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的现实出发,提出将行政自由裁量权纳入司法审查的必要性问题;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性质论述其必须受到有效控制,并分析了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现实情况以及原因,提出我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理性的标准,最后指出了我国存在的一些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笼统地规定了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的醉酒在学理上被认为是指生理性醉酒,当代世界各国对生理性醉酒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有的国家规定按常罪处罚,有的国家规定只追究故意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对其加重处罚。从我国的刑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出发,详述我国的醉酒类犯罪,以及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后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3.
诉讼欺诈行为在实践中多有发生,它对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声誉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均造成了极大危害,但目前我国现行刑法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立法上对于该行为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刑法理论上又对该行为的定性问题争论颇大所致。但随着诉讼欺诈行为的愈演愈烈,在立法上明确该行为的性质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非法传销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愈演愈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在《刑法修正案(七)》中诈骗型非法传销行为得到单列化的规定,以"组织、领导传销罪"为罪名,标志着刑法对非法传销行为的调整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传销行为的批复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修正案之间对传销的定义出现了偏差,有必要廓清两者的适用层面,并在不同的层面上对非法传销行为的法律适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金园园 《企业导报》2010,(8):156-157
非法传销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愈演愈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在《刑法修正案(七)》中诈骗型非法传销行为得到单列化的规定,以"组织、领导传销罪"为罪名,标志着刑法对非法传销行为的调整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传销行为的批复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修正案之间对传销的定义出现了偏差,有必要廓清两者的适用层面,并在不同的层面上对非法传销行为的法律适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刑法学理论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然而刑法理论研究的发展使这一理论基础产生了动摇,并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之中。本文以此为背景,从刑事立法根源入手,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对定义的规定,对犯罪现象及其概念进行分析后,认为社会危害性仅仅反映的是行为的社会属性。犯罪作为一种法律行为,仅有社会属性是不行的,更为重要的是其法律属性,在深入分析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与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之间的差异后得出结论:犯罪的本质属性只能由二者的属性共同界定,即本文所说的“刑事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犯罪定义与此结论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7.
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经济行为是人的行为。人的本性直接制约着经济行为的选择。从人的本性来讲,总是尽可能在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正因为如此,人的经济行为会表现出其非理性的一面,在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明显。为了获取相应的经济秩序,对人的非理性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法律规制。作为调整现代社会中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经济刑法有其独立的品格。这正是经济刑法的本相。  相似文献   

8.
商树祥 《中外企业家》2013,(7Z):105-105
笔者提出了我国刑法在商业秘密保护上存在的法律缺陷问题:刑法只将第三人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入罪化、问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人的主观目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针对因为过失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当对相应的罪名重新规定、不问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人的主观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陆地区刑法和我国台、港、澳地区刑法都规定了紧急避险制度,但由于法律制度以及立法理念的不同,内地与港、澳、台刑法当中的紧急避险制度存在一定差别。本文拟从概念及构成条件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是发现和判断大案要案线索的基础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第一,犯罪的主体要件。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同时,根据刑法第 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主体。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犯罪来说,行为人的特定身份或职务,也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的《刑法》施行,是建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大步骤.新《刑法》中大量增加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对其破坏行为和行为人予以刑事制裁的条款,这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打击惩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熟悉新《刑法》,依法治理企业,依法行使各种管理职权,使我们的企业——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刑事主体的地位新《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明确界定了若公司和企业触犯刑律,即为单位犯罪,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就要受到  相似文献   

12.
刘涛 《民营科技》2009,(8):56-56
同性间以及女性对男性的性侵犯行为不在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性犯罪制裁之列,成为我国刑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神圣权利,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制止的一种合法性规定,由于正当防卫对打击犯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国对正当防卫都作了规定,并承认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对于事后防卫,世界各国均对其合理性持否定态度,我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刑法解释是对刑法规范的实质内涵和真正含义的动态揭示过程。刑法解释必须以公平正义的理念为基础和指导,针对我国目前刑法解释的现状提出了对其进一步完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民事诉讼领域出现了私人悬赏取证的情况。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证据规则较为贫乏,内容空泛粗放,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证据制度体系,因而对私人悬赏取证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这无疑会给法院审理案件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私人悬赏取证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单立明 《活力》2010,(12):126-126
一、我国自首的本质和意义 根据修订后《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是指行为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是依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而由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量刑制度。这种刑罚制度是以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的.其本质在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愿意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信用卡进行经济业务结算十分方便、快捷,因而被广泛使用。同时,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骗取财物的现象不断发生,透支次数和金额不断增大,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管理秩序。因此,修订后刑法增设了信用卡诈骗罪,把恶意透支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8.
卢欢歌 《企业导报》2012,(6):141-14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贿赂犯罪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物质性贿赂,也出现了一些非物质性的贿赂,尤为典型的便是"性贿赂"。文章通过对我国性贿赂现象现状的说明,以及对国外的刑法学说和立法的借鉴,对我国性贿赂的刑事立法进行了大胆的构想。笔者认为,在遵循了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的谦抑性的原则下将性贿赂行为写入刑法是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需要,也是完善刑事法律政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林彬 《企业导报》2010,(4):170-170
我国刑法仅将肇事后逃逸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这种过失犯罪的加重情节,造成了刑法实践与理论的矛盾。将针对"指使他人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定性问题做一定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20.
徐定坤 《中国审计》2003,(23):34-35
行政复议是法律求济的一种方式,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为持有异议,请求相应的国家机关进行审查,并作出纠正违法或失当行政行为的制度。 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它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的监督。复议机关必须对案件申请的合法性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予以审查。审计复议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