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南 《老区建设》2009,(14):4-6
文章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入手,分析了中国民族乳业在三聚氰胺风波刚刚平息不久,两大巨头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又分别陷入OMP和CBP“质量门”的原因,提出了伦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研究基础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得出结论:伦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道德人”相对于方法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更加符合经济生活中决策主体的长远和根本利益,“经济人”向“道德人”的回归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是”与“应当”的分离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分离。如何理解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对待“是”与“应当”的问题。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在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是”与“应当”也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生生不息的生命流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建立在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道德在主客体、内容等方面的界限,可以说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根本性变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生态道德最终要反映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这三种社会现象。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道德,必须确立系统的目标体系,选择正确的建设重点。并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新型环境伦理观的缺失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反思农村现有的环境伦理并培育新的环境观迫在眉睫。应该在借鉴西方新的环境伦理观、发掘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农村环境伦理观。具体建议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生产方式的制度约束、生活方式的制度引导。  相似文献   

5.
郭震洪  王伟 《特区经济》2006,213(10):34-35
对伦理进行经济研究,对于发挥伦理的经济功能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思想,被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仍然比较分散,有必要对生态伦理进行系统的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巨大的价值。当前,生态文化建设中凸现的生态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代际之间不平等问题和人、生命、自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就构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文化而言,必须加强生态道德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生态伦理道德的核心、生态伦理道德的原则、生态伦理道德的主要规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与生态伦理构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探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国家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实施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强调的发展协调、机会均等和利益共享折射着同一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责任以及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进行研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之外,还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持和推动,尤其需要有新的道德观即生态伦理观来支持,对于解决人类的困境和危机,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与市场经济于维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兰州,730070)生态伦理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存共荣的生态关系。能否据此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互为主客体?人类对没有意识、非理性的自然界为什么要承担道德责任?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李淑敏  杨璐 《魅力中国》2010,(26):298-299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作为人类对于自己行为模式的反思越来越受到关注。庄子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人与天一”的整体观、“齐万物”的平等观、“法天贵真”的技术观、“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态自由观等,这些思想对今天生态伦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族生态伦理是藏族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藏族生态伦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在许多方面都有可以吸取的合理价值,至少可以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价值体系。在藏区走向现代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继承传统藏族生态伦理,结合当代的时代背景,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态文明,为世界和谐生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的经济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全球伦理”的普遍要求,中国经济伦理必须涉足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关系的新伦理领域,必须展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客观规律的新伦理视角,必须思考组织结构在经济伦理中的新伦理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生态需要”这个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和前苏联经济学家分别独立提出的,他们共同指出,生态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构成人类全面需要的三元体系。生态需要是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而实现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随着人和自然矛盾的加深而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不仅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古代丰硕的生态道德思想渊源、西方近现代生态伦理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富含的生态思想都是当代中国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盲目地,一概地,不假思索地对其加以吸收,而必须本着科学的辨证的方法和眼光去看待和利用这些人类的生态智慧成果。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通过强化企业生态责任,构建企业生态伦理,实现企业管理生态化来培育企业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解读“道德人” 纵览中国史册,无论是《论语》和《离骚》还是《庄子》和《管子》,不难发现它们有两大共同点。  相似文献   

17.
袁昕 《理论观察》2008,(6):81-8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列为国家21世纪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之一,就是要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因此,现代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愈来愈重要,对构建生态效益为前提的和谐社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从哲学、伦理学的层面和高度来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范式,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它经历了一场“范式革命”,并引领新的生态伦理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生态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法制化和制度化等生态伦理思想.我们重温邓小平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2017年两会就生态环境问题还特别进行了新的强调。本文基于苏北地区政府生态伦理制度的现状,对其进行简单的原因分析后,进一步提出了苏北地区政府健全生态伦理责任制度的必然性,最后从思想、物质以及监督三个角度提出了健全生态伦理责任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