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城镇空间区域扩展分析的城市化进程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以福清市为例 ,探讨了利用城市发展的空间数据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原理和方法。文章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提取了福清市 1991年和 199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 ,发现在这 5年中 ,福清市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 1 2倍。经过对城镇区域扩展进行空间分析 ,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进一步查明了福清市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力主要为工业大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但是 ,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某些乡镇和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综合多因子分析表明 ,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乡村的城镇化 ,而不是中心城区的贡献。总的看来 ,福清市城市化的水平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扩展的速度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部的城市开发与变迁张红梅前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扩展,除了靠自身用地结构的调整以外,主要还是通过占用城市外围的农田、荒地、林地等进行处延式发展。城市化过程对外围地区自然景观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而加剧。特别是城区的边缘地带,较大的自...  相似文献   

3.
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城市建城区土地面积扩张是衡量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对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城市规划的修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将运用GIS分析软件,结合绵阳市现有的城市规划,分析绵阳市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城郊化过程的现状国际大都市化要经历向新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两种力量的相互消长,导致城市发展呈现阶段性。城郊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办公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外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过程,开始由向新城市化阶段转向城郊化阶段,是城市建设与开发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近2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了1.…  相似文献   

5.
范晓鹏  郄海潮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34-中插39
以1985~2020年35年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源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手段,对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扩展方向等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其空间演进特征.研究发现,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从1985年的127.63 km2扩展到2020年的990.35 km2,35年间城区面积扩展了 7.76倍,扩展强度在1995~2000年和2010~2015时间段出现过两次波峰.在扩展方向上,1985年至2000年西安市城区主要向东部、北部及西北部扩展,2000年至2015年城区主要向西部、南部与西南部扩展,2015年以后因"西咸一体化"加速,西安市城区重点向西扩展,西安与咸阳两市之间的空白地带进一步收缩,并最终连为一体.在影响机制方面,经济发展是都市圈空间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力,交通路网建设是重要支撑,"西咸一体化"、西安市政府北迁、大学城建设等政策因素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历史文化对于区域认同及城市功能提升有显著的"黏合催化"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则奠定了都市圈的总体空间格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发达,这一制约作用在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表现在城市化加速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使大量原本处于郊区的村庄被纳入城区范围。这些村庄在城市化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乡村向城市的转型,但由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它没有被真正纳入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人文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更是保留浓郁的农村居民点特征而与城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丁洪富 《价值工程》2013,(12):326-328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模的概念介绍,以及检测城市规模使用的技术方法,本文主要是利用1988,1996,2001,2007四年的TM时序遥感影像,对重庆主城区的城市规模扩展进行了监测,分析了自1988-2007年该区域用地规模的动态变化过程及时空特征。同时还对重庆城市用地的规模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来,重庆主城区城市规模扩展迅速,并先后经历了"向西扩展"和"向北扩张"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遥感和GIS的技术支持下,使用1984、1994、2003和2014年4个不同时期的MSS、TM、ETM+、OLI的影像数据,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提取了南充市城区在四个不同时相的建成区面积;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分别计算提取了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重心、中心迁移率、城市扩展弹性系数等指标,对南充市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人口的统计数据对城市扩张驱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4-2014年南充市城市空间扩展呈现快速扩展的趋势,其中2003-2014年南充市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最快;南充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发生在顺庆区,嘉陵区,整个城市的重心逐渐向东北部发展;人口增加和工业化进程是南充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利用多种信息源摸清城市建设发展实际状况。采用2010、2020年两个时期全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分析10年期间36个大中城市建设扩展用地数量规模与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对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形态变化及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摸底,研究表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增速大、城市扩展蔓延情况突出,土地利用趋于粗放;东部地区城市建设扩展普遍规模较小,且以城区内部挖潜开发为主,城市向紧凑集约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韩国汉城都市区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化过程中 ,当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并占主导地位时 ,城市要素和职能开始自城市中心向外围移动和扩散。在郊区化阶段 ,城市性用地由中心城向外不断扩大 ,原先受农业支配的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地域。与此同时 ,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 ,功能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而形成由中心城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都市区的出现是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都市区也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城市用地扩展系数、人口与耕地协调系数、耕地与城镇用地转化系数和城镇用地效益系数等四个指标,来说明城市化水平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本经济区,城市化虽然是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可增强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的聚集效应,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学科发展背景 1、从全球的城市化谈起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城市人口变动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样阐述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地扩展度量指标、缓冲区分析及网格样方法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深圳市1996~2000年、2000~2005年、2005~2009年三个阶段建设用地的扩展特征及交通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各时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重心和强度差异明显,1996~2005年建设用地处于扩张期,扩展强度不断增加,重心向西北转移;2005年后进入减量增长阶段,扩展强度降低,重心转向西南。2全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沿交通线路跳跃组团布局、向轴向填充带状发展、再向逆向扩展为主转变,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房地产开发、城中村建设等是重要的驱动因素。3证实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扩张中交通轴线具有明显的轴向引导作用"的观点;且有了新的发现:交通轴线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引导效果。4未来深圳土地利用调控应从对内挖潜、对外拓展、转变规划思路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一部分,既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扩展进程的最前沿阵地。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在城乡结合地区有着十分明显的向外推移发展的趋势与现象,这里的用地空间发展变化表现为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产业的扩张,使城市范围扩大、土地面积增加,这是城市化阶段的必然要求。作为城市增长的热点和规划管理的难点,由于城乡二元性的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和文化在这里短兵相接,使得这里土地利用类型多,结构复杂,用地权属不明晰。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活动频繁,变化迅速,城市用地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以预测,所以一旦对边缘区用地管理失控,便不可避免地产生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的突出特点和问题(一)高速蔓延上世纪末至今,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种力量的交叠作用下,城市由中心至外围高速蔓延。以上海为例,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空间跨越式地扩展态势,扩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相当惊人,十年时间内将中心城的建成区向四周推出了5-10公里。  相似文献   

