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国债风险隐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岚 《当代财经》2001,(4):51-53
我国国债风险隐患有:国债规模过度扩张;国债类型转型缓慢;公债发行主体结构单一;或有债务不断显现;外债的使用与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国债风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亚静 《经济师》2005,(3):66-67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近些年国债规模迅速膨胀 ,因而国债风除成为经济理论界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文章对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评估 ,得出国债规模偏大的基本结论 ,并对国债风险的表现形式做了重新界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物质保障,当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财政支出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融资或债务融资水平衡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融资方式弥补赤字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举债融资便成了平衡财政预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同时也带来了国债规模的快速增长。结合我国国债发行的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指标,分析我国的应债能力,对确定合理的国债规模,化解财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国债现状概略 国债分为内债和外债,本文专指国家内债。国债是国家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国债筹资为平衡财政收支、支援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柞用。 我国自1981年重新发债以来至今已历时十年。十年来,国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已从1981年的48.66亿元扩大到1989年的22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19.6%。到1989年底  相似文献   

6.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度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若干数量指标衡量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进一步准确认识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的基本含义;其二,明确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数量标准和界限,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其三,对国债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对相关的财政风险或危机状态进行监测及预警。  相似文献   

7.
论国债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子荣  王琳 《经济学家》2001,(1):108-114
虽然我国的国债规模尚未超过国际警戒线,但其中隐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联系国债本质、国债发行原因、国债运行,对我国当前的国债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防范和控制国债风险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债政策可持续性下财政风险问题研究”课题组邀请财政部财科所、国家计委综合司、经济协调司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的有关学者,就国债政策目标、国债发行空间、财政风险度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逐步实现市场化,品种和期限趋于多样化,认购主体也由企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个人和金融机构为主。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国债发挥着货币工具、信用工具及调控工具等多重功能,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而国债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运用国债调控经济运行的净效果,关系到利率的稳定、金融秩序的维护和金融风险的降低,所以适度的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起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本文以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认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对目前国债规模应持谨慎态度。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防范国债规模风险。  相似文献   

11.
贾康(1996)在“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一文中认为,“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规定性”,由此引发了对中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讨论。 一、国债规模是否偏大的三种观点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大小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法:一种观点法认为中国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偏高,国债规模偏大,需要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国债规模风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红梅(1997)、张银政(1997)、陈守东和赵振全(1997)、陈志楣(1998)、《财政赤字与国债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12.
凯恩斯主义国债理论与我国国债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志远 《财经研究》2002,28(4):9-14
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理论包括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我国当前的国债政策主要不是依据凯恩斯主义。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应该加大国债发行来扩大内需、支持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 ,我国国债规模迅速飚升。理论界在探讨国债规模已达警戒线还是在存在较大空间的同时 ,日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如何提高现有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而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从根本上看取决于国债资金的投向。为此 ,不少经济学家对我国国债资金的投向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现将有关观点加以综述。一、国债资金投向存在的问题1 .国债政策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只是遏制了经济增速的下滑 ,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 ,通货紧缩的阴影仍未消除 ,目前的国债投资已出现效用递减的迹象 ,国债投资…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显性、隐性与综合债务三个角度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外溢与聚集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低聚集分布特征,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三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能显著推高辖区内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地方政府隐性与综合债务风险上升能显著降低辖区间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使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向辖区内转移聚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下降后,区域性金融风险在区域内进行自我积累,并引致辖区间区域性金融风险转移.因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治理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重点关注东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聚集问题;二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彻底切断隐性债务产生途径,逐步消化隐性债务存量;三是进一步释放地方政府财权,促进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税收或政府支出的变化,即通过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国债的这种效应称为财政效应。本文分析国债的财政效应就是要分析国债的流量效应,从短期的角度分析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下面分析四部门IS-LM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国债融资对利率的影响与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2010一2019年我国城投债以及城投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债券层面和公司层面考察城投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吸收民营股份对其债务风险的影响,并从利润端和资产端深入剖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城投公司债务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提高城投债的信用评级、降低公司过度负债率,缓解了债务风险.进一步地,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提升公司绩效、提高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对债务的覆盖率,而不是通过增加有形资产对债务的覆盖率来降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积极有序地推动城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城投公司绩效,从而降低城投公司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薛薇 《经济纵横》2003,(5):11-13
自 1 998年实施以国债政策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我国的国债规模进入了历史性的增长阶段。本文从内债规模的指标入手 ,分析我国目前内债风险 ,并就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弱动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如何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活动尽管透露出一定的创新动力,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明显的“弱动力”问题,尚不足以推动债务管理的改革。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动力,中央政府应授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将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并完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9.
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首先应消除制约因素,并对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体系、政府监管、风险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加强国债期货市场的立法建设,大力传播国债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国债期货交易从业人员,为规范和重推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