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省淮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除东北边缘及局部分布有低山残丘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较缓,自然坡降1/7500~1/10000,海拔高度在20~40m。由于古河流的交互沉积及历次黄河南泛的侵蚀、沉积影响,局部地面并不平整,故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袁红武 《治淮》2003,(5):12-14
70年代以来,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长,水污染也在逐年加剧。据安徽省水文局最近监测资料表明,目前  相似文献   

3.
滕晓明  徐得潜 《治淮》2005,(12):9-11
安徽省淮北地区包括6个市,总面积37411km2,大部分地区属洪冲积平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45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4,淮北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87 m3,约为全国人均的1/6,远低于人均1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水污染状况严重,该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缺水形势严峻.研究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口市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位的变化反映了地下水量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周口市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市多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趋势,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的几点结论及建议,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汉中市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2008年汉中市城区12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本区地下水水质特征,选取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氟化物、有毒有害物(挥发酚C6H5OH、氰化物CN-、砷As、铬离子Cr6+、铅离子Pb2+、镉离子Cd2+、汞离子Hg2+)五项分析指标,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推荐的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五年间区内潜水及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后提出对区内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1956~2006年新资料系列,在对安徽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地下水开采区的划分标准及划分等级,并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年型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孔隙水和岩溶水资源的剩余量、剩余程度及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在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居主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及各种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已造成该区水循环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导致了局部地区脱盐脱碱,地面沉降,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析郑州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隔黄河与焦作、新乡市相望,东与开封市交界,西与洛阳市相接,南与许昌市相邻,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文章结合实际从郑州市地下水的年内、年际、存储量、开采量等方面的多年变化规律分析郑州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规律与原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参数给水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郑贵鹏  章启兵 《治淮》2008,(10):8-8
一、概况 给水度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计算各项补给量、排泄量以及地下水蓄变量的重要依据。近20年来,由于人类用水量显著增加,评价区域下垫面及水文地质补排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四水”(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淮北地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 ,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 ,认为淮北城区及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以总硬度、亚硝酸盐氮超标最严重。对污染源进行分析确定 ,探讨污染途径及污染原因 ,制定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十水位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猛  王振龙 《治淮》2009,(11):20-21
一、自然环境概况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安徽省北部,东北与江苏省、山东省接壤,西北与河南省毗邻,南临淮河,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全区总面积约3.7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约占98%,山丘区面积约占2%。除东北部散有低山丘陵外,其余地势均平坦开阔,并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坡降1:8000。  相似文献   

13.
毛建国 《治淮》2011,(7):14-15
为详细了解安徽省水资源状况,安徽省地矿局开展了“安徽省重要城市地下应急水源地初步调查与研究”。目前,从全省17个重要城市、36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结果来看,安徽省地下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措施较差,包括部分重要城市正在开采的水源地也未能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饮用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加以保护,部分待勘查的具有远景的地下水源地保护措施尤为缺乏。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酒泉市平原区布设的 19眼观测井十几年的观测资料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酒泉东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朝阳市2006-2020年地下水资源数据,深入探讨了近15年朝阳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际上朝阳市近1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占总供水量之比逐年减小,有效缓解了超采漏斗现象;构建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准确地反映了地下水开采供给量、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安徽省地下水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厉行节约用水;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管制度;落实超采区治理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的措施建议,为安徽省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佳木斯市长期的地下水观测资料,通过对佳木斯市城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介绍了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基本情况,对安徽省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以及普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安徽省地下水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武汉市白沙洲岩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给区内岩溶地面塌陷防灾减灾、水资源及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对区内31眼地下水监测孔2019~2021年3个水文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根据不同水文地质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单元;确定了地下水水位受长江水影响的范围。结果表明:岩溶地质模式、长江水位和人为因素是区内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年来安徽省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以水文地质分区为单元,分析探讨境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