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及对中国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1997)认为,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不怎么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初期,尤其是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热情重新高涨起  相似文献   

2.
纵观世界历史,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渗透着创新的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棉纺机器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使了汽船、火车的发明.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人类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正式来临,这个时期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是工业史上最著名的工业革命,英国著名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直到19中期,蒸汽机也远远赶不上工业的发展,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这就是内燃机的最初构思。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历史,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渗透着创新的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绵纺机器开始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使了汽船、火车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历史背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  相似文献   

6.
选择与创新     
一、什么是"三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不同的理解.《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的作者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 在书中他认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均是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的结合,进而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19世纪蒸汽机的使用,导致了报刊、杂志、书籍等通信手段及相关产业的大量出现,提高了公众的受教育程度,使人类能够对以煤炭为能源的蒸汽机以及工厂进行系统管理和操作,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出现的电话、无线电通讯和电视等通信技术,催生了全新的信息网络,与燃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7.
当美国工业自动化巨头开始谈论着"新常态",他们在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中看到了什么?1775年,瓦特改造蒸汽机掀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篇章,机械制造开始大规模取代个人与家庭作坊式生产,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又将社会推进了"电气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石油作为新能源,带动了包括汽车、钢铁、电力等重工业的兴起。可是,当计算机技术逐步渗透,  相似文献   

8.
周春辉 《商场现代化》2010,(17):169-169
<正>一、历史与现实的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煤矿开采业得以迅速发展,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蒸汽轮船开始使用,使人类社会生产由手工操作进入到大工业时代,促进了交通和军事的近代化,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9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的产生和发展,直到今天人类也没有摆脱对煤炭、石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丁华  王海英 《商场现代化》2007,(3X):255-255
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历史背景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但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层次简单.业主直接与所有的顾客、雇员和协作者联系.采用的是作坊式单件化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者在产品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又称“技艺”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价格高、生产周期长。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由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由此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1.
流通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 流通技术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科技的革命史。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流通技术在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进步。据此将流通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流通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流通技术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科技的革命史。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流通技术在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进步。据此将流通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关乎上海以及上海商务发展的未来,能否把握趋势、未雨绸缪至关重要. 一、上海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窗口"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窗口",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美国,包括德国和日本.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给中国带来了"机会窗口",我们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能不能后来居上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仅从上海来看,上海需要并且有条件抓住这样的"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出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并孕育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主要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能源及光纤通讯、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革命等. 事实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经济增长及能源危机,西方各界对未来科技革命新趋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于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未来三部曲,创造性地预测了新科技革命将推动未来新发展.其中《第三次浪潮》最负盛名,他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托夫勒的历史研究与未来思想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卢奥 《信息与经营》2009,(3):123-129
维多利亚时代是伦敦创新、成长的时代.也是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黄金年代,火车就是那个时代进步的推动力。1836年伦敦第条铁路通车,两年以后,尤斯顿火车站动工兴建.由此掀起了伦敦的火车站建设热潮,到十九世纪末,伦敦已经建成了几十座火车站,火车站对于当时伦敦的城市发展和生活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马车交通到火车交通.这是人类交通发展史中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改变着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能源变革、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变革的特征,从能源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出发,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这些传统产业带来的影响。鉴于我国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应紧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性机遇,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加快我国建设经济强国步伐,以追赶或超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伴随着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一个高频热词,并成为了各国讨论的热点话题。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该著作中提出教育要"为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培养劳动力",第三次工业革命究竟对人才素质有哪些需求?高等教育教学又该做如何应对此次革命浪潮?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议,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2011年9月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备受关注.联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读过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同类书籍,颇有温故知新之感. 里夫金认为,"历史上的工业革命都是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引发重大的经济转型";"而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上述观点因契合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能源短缺、气候变化及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萎缩等实际问题,得到欧美国家一些人包括部分决策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 自17世纪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推广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工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每一项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都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与劳动。产品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反映市场科技的发展,还反映社会进步。但从17世纪到20世纪,机械设计一直是人类社会产品设计的主流,工业生产方式也依托于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主要基于机械原理开发、设计产品,并  相似文献   

20.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表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其所提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它直接的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其结果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规模生产将不会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会更具竞争优势。我们认为该论断的趋势分析是正确的,但对于实现这一愿景所需要的时间还难以判断。这一论断或可以成为美国提倡"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的依据,而对中国目前作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