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非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流动的、可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交易结构设计,其安全、有效运作必然有赖于一个完善、用全的法律环境。本从发起证券化的法律依据、证券化资产的转让、SPV的设立与运作、机构投资的培育、税费减免等方面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推行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范大路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2):65-67,90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很好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解决国有银行的巨额坏账和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最有实施可行性的就是解决银行的现金流问题。我国广泛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环境尚不具备,可以先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3.
王博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45-46
资产证券化以其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率的资本利用等突出特点,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同投融资者的要求,因而成为当今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尝试进行过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践,但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主要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一个突出的探讨热点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问题,即在多种可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中,我国应首先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分析了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结论:资产证券化不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次级抵押贷款质量的降低,进而导致的资产证券化的滥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宋晓燕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47-54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是世界资本市场上倍受推崇的新型融资工具。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在我国适用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7.
美国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组织基础、核心技术、运作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美国资产证券化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袁巍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40-42
著作权资产证券化是著作权价值开发模式与资本市场投融资模式的双重创新,是著作权价值与金融创新工具的有效融合。国际上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案例提示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发展我国的著作权资产证券化并尽快实现与国际著作权资产证券化接轨。 相似文献
10.
郭艳云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0-13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本质角度出发,结合资产证券化的最新发展,提出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技术分析方法,讨论目前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鲍伊债券在美国开启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大门,一度兴盛,但现在呈现困顿状态,原因主要有五个,其中版权所有权和版权担保权益公示问题是困扰版权证券化的主因。厘清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版权证券化本身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30-31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即资产证券化业务应当被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作表外处理,还是应当被确定为一项融资业务作表内处理.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难题的关键在于设置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标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很多问题,而"金融成分分析"法,以控制权来决定资产的归属,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霞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59-61
资产证券化是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最重要、发展最快、也最具有生命力的创新之一。一个时期以来,对于资产证券化,人们多从微观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讨论,却很少从宏观角度来研究和关注资产证券化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现实意义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传忠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82-84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本文试图介绍资产证券化的运营过程,并继而讨论资产证券化引起的会计问题,笔者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晓兰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12-13,24
资产证券化是基于资产层面的融资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股权和债权的融资模式,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它能够降低经理人努力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噪音,从而缓解了代理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具有特有的交易结构,能弱化资产证券的柠檬折扣,实现低成本融资。 相似文献
16.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6):86-90
铁路建设存在周期长、资金需求浩大、资产回报率较低等特点,长久以来,铁路建设资金来源传统固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铁路建设专项基金及铁路债券等资金供给模式,现代成熟有效的融资工具在铁路融资模式中应用甚微。随着铁路建设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铁路单一化、传统化的融资模式严重制约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以资产证券化这一现代融资工具为出发点并结合铁路资产的特有属性进行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铁路融资中具有可操作性,是拓宽铁路资金来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孙英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6):787-791
风险隔离机制是为隔离证券化风险所设的“防火墙”,目的是阻断来自其自身和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使得其所发证券达到吸引投资者的信用级别。要隔离发起人的风险,仅构造一个独立而又不破产的SPV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SPV与发起人之间的资产转让行为符合“真实销售”的要求,以实现目标资产与发起人其它资产的有效分离,避免在发起人破产中被法院适用“实质合并”。 相似文献
18.
韩国薇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35-37
资产证券化为我国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被认为是20世纪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交易,这一交易结构的运行,需要法律、税收、会计制度、技术等层面的支持,其中会计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一般形式的会计业务发起人的会计处理理念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的相关会计制度进行国际比较和分析,可以为准则的应用和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项复杂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的支持。原有的法律规范已难以保证其有效运作,针对证券化过程中的资产转让、SPV的设立、风险隔离、信用增级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法律作出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4):39-40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深化,全球金融界证券化的资产价格纷纷严重跳水,引起国内学者高度关注。学者们或是质疑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收益功能,或是质疑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可控性,甚至还有从根本上否定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分析,尝试探索中国资产证券化稳健发展的出路,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