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一舟 《新经济》2004,(5):34-35
富迪行动给了我们以申亚为个案寻求“广州是珠三角的广州”或“广州是佛山的广州”的民间版本之说明以一个很时效亦很到位的回答。一如佛山峰会,我们称其为是一个“很漂亮的策划”一样——尽管此乃策划,却是一种战略印证所需要的,且难能及时。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与广州、肇庆等相关城市共同构成的“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目前,佛山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和“产业强市”.  相似文献   

3.
广东的产业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珠江东岸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珠江西岸以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主。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形成了以深圳、东莞、广州为重点,以广深铁路为主轴,向周边50公里范围辐射,东延伸到惠州,西延伸到佛山的“广东信息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4.
自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岭南区域出现了一个持续三百年的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内,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得到空间的迅速布局和层级的系统发展,其城市化的程度居全国领先地位。广州、佛山两大中心城市外贸和内贸的互补功能的充分发挥,使因地文环境差异而形成的岭南三种独特城市空间结构整合为一体。笔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广佛周期”。广佛周期的存在发展,展现了岭南的历史结构是一个包涵不同时空变迁主体、不同层次城市体系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5.
大沥镇位于广东省南海中部,地处广州至佛山的结合部;东距广州9公里,南距佛山6公里;广成公路、广南公路、广三茂铁路、广佛高速公路横惯全境;公路直达佛山机场.以及  相似文献   

6.
广州与佛山两市第三产业总量的差异,显示出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广州作为区域的物流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不可置疑的。而广佛间第三产业内部的趋同化,则可以解释广州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满足整个经济圈的服务需求。因此,佛山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从另一个方向对广州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广东经济》2005,(12):53-53
(本报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和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承办的“广州·佛山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于2005年12月12日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论坛的广州市领导有: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佛山市的领导有:佛山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吴志强,佛山市副市长杨晓光。出席论坛的还有广州、佛山两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广州、佛山两地专家学者以及两地新闻单位记者共约150人。会上,方旋、陈建华同志与吴志强、…  相似文献   

8.
正广州本轮区划调整的重点是搭建与促进东部与北部板块的形成与完善;这样的格局向西对佛山开放、与佛山连接,则可真正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广佛都市区格局。2000年以来,广州进行了三轮行政区划调整,每一轮调整均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其中第一轮调整(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的核心是实现空间拓展,第二轮调整(2005年南沙、萝岗设区及东山、越秀合并,芳村、荔湾合并)的主题是结构优化,而2014  相似文献   

9.
面对着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如何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好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部门和经济工作者注意的问题。《广州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刊《应用“带状结构”理论探讨广州城市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应用》)一文,提出了建设“大广州市”带状城市的宏伟设想,也引起我探讨这个问题的兴趣,愿将管见抒发出来,求教于众。《应用》一文提出“以原广州市区为核心,西连佛山,南达深圳,在长一百二十公里,宽四十公里,总面积达二干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沿高速铁路(公路)把深圳  相似文献   

10.
一、高校出版社选题策划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中国的出版事业是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设计选题、进行选题策划时,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首先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服务的出版方针,自觉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此外,还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层级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是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城市群内部整合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大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空间层级关系进行了分析。丈章认为,香港是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为次级城市,而其他城市为普通城市。随着CEPA的签订以及香港与深圳的不断融合,港深都市圈将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而广州与佛山不断融合形成的广佛都市圈,将成为辐射华南地区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清代广东是全国商品关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严重的缺粮省份。清代前中期广东每年从桂、湘、赣等省和暹罗、小吕宋等国运入的粮食达数百万石,与此相适应的是,当时已存在一个联结广东、广西两省和湘、赣、闽三省部分地区,有着较完善内部组织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米粮市场。广州和佛山这两个相距很近的城市共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合作签字仪式"近日在广州举行.广州、佛山、珠海、惠州、江门、中山、东莞、肇庆8个珠三角城市的住房公积金今后可互贷.即在广州缴存公积金,能在其余7个城市申请公积金贷款.  相似文献   

14.
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清张心泰 明清两代,佛山铁冶曾经名播天下,佛山铁器也曾远销东西二洋。当西方人把中国的文明视为“竹和木的文明”的日子里,佛山冶铁业正处在它的鼎盛之时。“铸犁烟杂铸锅烟,达旦烟光四望悬,”“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的诗句,就是时人对佛山冶铁业的真实写照。可是由于旧志的记载多所未备,目前对佛山冶铁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的历史发展状况和经营方式仍然是一个课题。本文只就目前搜集到的族谱和文献、文物资料,对上述问题试作一初步探讨,盼望先辈学者们指正。 一、明——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发展的概况与原因 佛山冶铁业始于何时?目前还不可能确指。但可以说,在明以前,佛山冶铁业就有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比至明代,佛山冶铁业迅速崛起,嘉、万年间进入兴盛时期,在清康、雍、乾三朝达到顶峰,以后就逐渐衰落。为便于叙述,现把明——清前期佛山冶铁业的发展划分为二个阶段。 1、初兴阶段(明初至正德公元1368年——1521年) 冶铁业之所以在佛山兴起,并不是偶然的。佛山地扼西北两江之冲,“上溯浈水可抵神京,通陕洛以及荆吴诸省”;下达雷琼,通川广云贵。以佛山堡为中心,周围有十二条河涌曲折环绕。自唐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前,佛山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工商业市镇。它不仅拥有发达的冶铁业、陶瓷业和丝棉织业,而且商业也十分繁荣,是一重要商品集散地。时人认为佛山“集泉货之渊薮,综海陆之美备”;“地运之兴衰,东南半壁均所攸关”。佛山商  相似文献   

16.
旅游项目策划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任何事物都具有时空结构特征,即时间结构为长时间的四季结构和短时间的早中晚结构;空间结构为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首先回顾了当前旅游项目策划的几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接着,从狭义的角度初步尝试建构起山地景区的时空思维方法,最后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这种思维方式的检验。由于是一种思维方式探索,因此较少考虑资金、技术等因素对项目实施可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英 《经济师》2004,(7):113-114
由于旅游形象模糊或形象设计不当 ,旅游地很容易陷入形象遮蔽的怪圈。文章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指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全新形象定位是摆脱形象遮蔽的惟一出路 ,并通过对金佛山文脉的分析 ,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构建了金佛山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8.
姚德荣 《经济师》2015,(2):77-78
佛山是一座经济发达,繁荣富庶的现代化时尚之城,经济实力位于全国众多城市之前列,又兼人文鼎盛,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唐宋时期,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后来又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佛山今日的辉煌和古代的繁华,乃是一脉相承,是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也是精神与智慧的传承。佛山现代城市旅游正是根植于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中并日日成长。  相似文献   

19.
余江 《新经济》2007,(6):29-31
熊家玮:今天介绍的“岭南圆桌”主题是运营管理。我们很荣幸请到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部李俊隆部长为我们做演讲;另外我们有幸请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绍祥教授做我们的点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徐建中 《江南论坛》2007,(12):51-52
近几年来,“新闻报道策划“一词在新闻界勃然兴起,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已经占有重要一席.新闻界对此争鸣也十分热烈.赞同者称:新闻报道可以策划,新闻报道应该策划,新闻报道需要策划.反对者曰:新闻策划就是策划新闻,制造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是时代的产物,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广播作为传统大众媒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中,更应当加强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