16.
李洪东 《活力》2005,(7):269-269
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发挥最大的潜能城市土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有形资产,是城市政府的财政储备,也是城市政府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最大的一笔有形资产。绥芬河市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是沿小绥芬河的山间河谷平原,现在城市建设用地为12.15km^2,中心城区周边地带可建设用地是26.50km^2。用5年的时间将城市规模扩大一倍,如果只是现在城区的简单复制,那么两个5年我们的土地就没有建设的空间了。  相似文献   

17.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城市空间外延扩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同时因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带来"复兴"的机遇,如何处理好保护诉求及与城市共同发展是目前的迫切问题。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应采取主动协同城市发展的模式,借助外部政策、资金的支持,充分挖掘和利用内生资源,由被动保护向积极的发展性保护转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以陕西省富平县莲湖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实践为例,从城市化协同发展、自然景观环境保护、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引入等方面探索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人口剧增,建设用地外延性扩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学者与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目前对其负面影响还没有有效的对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早于中国,通过总结国外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找到些许我国对类似问题的对策.论文以巴黎都市区空间增长为例,考察了法国战后城市空间增长的模式与机制,以期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出现的一种城市异化现象。美、英等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已先后经历了“逆城市化”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也出现了这一现象。由于“逆城市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向城市外围或腹地迁移,故本文选取ROXY指数对城市中心和外围常住人口增长比例进行测量,以此判断选取的样本城市是否出现“逆城市化”,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城市问题与城市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回顾一下美国城市化的历史,不难发现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至1920年前后,这个阶段的城市化特征是以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为中心,人口和就业向中心城市集中,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走向高密化时代。第二阶段从1920年至1950年前后,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口向郊外分散——也称作人口郊外化时代。虽然人口向郊外分散化,然而雇用与事务所仍然向城市集中,其典型特征是迅猛建设超高层大厦。第三阶段从1950年至现在,这个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