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避税是税收征管当中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它与偷、骗税等行为虽然性质不同,但都是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避税概念的理解从一般意义和世界各国关于避税的定义看,存在两种认识:一是认为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某些条款,故意逃避纳税义务或减轻税收负担,称为避税。二是认为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税制、税政的差异,纳税人利用这些差异规定逃避税款缴纳或减轻税收负担,称为避税。一些人把前者称为不合理避税,把后者称为合理避税。至于在理论上是否存在所谓不合理与合理避税,避税与节税有什么联  相似文献   

2.
浅论国际避税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收政策上的种种差异,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逃避税收或减轻税负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国际避税的内涵,归纳了目前在中国存在的国际避税的主要形式,对采取相应的反国际避税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税收只要存在,逃避税收的现象就必然存在.因为税收作为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必然刺激纳税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去减少或消除自己的纳税义务.通过国际避税,跨国纳税人减轻了其应该承担的税负,减少了有关国家的预期税收收入.而且涉及国际和国家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反国际避税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一、避税的类型以及在我国出现的主要方式 避税是有别于偷漏税和逃税的。笔者认为避税存在着三种情况: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是指避税行为不触犯税收法律,主要是利用一国或国家间税法规定的差别,选择其中最有利于减轻税收负担的规定来安排本身的经营取向。现在有“节税”的提法,就是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税收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亦就是税收筹划。很显然,“节税”是以不违反税法为前提的合法避税。例如,所得税法一般都规定分公司的盈利要同总公司合并  相似文献   

5.
所谓避税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低化,研究各国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策划个人或集团内部财务节税计划,以规避纳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内经营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通过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现象将越来越普遍.税收筹划是在顺应税法意图,完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税方案时进行的优化选择.实现缴纳最少的税款,已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称为节税;而避税则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合法的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尽量减少纳税税额.  相似文献   

6.
《商》2016,(13)
社会主义法制市场经济下,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的法定义务。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合法的前提条件下,企业为减少税负,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合理避税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但社会上对合理避税的理解参差不齐。一些人彻底反对,把避税当做违法行为;一些人认为企业应当进行税收筹划,节税可以,但不能避税;还有的认为可以合理避税,但要谨慎。虽然说避税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但避税并不违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税之说。避税不是偷税漏税,避税所用方式是合法的,纳税人行为不具有欺诈性质。本文介绍了从合理避税的定义出发,详细说明合理避税的意义、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合理避税是纳税人纳税意识提高的一种表现,在严格执行税法的前提下,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自然会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合理避税。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实现财务利益的最大化,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步合理,企业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增加的利润部分,从整体上看其实也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新的税源。  相似文献   

8.
《商》2015,(40)
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自于税收,税负具有强制性与无偿性,企业和个人在缴纳税款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企业效益更喜欢少缴纳税款。如何通过降低税负来增加利润,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合理避税也称作税务筹划,与偷税、抗税、骗税与欠税这些违法行为相区别开来。合理避税是一种合法的行为,被法律认可。合理避税一方面可以增强纳税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税法不完善之处推动税制的改进。税务是企业的一项成本关系着利润和股东权益,企业通过加强对税法的学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通过安排财务活动,利用税法规定的一切有利条件,在众多可以选择的纳税方案中选取最小税收负担或者利于企业享受税收利益的最优方案,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利益,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浅谈企业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及合理避税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有权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安排自己的涉税活动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以及运用法律手段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企业如何合理运用税收筹划及合理避税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纳税筹划不同于逃税和避税,其动机合理,手段合法,它是法制社会下纳税人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最终达到节约支出,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的一种最佳选择。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降低成本支出,税收成本作为外部成本之一,合理避税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效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的获得税收的优惠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本文从不同税种谈起,教你掌握避税技巧,让那种创业时把企业当"自己的提款机",发展起来后却成了"税务局的提款机"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2.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对其涉税行为进行安排,以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大化。虽然很多人认为,税收筹划就是节税或者合法节税,但实际上,税收筹划不但与偷税、避税有所区别,也不同与节税。税收筹划是一种多方面的财务管理行为,个人和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实现税收或者其他方面的经济利益。一般认为,税收筹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款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狭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  相似文献   

13.
在个人理财观念、税收筹划意识的驱动下,纳税人有依据法律进行税款缴纳的义务,但也有依据法律,经过合理的、甚至巧妙的安排以实现尽量少负担税款的权利。本选题对如何进行有效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遵守税法,是现代公民的义务。纳税筹划,是公平税务的前提。由于纳税方案不同,纳税人需要承担的税负也不同。在遵守税收立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可在年总收入相同的情况下节减缴纳的税款,减轻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5.
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避税方法及反避税策略陈红伟所谓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通过资金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以期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一种经济行为。人们习惯于认为只有所得税才可以逃避。实际上,企业利用法律漏洞,依然可以逃避流转税。本文结合我国流转税...  相似文献   

16.
合理避税可以为企业减轻税负。企业实施税务筹划,不仅需要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法降低税负时应遵循合法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原则,还需要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上进行缜密布置,真正从企业类型选择、地区和行业的选择、成本费用等6个方面重点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避税,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以有效保证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科学、合理,起到节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合理避税,也称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优惠条件,在规定范围内的多种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取其能够使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优惠.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的,与偷税、漏税、抗税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避税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合理避税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从长远和整体来看,纳税人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避税筹划,促进了产业布局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涵养税源,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繁荣.本文就我国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增值税如何合理避税,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综合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合理避税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从长远和整体来看,纳税人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合理避税筹划,促进了产业布局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涵养税源,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繁荣。本文就我国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增值税如何合理避税,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综合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钟珍 《财经界(学术)》2013,(17):247-248
企业可以在与国家税法不违背的情况下,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通过合理运用税收筹划和合理避税措施来降低自身税收负担,通过防范措施来消除纳税风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因此本文针对税收筹划和合理避税措施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