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尾矿库坝体变形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尾矿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上游式尾矿堆积坝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文地质环境的控制,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变形(包括沉降与水平位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但从沉降观测的角度上看,还是有其规律性的,文章利用柿竹园烟冲沟尾矿库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以及变形观测资料对上游式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类坝型的管理工作以及安全稳定性评价增添便利。  相似文献   

2.
彭朝洪  孟祥瑞 《价值工程》2015,(10):120-122
尾矿库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措施,其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关系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尾矿坝是尾矿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尾矿库所发生的事故多出现在尾矿坝的失稳破坏上,因而对于尾矿坝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倮果沟口尾矿库的堆积坝进行研究,对其所处区域环境和地质构造、堆积坝本身结构与岩土体成分进行了调查,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取得的坝体不同岩土体成分的一系列物理力学参数,对堆积坝的在当前状况以及设计标高状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提出现状坝体及最终设计坝高(1080m)在正常工况下整体稳定,基本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主应力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小主应力在堆积斜坡坡度明显变换部位出现集中现象,未出现拉应力,同时局部剪应力较为集中,仅局部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李凤霞 《企业导报》2014,(8):121-122
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构筑物,它的牢固程度不仅涉及到矿山自身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周边及其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危。本文对我国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尾矿堆积坝的形式、尾矿库的特点做出综述,以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共有8869座尾矿库,其中"头顶库"1425座.尾矿坝是尾矿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尾矿库的安全,因此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提升坝坡本质安全水平至关重要.坝坡稳定性分析是评估尾矿库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定量计算尾矿坝边坡稳定性系数是判断尾矿坝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因此,计算并选用适合的定量计算方法对确保稳定性系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极限平衡法和离散元法分别计算了尾矿库边坡稳定性系数,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为合理选用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尾矿坝的持续稳定运行,本文运用PFC颗粒流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模拟尾矿库滑坡过程,分析滑坡过程中微观粒子的运行规律,将尾矿库微观粒子滑坡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确定尾矿库薄弱位置,为进一步提升尾矿坝本质安全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尾矿坝施工是尾矿库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尾矿库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而在软基尾矿砂上建设子坝成为更加困难技术的难题。结合一期尾矿坝的建设技术阐述了软基土石坝的施工技术在建设工程上的探索与实践应用情况,该施工技术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3):172-174
通过对个旧市大塔冲高浓度尾矿库的研究,总结高浓度尾矿库尾矿的沉积规律。本文数据以室内试验为主,现场实验为辅,包括12个钻孔样品的尾矿颗粒的分析,对以后进一步开展高浓度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5):177-179
根据尾矿库的现场实测的工程条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断面的二维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浸润线从内侧坡面至下游外侧临空坝面逐渐降低,经过初期坝后下降明显,溢出点在下游坝趾上约10m处。现在标高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为1.63,最小系数的滑面位于坝体外侧的中上部,近似圆弧滑动;最小安全超高下的终高尾矿坝安全系数为1.43,不稳定区域扩大,渗流溢出点在坝趾上约25m。均大于规范最小安全系数1.25。因此该尾矿坝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
罗圈节尾矿库位于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东北约十公里,尾矿库东西长约300m,南北宽约300m,占地面积约94707m2,为山谷型尾矿库。该尾矿库初级坝为浆砌石拱坝,高约22m,长约118m,坝顶宽约2m;后期堆积子坝为碎石土坝,坝高1~2m,外坡坡比1:3.5;子坝上种植松树,并长有杂草,轴线方位角NE31°。尾矿库现存尾砂自滩面向下约8.0m开始出现孔隙潜水,自8.0m∽18.0m向下尾砂趋于饱和状态。故本次采砂设计分为干砂回采和饱和尾砂回采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中很难分解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矿业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这些尾矿由于不能分解,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尾矿的坝也会发生失稳,塌陷等现象。所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尾矿库的复垦与废弃地的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的尾矿与废弃地再利用的状况,意义及对如何改善环境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15):99-101
尾矿坝的稳定是尾矿库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红旺洗选厂2号尾矿库为例。选用了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圆弧法和毕肖普法,并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以瑞典圆弧法为基础,毕肖普法作为校核。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24):218-219
尾矿库扬尘是矿山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以某铜尾矿库尾矿原样为试验对象,采用风洞试验装置,测定了尾矿颗粒的起尘风速,研究了尾矿起尘与风速及含水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在不断开采,导致每年由于选矿而产生的尾矿越来越多,这些尾矿都需要储藏在尾矿库中,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尾矿库是矿山选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水工建筑物,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而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保证尾矿库尾矿回采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矿山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主要针对尾矿库尾矿回采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尾矿水是固体矿山湿法选矿后尾矿浆中的主要成分,当尾矿浆被输送到尾矿池后自行重力分选、沉淀析出尾矿水.被析出的尾矿水汇集在矿池中构成尾矿库水面.其中一部分经渗透和蒸发排泄,大部分经窗口式斜槽或竖井排泄,或是由没在矿池水面上的浮式泵站回收利用.尾矿水是重要资源.它不仅涉及到选厂正常用水,还涉及到尾矿库稳定与安全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保矿山的产业政策,笔者建议将"尾矿水回收利用与分流排泄"作为强制性条文列入<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中予以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和钻孔取样分析研究,总结上游式尾矿库的沉积规律。数据来源以室内试验数据为主,包括11个钻孔样品的系统颗粒分析。以图解法处理数据。结果证明:沿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大堆积体粒径有总体变小的趋势;沿水平方向,距离排放口越远,粒径越小。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尾矿库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沉积规律和进一步开展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9):160-162
尾矿库是采选工程项目的配套工程,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尾矿库坝体发生溃坝,将造成无法预测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副坝进行加固设计十分必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昆明安宁市某尾矿库副坝加固设计,设计采用高压旋喷桩、扶壁式挡土墙、钢管桩、碎石土反压方案进行加固,解决了副坝加高后稳定性的问题,保证了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尾矿水是固体矿山湿法选矿后尾矿浆中的主要成分,当尾矿浆被输送到尾矿池后自行重力分选、沉淀析出尾矿水。被析出的尾矿水汇集在矿池中构成尾矿库水面。其中一部分经渗透和蒸发排泄,大部分经窗口式斜槽或竖井排泄,或是由没在矿池水面上的浮式泵站回收利用。尾矿水是重要资源。它不仅涉及到选厂正常用水,还涉及到尾矿库稳定与安全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保矿山的产业政策,笔者建议将“尾矿水回收利用与分流排泄”作为强制性条文列入《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中予以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炼铜废渣是铜矿砂经诺兰达炼铜炉提炼冰铜后排出的炉渣,再经选矿厂选铜、选铁后排放到尾矿坝中的废渣,这种废渣通常也称为"诺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每年排放的炼铜废渣(诺砂)达30万t,多年来堆积的废渣已达数百万吨之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研究以往尾矿坝事故的基础上,对尾矿坝溃坝原因进行了分类,大体上分为物理力学因素、 工程因素及自然因素,并对基于在线监测平台的尾矿坝管涌破坏情景构建系统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尾矿坝管涌破坏这一种渗透破坏形式,本文基于以往的渗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现场判别手段,分别从破坏机理和过程分析两个方面介绍了尾矿坝管涌破坏的特征,对尾矿坝类似事故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