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合石油商品属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2008年国际油价走势特征,阐述了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国际油价拐点已经确认;二是国际油价进入敏感过渡期;三是“超高”油价之后将是“超低”油价;四是经济规律仍将主导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的命运与世界油价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晨 《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2):11-14
如果把世界的油价当做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伊拉克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要在“世界油价”这只股票上,通过战争这个题材,做一把“庄”。伊拉克的剩余可采石油储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在数据量上相当于原苏地区,美国和欧洲三大地区的总和。伊拉克是名符其实的“储油罐”,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对美国而言,“对伊战争”不仅是一种策略,而且还是一项投资。不论是从战略策略的角度,还是从利益的角度,美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均较大。如果美国控制了伊拉克,伊拉克将从昔日的“庄家”,沦为被美国大肆收割的“庄稼”,未来3-5年世界油价将在15-21美元/桶的低价区运行;如果美伊战争不当,油价仍可能回落2-4美元/桶,如果美国被拖入战争的泥潭,那么欧佩克对油价的影响力将大增,世界油价将继续在22-28美元/桶的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3.
时寒冰 《董事会》2009,(1):105-105
燃油税“借壳”消费税的时机非常微妙。 国际油价从147美元,一路暴跌到40多美元,相应地,美国的油俐包含30%的燃油税,并且,其燃油税中包含了过路费、过桥费)也一路下跌,如果以此对比油价,国内的油价比美国的油价高出一倍还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油价纹丝不动,燃油税粉墨登场,巧妙地转移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热烈的争论当中,相关垄断企业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国际油价在从7月中旬以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下跌约40美元/桶,背景是美国经济坏消息频传,石油需求下降,沙特阿拉伯增产使供应吃紧局面减轻,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减退有蔓延到全球范围的危险,以及美元在持续了将近一年的下跌之后出现反弹。进入9月份,因“古斯塔夫”和“艾克”飓风致使美国墨西哥湾油气产量和沿岸炼油厂关闭,供应量缩减使油价略有回升。美国重拳出手拯救金融市场也帮助阻止了油价的跌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油价机制的效果、缺陷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油价机制从理论和数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能否从与国际油价接轨中获益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海外的石油资源,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油价机制虽然有利于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但这种价格机制的重大缺陷是没有明确规定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和调整标准,以及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我国油价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油价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国际油价在2007年初出现大幅下挫,3月份稳步反弹,在下半年开始加速反弹并创新高。2007年11月23日更创出98.18美元的历史新高。国际油价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宏观经济有什么影DR?油价未来的走势如何?在2007年12月22日召开的北京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经济研讨会上,记者就“油价预测及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一话题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  相似文献   

7.
原油价格对经济影响的非对称性--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影响是非对称性的,即油价的上涨与下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普遍认为油价上涨对经济影响的程度要大于油价下跌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为了解释这种非对称性,学术界分别提出了油价的“总量效应”和“分配效应”。“总量效应”主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来解释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实际余额效应”、“供给冲击假说”和“收入转移假说”。“分配效应”主要从资源的重新配置角度来解释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部门转移论”、“调节成本论”和“未来油价不确定论”。两者结合可以从理论上解释油价对经济影响的非对称性。以往关于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针对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甚少。笔者认为,由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这个高度耗油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研究油价波动对单位GDP能耗较高、原油进口依存度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但是,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期货投机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有很大影响。在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口石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才可能摆脱国内油价单纯“追踪”国际市场油价的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用市场的手段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采购方式。风险采购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一种组合战略,现阶段可考虑采用听证会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定价方式或者通过期货交易方式的运用来确定价格。不论采取何种定价方式,国内油价形成机制都必须从单纯被动的价格接轨向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相适应、维护合理油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
顾永强 《中国石化》2008,(11):58-60
150年不间断开采和无节制使用.导致了现在全球石油市场起伏不定.价格高位运转,以至于有越来越多的观察家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虽然最近油价回落,但是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油价不可能冉回到从前的低水平。在法国,油价上涨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油价正在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和改变法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油价已上扬20%以上,近日更是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地缘政治紧张、恐怖威胁挥之不去、俄尤科斯事件等因素都成为了油价上扬的驱动力。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油价中“风险溢价”的部分高达10美元左右,占价格的20%以上:与此同时,高企的油价中也蕴涵了一定的投机因素。  相似文献   

11.
9月初,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预期左右国际石油市场心态,油价也随之起伏;随后俄罗斯提出“交出化武换和平”方案后,缓解了市场对叙利亚遭受美国军事打击的担忧,国际油价应声而落。  相似文献   

12.
截至8月3日,国内油价调整参考基准之三地(布伦特、辛塔和迪拜)连续22个工作日油价加权均价平均变化率已达到2.59%,距调价的4%幅度只差“临门一脚”。业内分析师预计,如果三周内国际油价没有暴跌,则8月下旬就可能达成上调油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好评。而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又一次使中国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但这一次让世界舆论关注的不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中国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不少西方媒体都把这次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并提出了“中国祸首论”。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计委了解到,新的油价接轨办法实施后,当国际油价暴涨暴跌,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价格相背时,国家将采取三大措施进行调控。据介绍,这三大措施分别是,一是敦促企业在上下8%的浮动权限范围内,根据国际油价变化和国内市场供求情况,合理确定成品油具体零售价格,避免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走势相背;二是依据《价格法》第三十条“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的规定,对国内油价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高油价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念 《中国石化》2004,(11):14-16
如果说在20世纪的三次石油危机中,由于经济的封闭和没有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国际油价的飞涨几乎与中国经济无关,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的话,那么,这次国际油价的上涨却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发生在中国加入WTO,石油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0%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高油价”,体会到了什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变幻.油价变得越来越敏感,国际石油市场越来越象是一个巨大“赌场”。在存在着许多赚大钱机会的同时又存在巨大的风险。目前,世界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油价问题,因为油价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对于油价,人们认识差异很大。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认识油价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两院院士闵恩泽教授尽管非常忙,但对笔者的约访欣然接受。在离不开“油”字的交谈中.焦点很快直指一年来创纪录的国际油价的持续上升,以及由此导致的成品油价格的随之上扬。闵院士认为,由于成品油的需求刚性较强,使炼油商们能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提价;他们不仅将原料成本顺利转移.而且在油价上升的通道中赚取了足够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社会》2012,(30):100-101
继今年8月份油价上调之后,9月10日油价又升至年内次高点,京穗油价更是高调回归“8时代”。持续上扬的油价让众多消费者对于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作为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推出的首款战略车型,明锐堪称A级车的节油标兵,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得到车主的一致认可,再加上全面均衡的产品实力,成为高油价时代消费者的购车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油价普遍高于2002年的水平,先后出现了三轮高峰;二是原油市场和成品油市场价格相互影响;三是欧佩克基于市场环境,及时调整产量给油价以支撑作用;四是伊战后伊拉克国内局势紧张以及频繁的恐怖事件,促使原油的“恐怖溢价”现象较为严重;五是  相似文献   

20.
对油价预测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1999年3月国际油价“大转弯”的台前幕后。指出油价预测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还必须同时考虑政治和其他因素,结合石油工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的特点,进行综合预测。从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油价前景来看:1.欧佩克的限产活动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仍是决定未来国际油价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2.国际油价不断大幅度波动和实际价格逐步下降的趋势将继续存在和发展;3.世界石油工业和国际石油市场内的竞争将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