技能、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企业、市场乃至整...  相似文献   

13.
柳欣  王晨 《开放导报》2009,(3):42-46,52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分析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投资的高速增长累积的大量资本存量,使得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及企业投资需求下降,最终将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效需求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东私营企业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告考察了广东私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初始资本来源和积累途径、资本与劳动关系,探讨了私营企业的定性和定位问题,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属于劳动人民范畴。  相似文献   

15.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3):14-14
新农业的力量 当下,农民工群体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劳动力短缺,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增长,是“刘易斯转折”的一个证据。农业的经济价值在转折中提升的过程里,传统的农业资本和非农业资本开始大举投资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6.
技能溢价用来解释熟练技能工人与非熟练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问题。早期的技能溢价研究注重外生偏向型技术和H-O-S框架下南北贸易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技能溢价的新解释则注重内生的技术变化和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工会等制度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微观因素对技能溢价的影响。介绍和研究技能溢价现象对于解释我国不同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祁慧 《特区经济》2004,(11):42-44
当前社会的经济特点,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的经济融合。经济增长要素或资源,如资本、知识、技术、人力等在市场法则的驱动下,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出现全球性流动、配置与组合。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日益被卷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关联性和依赖性也由此增强。其本质是资源、生产、财富按一定规则在世界范围的再流动、再分配;其动因是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政府日前向国会宣布了总额22亿新元(约合12.22亿美元)的经济解困配套措施,以期帮助商家和工人渡过目前经济困难时期。这些措施包括加速裕廊化工岛、全国排水排污系统、道路和高等院校资讯科技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拉动内需;通过减少奖金支出、退税和降低收费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政府将耗资4000万新元帮助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和帮助企业提高工人技能,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工人。 新加坡贸工部长杨荣文在宣布这些配套措施时指出,目前全球经济下滑比预期快得多,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全球电子业最近几个月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三县市农户的实地调查,结合农村居民“讨论网”和“借钱网”的调查资料,利用家庭收入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居民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率,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考察了农村居民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关系构成。结果表明:在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影响,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小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率不同,工具性社会资本具有较高的经济回报,情感性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并不显著。本文还发现,亲缘关系是农村居民工具性社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除邻居以外其他的非亲缘关系所起作用甚微。因此,农民和政府都应重视并加强对社会资本,尤其是工具性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进一步拓宽农民社会交流渠道,使其获得更多的异质性资源,从而提高家庭收入,尽快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20.
宣烨 《南方经济》2007,(6):51-60
引进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中国吸收FDI主要目的之一。本文运用1990-2003年江苏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外商所有权份额、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内资企业规模及资本密集度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DI存在着对内资企业正的溢出效应.但溢出规模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相等。溢出规模既取决于外商所有权份额、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又与内资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有关。防范外商行业垄断,形成有效的竞争市场;加速内资企业发展.提高对新技术的识别、模仿及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内外资企业人员双向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FDI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