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其顺 《经贸实践》2011,(12):54-55
10月16日,在青山湖畔举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浙江省及各地经信委系统共48位专家、领导共同为临安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毛立波 《经贸实践》2008,(10):30-30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界定工作,2007年共有87家企业的产品被界定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其中国内首台(套)产品13个,省内首台(套)产品74个。就“首台(套)”的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省经贸委产业投资处处长诸葛建。  相似文献   

3.
凝心聚力打造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川 《发展研究》2004,(10):5-9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主体。在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制造业应当挑大梁。在2004年8月5日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制造业发展论坛”上,福建省政府领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和专家、上海和广东方面的专家,以及福建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就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形势及对中国和福建发展的影响,如何打造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本刊编发其中三位领导和专家的演讲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同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从辽宁省北迁的一部分企业和“一五”、“二五”期间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必须制定和调整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冯烽  熊昭 《经济学家》2023,(4):56-66
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近年美国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制造业竞争策略,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系统梳理典型装备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可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经验借鉴。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强化顶层设计,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体制机制;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颠覆性创新和延续性创新相结合;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夯实装备制造业人才基础;强化城市群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岳焕 《经贸实践》2013,(11):10-11
为了加快推动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装备制造业水平,培育和建设国际装备产品交易平台,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1月19日-22日在义乌举办“2013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装博会”)。本届博览会设3212个国际标准展位,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参展企业展示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省委、省政府“机器换人”的战略决策。启动了我省制造业“机器换人”与转型升级的序幕。当前各地各行业的“机器换人”如火如荼,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的需求出现井喷。然而,如何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工程,助力于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在“机器换人”和转型升级中急需的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6,(10):6-14
省委书记习近平前不久在:考察工业经济工作时,要求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型,树立“跳出工业抓工业”的新理念。为了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省经贸委及《经贸实践》杂志社在9月6日专门召开了“‘跳出工业抓工业’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全面理解“跳出工业抓工业”,以产业协调来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怎样“跳出工业抓工业”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哈尔滨市(以下简称我市)依托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发展,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规模小、竞争弱的问题,为此,提出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香港有科研优势,广东有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8月19日,第十三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百余专家共聚一堂探讨粤港智能装备技术合作和产业发展前瞻。专家认为,香港有科研优势,而广东有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两地应加强智能装备制造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指出,制造业与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结合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将成为下一代工业革命的起点,预计到2025  相似文献   

11.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珠江西岸各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佛山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领域具有起步早、发展快、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等优势.先进装备制造业应用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提升效益、整合供应链、促进主辅分离和产业集群等.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应充分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应齐头并进、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电商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平台的建设方式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推动广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以及振兴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广州装备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首先从广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然后从创新、资源、总部经济、人才等方面分析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就下一步广州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它所提供的产品包括系统、主机、零部件、元器件和服务。东北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能力,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东北装备业如何扬长避短,针对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由“加工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是必须加以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08,(6):7-7
面对工业运行中的严峻形势,省政府4月29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省工业经济座谈会。本刊今年第五期“热点透视”栏目,也专题进行了报道分析。5月16日,本刊记者在参加“义乌市工业与科技大会”间隙,采访了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深悉义乌“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做法,体现了新形势下政府“有所为”的着力点,本期“区域纵横”栏目摘要刊登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  相似文献   

15.
杨宝盈 《经济师》2013,(3):218-219,23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是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竞争力高地的重要支撑。广东应瞄准世界前沿技术,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文章针对广东应如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出了八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贸实践》2013,(5):10-12
浙江省近日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值得关注的是,围绕着“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的“五化”特征,《若干意见》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动力。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当前装备制造业工作的重点,装备制造业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顶粱柱作用,应根据行业特点和受众特点,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满足装备制造业实际业务需求的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18.
今年要实施“611’’企业技术提升计划。重点选择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6个行业和产业(船舶工业、水产加工、纺织服务、机械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业等),开展10项左右的关键或共性技术攻关,实施10项发明专利产品的产业化和重点消化吸收创新项目,集中力量加以引导和扶持,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发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支撑,随着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市场竞争趋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将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上来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强调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早在2020年,浙江省就已提出构建“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并从今年1月开始升级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此项工作既是对经济规律的客观遵循,也是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浙江实践”,更是对“浙江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